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黑龙江讷河9月18日电(通讯员刘金华 郑爱权)近日,黑龙江省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族乡永久村利民食用菌合作社产业园在讷河市工业园区鸣鞭开业啦!这标志着讷河市扶贫产业的壮大与升级,也标志着永久村集体经济形成蘑菇航母,承载着全市建档立卡户奔向小康生活的彼岸。

说起产业扶贫,讷河市成果丰硕,目前有68个扶贫项目落地讷河城乡,投入扶贫资金16800.78万元,这些亲民项目将发挥它的巨大潜能,承载着8834户建档立卡户走向小康生活。

讷河市是全国五十个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土质肥沃,气候冷凉。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讷河市委市政府选准适合讷河种植的赤松茸作为扶贫产业,从2016年选项到今年已种植赤松茸3400亩,是全国最具规模县域赤松茸种植基地。
赤松茸又名酒红大球盖菇,原产欧美,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2016年讷河市经考察引进,开始就精心组织,高位运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温和、市长李传柱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讷河市赤松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讷河市发展赤松茸产业工作意见》,及时将赤松茸产业列入了《讷河市脱贫攻坚工作要点》。成立讷河市赤松茸产业办公室,保证赤松茸产业健康发展。

讷河市根据现有资源,力求打造本土特色产业链,选择冷库和温室大棚“一冷一热”产业项目,共投入资金10685.74万元,建设扶贫产业项目20个,其中冷库项目16个,温室大棚4个,项目投产后可带动全市14个乡镇8321户16856名建档立卡户年户均增收770元。讷南镇光辉村根据种植特点,选择冷库项目。2019年种植粘玉米1100亩,包括60户小园种植129亩,29户建档立卡户全员参与,冷库项目随之立项,第一期争取扶贫资金128万元,当年立项,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带动建档立卡户当年脱贫。今年投入扶贫资金219万元进行二期建设,种植粘玉米1060亩,辐射新化、向荣等6个村种植,带动全镇340户建档立卡户分红,户均增收500元。

龙河镇靠近全国地质公园五大连池市,这里土肥水美,是末代皇后婉容的祖籍地。勇进村建设了温室扶贫产业项目。来到勇进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禹博公司,鳞次栉比的特色建筑,满眼绿色的日光温室,高档整洁的豆制品加工车间,婉容故居、抗战纪念馆、老年公寓、光伏发电,让人目不暇接,心生赞叹。禹博在碧绿原野和常年流淌的矿泉水系映衬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勇进村的省劳模、讷河市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战文介绍:禹博是我们村企联建。为了村级发展,2018年5月,有识之士齐齐哈尔市企业家于天河投资2160万元创立齐齐哈尔市禹博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占地面积41000平方米,主营业务有豆制品加工、乡村旅游、光伏产业开发、水制品生产及旅居养老、抗战纪念馆、婉容故居、日光温室,其中日光温室是扶贫项目。

2019年4月,我们龙河镇精准扶贫注重产业扶贫,于是就从市扶贫办争取扶贫资金508万元,由禹博兴建了日光温室扶贫项目。日光温室采用现代化种植模式,蔬菜全部采用无土栽培模式,无污染,无公害,有机,绿色,健康。1440平方米温室全部采用立体种植,芥菜、苦菊、乌塌菜等十几个蔬菜品种,采用网络拼多多线上销售和线下各大生鲜超市两种销售模式,每20天就能生产鲜菜5000公斤供不应求。现在带动勇进村17户贫困户就业,每户年收入都在8000元左右,勇进村精准贫困户全部脱贫,并且产业可持续性,企业每年拿出38.2万元为龙河镇13个村的899户计1834人贫困户分红,确保脱贫户不返贫。
讷河市还十分重视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1725.71万元建设14个项目,其中包括村屯基础道路项目13个,利用少数民族发展基金130万元,建设少数民族特色牌楼、路灯、广场,目前所有基础设施项目已全部竣工交付使用,极大方便了贫困村居民生产生活。


在政府支持项目的同时,讷河市委市政府鼓励建档立卡户自力更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致富光荣的强大氛围,自主创业形成时尚,以养殖业为主导地位产业发展遍地开花,九井镇三合村靠养殖大户带动,全村养猪100头以上的就有25户,建档立卡户杨军养殖黄牛脱贫致富还被镇政府评为致富劳模,带上大红花上台领奖。全村有80%村民靠养殖走上了致富路。二克浅镇城北村建档立卡户徐芬和她弟弟合伙养猪,今年到年底出栏可达1000头,她自己就能分得利润100多万元。同心乡同心村全村家家养殖,形成了规模。还涌现出豆腐产业、烧酒产业、绿色蔬菜产业等,如今的讷河市,村民持续稳定增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依靠产业走出了一条共奔小康的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