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内蒙古赤峰7月30电(记者 窦国香 苗立民)为落实国家对民族语言沟通和融合的指示,及国家民委定点帮扶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蒙古语文校译工作水平,7月27日,“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到巴林右旗对民族校译工作者进行培训”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创新帮扶工作模式,培训以远程形式开展,主会场设立在巴林宾馆。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长邱鹏,政府副旗长斯钦图出席培训开班仪式。各地区各单位专兼职翻译工作人员、旗翻译协会成员、以及其他从事蒙汉双语工作者参加培训。


培训以视频授课的形式举行,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额尔和木和宝成两位老师围绕《民法典》翻译、同声传译等内容进行专题讲座,并与学员分享了近期中央会议精神及党员学习资料译文电子版。

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是凝聚民族关系的重要纽带,在促进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文化的交流交融、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翻译工作者是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培训进一步加强了我旗蒙汉双语翻译工作者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民族语文工作方针政策,服务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有效举措。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文化事业单位,于1955年12月12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成立。近年来,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按照国家民委部署,助力巴林右旗脱贫摘帽,开展系列翻译人员培训、蒙汉文翻译软件推广、蒙古文图书捐赠、消费扶贫等特色帮扶活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智志双扶,为我旗脱贫攻坚、民族团结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王海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