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网游江湖里来了老玩闹 银发族沉迷游戏亦乐亦忧

银发族沉迷游戏亦乐亦忧

网游江湖里来了老玩闹

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游戏已经不是年轻人独享的娱乐。

如今,那些曾经遍寻网吧“捉拿”网瘾孩子的父母们退休了,居然也沉迷在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捧起手机就再也放不下来。

退休老人成了“功夫高手”

“以圣剑的名义,冲锋!”葛大爷一边高声喊着口号,一边用手指猛戳手机。在他周围,围观者皆是银发族,几双眼睛随着他紧紧盯着屏幕。

屏幕里面,一个魁梧的身影冲向了人群中央,经过一阵打斗,屏幕转为灰色,英雄阵亡。“老葛你这打得也太菜了。”“你得绕后去打法师和射手,他们前排根本打不动。”围观的老人开始七嘴八舌给老葛当起了军师。

老葛今年61岁,游戏龄只有半年,还算是个新人。他去年退休了,突然有了大把的空闲时间。“本想出去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无奈上半年这一场疫情让人连出家门都难。”葛大爷在家闲着没事,就让儿子给平板电脑下载了不少游戏。蜘蛛纸牌、开心消消乐、水果忍者……渐渐地,他发现游戏的世界真是丰富有趣。

最近,他更是有了一个新的心头好——王者荣耀。这种组队即时对抗的游戏,让他感受到热血与激情。在一场对局中,往往需要五种角色,承担法术输出的中路法师、帮助队友快速建立优势的辅助、伤害威力巨大的射手、掌控局势的打野以及能打能扛的边路战士。老葛最喜欢的就是边路战士的角色,近战肉搏让他很是兴奋。虽然段位不高,但他的游戏瘾挺大,每天至少要玩上四五个小时;若是遇上运气不好连连输局,还要打到后半夜,直到打赢一局再睡觉。

社区老年游戏队“挺猛的”

在老葛的社区有一个老年人活动室,有乒乓球、象棋、麻将桌等设施,但最受欢迎的,是一字排开的皮沙发。“坐着打游戏特舒服。”有一回老葛去参加社区组织的讲座,正巧碰上了坐在那里一块打游戏的几位老人,于是他加入了“战队”。

伴随着开场音效响起,一场“大战”即将上演。游戏加载界面中,“孤独的狼”“绽放的玫瑰”“花好月圆9”“哥是个传说”……五个颇具年代感的游戏昵称背后,是社区里的5个老年人。

周阿姨拿出退休前在单位组织活动的风范,成了这场比赛名副其实的指挥官。穿上疾跑鞋,她使用的小妲己三路支援。张大妈用起了刺客型英雄兰陵王,靠着隐身技能在战场上神出鬼没。下路射手是李叔叔最拿手的后羿,始终在游走支援。经过15分钟的奋战,这场“老年局”在欢声笑语中取得了胜利。

游戏的世界里,也存在鄙视链。老年人一度因为反应慢被年轻人“嫌弃”。经过这一战,在游戏里曾经被嫌弃的老葛终于找到了组织,加入了这个“老年网瘾团”。

“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抱团玩网游的可不算少。”葛大爷说,他们还有个37人的微信群,里面的人大多年过五旬,每天晚上都相约一起组队打游戏。每逢周末,大爷大妈们还会去老年活动室,见面组团“开黑”。五人上场游戏,还有七八个人观战。最近,他们还成立了一个战队,目标是冲击市级联赛。“打游戏,我们是认真的!”老人们这样说。

打游戏为了能和孩子对话

说起打游戏的起因,几位老人竟然出奇一致,都是为了和孩子能交流对话。

“听不懂,也搭不上茬儿,挺失落的。”葛大爷说,家里打游戏的人不少,儿子、儿媳妇、小孙子通通都是游戏高手,经常在家里互相讨论关于游戏的内容,而自己根本插不上话。自从葛大爷下载了王者荣耀,也开始征战峡谷后,小孙子立马成了认真的小老师,天天追在爷爷后面讲游戏技巧、英雄克制关系、故事背景等,时不时还要跟爷爷一起组队玩上半天。被小孙子粘着,这让葛大爷感觉真是太幸福了。

周阿姨最初下载游戏,也是为了监督孙子。“这孩子有时候偷着打游戏到半夜,第二天上学起不来床,闹脾气还哇哇哭。”为此,周阿姨干脆自己也下载了一个游戏,每晚狙击孙子,一旦超过11点,孩子游戏账号上线,就立马通知孩子妈妈通过健康守护平台让他强制下线。在你来我往的斗智斗勇中,孙子的小号也被逐一识破。如此几回,孩子只能乖乖地按时睡觉了。“没想到,孩子戒了网瘾,熬夜的人又变成我了。”周阿姨哈哈一笑,表示今后也要克制自己,不能过度沉迷游戏。

老年人玩游戏也要劳逸结合

除了王者荣耀,欢乐斗地主、欢乐麻将、天天德州等小游戏都非常受中老年用户的喜爱。葛大爷坦言,退休之后一时间没什么事可做,打游戏正好可以填补这部分空虚。老年人心里其实是非常寂寞的,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能够真正陪伴这些老人,社会上能够提供老年人娱乐的项目和设施也是比较少的,网络游戏正好可以让老年人消解寂寞,相互陪伴。

不过,王者荣耀这类的即时对战类游戏需要玩家保持身体和精神高度紧张状态,这极易造成肌肉僵硬、抽筋、眼睛视物模糊等身体上的多种不适。有关专家提醒,老年人适度游戏有益身心,但过度游戏也会伤身,玩网络游戏一定要有所节制。

本报记者 王可心 白继开摄

【责任编辑:欧阳雪】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