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8月17日广西柳州电(记者 覃新强 通讯员 任淑婷 )8月14日,广西柳州市城中区城中万达广场商圈集体协商流动指导站揭牌。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黄林毅,自治区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黄月萍、柳州市城中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刘杰华,柳州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韦红革,城中区委副书记叶永东,城中区政协副主席、总工会主席周红梅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

自治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黄林毅在揭牌仪式上讲话
万达广场商圈是柳州市城中区三大商业聚集区之一,这里商企多,职工多,平时劳动关系调节的实际需求大,为进一步引导企业和职工进行集体协商,今年7月柳州市城中区总工会在万达广场商圈创建了集体协商流动指导站,流动指导站采取“站牌流动、人员流动、组织流动”模式,开展“上门培训、上门指导、上门督查”工作,以此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助推复商复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柳州城中万达广场商圈集体协商流动指导站试运行期间,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企业和职工利益诉求95条,接受咨询27人次,调解劳动关系2件。万达商圈签订集体协商建制率保持97%以上,签订了涵盖20家企业商户、职工达120人的万达东街风味饮食行业集体合同,维护了劳资双方合法利益和劳动关系稳定和谐。

与会领导为广西首个流动指导站揭牌
揭牌仪式后在万达嘉华酒店会议室召开了流动指导站工作交流座谈会,会上,城中区总工会介绍了流动指导站创建工作背景、推进过程、建站成效和启示。随后,相关单位及商圈企业代表依次发言,交流集体协商经验。
黄林毅对集体协商流动指导站下沉到企业的工作的模式给予了肯定,他指出,柳州市城中万达广场商圈集体协商流动指导站是全区首个工会集体协商流动指导站,流动指导站有三方面的重大创新。一是组织体制有创新,把工会服务从工会机关建立前移到企业和职工身边,把服务资源输送到一线,变被动为主动。二是工作机制有创新,依托总工会、基层工会、劳动监察、专业律师等,组织机构有力,人员素质更高。三是平台建设有创新,及早建立沟通协商的机制和平台,采取“三流动”模式,开展“三上门”工作,把预防化解劳资纠纷的工作做在前面,推动和深化集体协商工作创新和突破。
今年以来,柳州市总工会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为中心,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议、举办专项业务培训班、开展企业劳动关系问题法律服务、联合督查检查等多种手段,确保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月”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