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走进昌江系列报道(五)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8月21日海南昌江电【记者林惠慈、张安婕】2019年12月,昌江黎族自治县被中央文明办列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城市”。2020年6月5日,昌江黎族自治县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百日大会战”动员大会,全面打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决胜冲刺总攻战。
今年以来,在昌江县委、县政府的高位推动和坚强领导下,昌江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刘赐贵同志在《关于我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有关情况的报告》上作的重要批示精神。通过强化“三大保障”、健全“三项机制”、紧扣“三大抓手”、加快“三类提升”、依托“三项引领”,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昌江街头有序的交通
记者走在昌江街头,能看到昌江明显的变化——道路街区变整洁了、车辆行驶更有序了、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了……
昌江住建局城乡建设室主任陈昌斌说,今年是创文工作的关键之年,在今年6月通过对实地点位的测评,发现了道路街区的不少短板问题。因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对背街小巷18条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建立“县领导靠前指挥”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格化联勤联动作战机制,昌江各部门联合行动,周边群众积极支持,万众一心做好创文工作。
昌江县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机动组交警李光荣在执法的空隙时间告诉记者,自从创文工作开展以来,工作任务变得更重了。但是看到行驶有序的车辆,想到文明城市的荣誉,他说: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正在健民路上做义务劳动的河北社区志愿者于春红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作为普通群众,看到创文工作下城市一天天的变化,她表示非常的满意和满足。她说,现在道路通畅了,群众们的生活也更好了。想到能作为志愿者为建设文明城市出一份力,于春红感到非常骄傲。
记者了解到,昌江为打造城乡环境的文明新貌,累计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8500多次,参与人数超过6.8万人次,清理卫生死角7600多处。投入2亿元因地制宜建设49个行政村生活污水设施,覆盖近60%的村庄,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农村群众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

整洁的街道
同时抓好市容市貌治理,截止目前,整治背街小巷和居民区电线、网线、电视闭路线等空中管线乱牵乱拉、低挂垂落等问题655处,拆除废旧线路箱568个,完成手绘线路箱221个,清除涂鸦23处、线路箱248个,拆除违规竖式灯箱广告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110个,营造整洁、美观、安全的城市环境。
还建立了城区道路路长管理责任制,设警分段管理。建成县级智能化交通指挥中心,对违法违规交通行为及时抓拍、查处。在上下班、上下学高峰时段,对重点路段、路口采取“交警值勤+志愿者劝导+铁警巡逻”的管理模式,至目前参与志愿者达2万人次,交通警情环比下降23%,文明出行渐成新风,交通秩序治理成绩斐然。
面对9月份即将到来的创文工作成果验收,昌江黎族自治县在创文工作最后关头,通过强化道德示范,引领时代文明风尚。大力宣传榜样精神,引导群众见贤思齐,争做文明昌江人。
(更多详情,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经联播”、“ 影响力品牌展播”、“走进自贸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