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8月13日安徽阜阳电(记者 王同文 通讯员 张林伟)8月13日午时,铁路上几名养路工头顶烈日面朝钢轨,手抱威克棒处理设备病害。不远处,中铁上海局阜阳工务段三堂维修工区工长张刚强俯身跪在钢轨上,脸孔紧贴钢轨边缘指挥起道。虽说气温只有34度,但铁路轨道在烈日暴晒下,钢轨温度达到了51.7度,远远望去,铁路上热浪滚滚。在下“蒸”上“烤”中,铁路作业人员全身湿透,脸上汗水直流。

起好一处道,张刚强向前走了几米,继续跪俯在钢轨上指挥起道。50多度的钢轨如烙铁一般烫,张刚强双手双膝都放在钢轨顶面,却不见他感觉烫,难道有“秘密”武器?张刚强站起身,撸起裤腿,只见膝盖处的皮肤有一层厚厚的黑红色老茧,咋看上去,如一块膏药贴在膝盖处。“这是多年跪在钢轨上形成的,在刚开始一碰钢轨真是受不了,但我的每日的工作就要跪俯在钢轨上,时间一长习惯了也就感觉不到烫。我也曾戴护膝或垫个书本,不过每天跪在钢轨次数太多,再则天也热不太方便。”张刚强笑了笑说道。
参加工作25年,在班组长岗位干了20年,膝盖处厚厚的老茧那是张刚强用了20年练出的“功夫”。不论风霜雪雨,还是严寒酷署,身为班组长的张刚强每日都与钢轨“共舞”。高温防胀、严寒防断、汛期防洪,他认真检查钢轨状态,指挥起道、拨道、改道等作业。“轨面几个尺寸是衡量设备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每天起、拨、改、捣作业,就是保证两股钢轨要平、直、顺。站看轨向、跪看高低,这是每名班组长都必须练就的‘基本功’。”

骄阳如火炉般烘烤大地。铁路两侧的绿化树木遮不住阳光却挡住了风,头顶烈日“烤”,脚下轨道“蒸”,铁路上无比闷热。张刚强拿起水壶“咕咚、咕咚”地大喝几口水,然后骑跨钢轨上,略微弓腰,极目远眺,回检起道地点前后钢轨的方向有无变化。豆大的汗珠从脸庞滑落,顺着他的下巴流到钢轨顶面,“嗤嗤”地冒起一股白烟。从进入铁路,他脸上的汗水都没有停止过,湿透的工作服,在炙热的阳光下,始终没有晒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