中国经济新闻联播7月28日黑龙江齐齐哈尔电(记者 魏伯勤 通讯员 刘佳)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发展动力,人才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个偏远的北方小城,如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克山县委、县政府打破思维束缚,积极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多渠道招选人才、优化人才资源配置、营造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各类人才来到克山创新创业,为克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吹响人才集结号
基层地区“人才荒”“新老断层”问题,这在几年前的克山是个普遍性问题,单靠公务员招录远远满足不了岗位需求。为破解这一难题,克山县积极拓宽选才渠道,打破单一选择方式,充分利用“名校优生”招录、特岗教师选聘的机会,在乡镇的边远地区艰苦岗位上,放宽条件,降低门槛,招聘年龄放宽至35周岁,学历降至本科及以上,招录了一批愿意到基层工作的年轻人,有效解决了艰苦边远地区人才短缺问题。
为让新进工作人员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进入工作状态,克山县委组织部分批次、分区域对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有针对性、系统性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健全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了统分结合、职责明确、协调有力的人才工作体系。

人才落地只是第一步,如何引进、留住基层的优秀年轻人,让人才安心工作扎根在基层,就要想人才之所想,安人才之所安。待遇和前途是很多优秀人才关心的事,克山县先后出台了《克山县人才发展政策》、13项人才政策配套措施、《克山县人才引进服务保障办法》,在待遇上,积极落实租房补贴政策,为外籍考入我县机关事业单位的选调生、名校优生在外租房的,给予租房补贴,补贴标准按学历划分,全日制本科租房补贴300元/月,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租房补贴500元/月,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租房补贴700元/月,补贴期限为3年。两年来,共为111名青年人才发放租房补贴27.53万元;推进青年人才公寓建设,重点为招入非克山籍的选调生、名校优生提供短期住房保障,让更多人才在克山县安心安身安业;积极落实上级职称评定政策,对边远地区艰苦岗位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进行政策倾斜,以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为重点,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提高艰苦边远地区医务人员、农业推广人员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增强了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专业技术岗位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让许多优秀人才更踏实地在基层工作。
“我们克山建立了完善的年轻干部培养机制,制发了《克山县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的通知》,要求在乡镇工作的年轻人才全部安排到村进行挂职,今年还选派了第一批18名基层年轻干部到扶贫、营商和经合部门进行挂职锻炼,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职务调整上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倾斜力度,尤其是对基层一线岗位上的优秀人才,让想干事的人才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才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才有位置。”克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潘革华对年轻干部寄予厚望。
外引人才唱欢歌
近年来,随着克山县各产业的高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传统的“土专家”已经难以发挥引领作用。为此,克山县在不断提升本地人才素质的同时,提出了双招双引联动机制,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引进高技能人才,更加突出人才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做到了紧扣发展、按需引才,使人才与产业互相支撑、相互融合。

克山县紧紧围绕我县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与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头雁”工作站,采取“院县合作、部门与高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共与7家知名科研单位、院校及其分支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通过合作,进一步加快高端人才引进和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克山县整体科研实力。同时根据克山产业园区发展实际,结合“丰羽计划”,为企业引进专业人才,以产业集群催生人才聚集,为加快园区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高技能人才引得进还要留得住。为给招商引资企业高管和高技能人才提供方便舒适的居住条件,让人才在克山县安心安身安业,克山县新建高级人才公寓20套,套配车库20套,总面积594.95平,配置了基本家具、家电,达到拎包入住标准,现在已有12名高级人才入住。克山县在基金保障、住房保障、服务保障等多方面同步发力,建立了人才发展基金,县财政在预算内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和人才载体建设,制发了《克山县人才发展政策》《克山县人才引进服务保障办法》以及教育、医疗等13个政策配套措施,还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人才服务窗口,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代办各类服务事项,解决了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是一时之变,更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几年来,克山县不断加大人才招聘力度,拓宽吸引人才渠道、畅通人才发展空间,共招聘公务员335人,名校优生319人,选调生36人,特岗教师454人,充实到各乡镇各部门的工作岗位上,引进20余名企业管理、技术人才到园区工作,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大军,正在克山加快形成。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人才工作的首要任务,克山县将通过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聚英才汇其智,谱新篇焕活力,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核心,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动、全社会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为克山发展凝聚力量,不断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