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黑龙江讷河9月16日电(通讯员刘金华 郑爱权)近日,笔者到黑龙江省讷河市通江街道采访脱贫攻坚,正赶上通江街道党委书记刘海军和主任刘长军走访建档立卡户,我们来到位于市区的建华村,村党支部书记孙业库介绍说,我们建华村家家扣大棚,户户种棚菜,建档立卡户轻轻松松致富奔小康。

据介绍,建华村共有建档立卡户两户,经过三年的帮扶,他们已经脱贫,并且靠棚菜进入了小康生活。

笔者在村书记孙业库的带领下,首先来到刘志文家,75岁的刘志文和老伴正在大棚里薅草,虽然已经到了秋季,棚内还是满眼春色,绿油油的黄瓜秧结满果实,菠菜、香菜长势喜人。刘志文开口就是感谢,他说:“我今天能脱贫致富,要感谢党的扶贫政策,要感谢街道和村领导的帮助。”刘志文被纳入贫困户之初,住房是土房,还处在低洼处,下雨天就灌包,半夜下雨不敢睡觉。2017年,按照扶贫政策,刘志文在村和帮扶人的帮助下,盖起了宽敞明亮的大砖房,老伴得脑淤血住院花掉的4200元,按医保报销了3600元,自己只掏了600元,老伴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好,能在棚中干活了。刘志文介绍,他家有一个200平方米的庭院,4个大棚计两亩地,每年一打春,外面还是冰天雪地,庭院内就在事先扣好的大棚里烧上炉子开始育秧了。4个棚子种植两茬蔬菜,头一茬种植黄瓜和豆角,二茬种植黄瓜、菠菜和香菜。种菜很辛苦,每天天还没亮就到棚里上工,到晚上8点才能歇息,半夜还要骑上电动车到街里蔬菜批发市场开菜。到十月中旬一年的生产结束了,赶在闲季就将买来的鸡粪上到地里,上冻前整地施肥结束。村党支部书记孙业库插话道:“村民邻居都非常团结,谁家忙了都互助,这是传统。”问及收入,刘志文高兴地说:“去年挣了两万多,今年能达到3万元,人均超万没问题。”谈到帮扶工作,刘志文充满感激:“第一个帮扶人是通江街道的谷主任,她帮助我家贷款1.6万元,建仓房时还找来电业局工作人员帮我们安电,我家一分钱都没花。第二个是团市委的刘书记,第三个是团市委的丛阳阳,她们可热心了,有求必应。村书记孙业库更是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建设大棚那会儿,孙书记带领班子成员齐参战,工钱都省下了。头两天我家开关坏了,孙书记马上找来了电工修好。”

我们又驱车来到第二个建档立卡户李广德家,李广德种植的棚菜是清一色的黄瓜,一进门李广德就是一顿的夸赞村书记孙业库:“孙书记帮我们办理房照,缺钱还主动借钱给我们。”原来,孙业库是李广德的帮扶人。李广德也是按照政策享受3万元补贴房子翻建,现在住房舒适,生活殷实,庭院经济持续稳定增收,轻松步入小康生活,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谈话间66岁的李广德充满了对党的感恩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