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木本”与“草根”

文/ 邢兆远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其中的“旧国”乃指“故乡”,咀嚼着这句唐诗的意蕴,又扑进了彩蒙的怀抱。久违的青山依旧饱蘸青黛,昔日的溪水如往澄碧清澈,儿时的村落犹存醇厚风情。奇峰、茂林、山居、古树、绿草……原汁原味地流淌着甘甜的乳浆,在历史与当今的对话里,悠然演绎着新的童话,讲述着新的故事。

0cc2b7bf5b2a5e59ceb320f8f16da9b.jpg

萦绕的乡思,幽幽的深情,诸多的记忆,由此联想到马克吐温对佛罗里达村的梦绕,托尔斯泰对图拉的神牵;苏东坡对眉山的深情,陈忠实对白鹿原的眷恋……这与故土连接的文化脐带,连绵不断,永远难以隔舍,在历经几十载人生漂泊的淬炼之后,带着对自我、人生、自然的思考,力求从中读出生命的力量和未来的轨迹。

“童稚牵衣,笑我华颠”,如痴如醉地攀登五彩之峰,戏玩蒙河之水,穿行袋峪之林,拥抱金蟾之石,畅游神龙之洞……在亦真亦幻间,蓦然觉得故土仿佛陌生起来,但又像是久违的。由皇天厚土营造的崭新意境扑面而来,一棵棵饱历沧桑的老树,蓊蓊郁郁的,或扎根于陡岩奇石之上,或挺立在险峰巨壑之中,虬枝苍劲,盘根错节,生机盎然地护卫着山崮、陡坡、花草。爬满悬崖峭壁的古藤,或粗或细的,都守着初心,根须不离不弃地深扎在那儿,藤蔓在恣意地生长着。更多的是五颜六色的花草,精神抖擞着,不争不抢地簇拥在一起,安于本分,不攀不比,阿娜多姿,与树林、藤棵一起,共同铺展着无边的温馨绿色。

“树木花草根连根,相依相恋尽是缘”。“木本”与“草根”各就其位,随缘坦然,淡定枯荣,生活得充实、饱满而坚实。吾本布衣,长于“草根”,与常人认知相同,世间有“木本”与“草根”之分,意为“木本者出身高贵,得风得雨,根深叶茂;草根者出身低微,只得一岁一枯荣”。此时,完全颠覆了这一传统的理念,在这彩蒙山里,“木本”与“草根”,同顶一片天,根扎一处地,共享一溪水,心有灵犀,守望牵手,共生共长,有情有意的,谁也离不开谁,分不出尊卑贵贱。

故乡像一部常阅常新的厚书,如今又这么清新,这么深邃,这么令人回味。此情此景,顿时掀开了思绪的天窗,视野即刻放大,视角也随之转换。映入眼帘的是,身姿挺拔的一棵棵大树,如华盖的树冠伸展出着的茂密的枝条,给鸟儿带来筑巢的佳处和休憩的喜悦,也为人们遮风挡雨,献上充满柔情的绿荫,而盘根错节的根系固牢了山脊的土壤,让众草有了安身之地。不禁想起祖辈们说的话,一行树木,会呵护着一片山野;有了一行行树木,才长着丰盈盈的庄稼、绿油油的蔬菜,五彩缤纷的花草……

再观草之家族,满山遍野地繁衍着,一棵棵,一株株,一代代,随缘随心,从容淡定 ,它们以敏锐的知觉,触探着时间的延续,驮着季节的更替,捧出赤橙黄绿青蓝紫,恬静地与树木一起铺绿聚翠,并以其果粒如小麦、粟米、玉米、大麦、高粱等,不断蓄养着世间生灵。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的《观沧海》无意中道出了“木本”与“草根”之间的缘分。其实,树的确高大强壮于草,却难以兼有草之贡献,无法替代草。人们习惯说“草木”,而不说“木草”,次序从不颠倒;“草”因其弱、因其众、因其用而居前。在大自然中,树与草性其性,美其美,美美与共,各得其所。可见,生命体之间虽有复杂的结构,但血脉融通,浑然一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姻,以及各自的功能,这是亘古如一的规律。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总觉得,富贵人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要比穷人日子容易些。王煕凤则说,外面看着虽烈烈轰轰,不知大有大的难处。这是因为刘姥姥与王熙凤各自的身份和视角不同,形成不同的认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其意为道家认为万事万物都不分贵贱。《庄子·则阳》篇有“万物殊理”之说,其意为世间万物、各色人等都有自己的“道”,而“道”并没有尊卑贵贱之分。

“不分尊卑贵贱,原天地之美”,为最深沉最原始的生命底色。正值庚子月圆,一位同行的易学大师说,“仁”对应肝和木,”义”对应肺和金,“礼”对应心和火,“智”对应肾和水,“信”对应脾和土。从中可窥,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和人的五脏六腑相对应,精神、自然、生命紧密相连。由此可以推想,“木本”与“草根”则属于近亲,更当如此。草木如此,人世间又何尝不尊道守礼?因此,郑板桥有不可“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之言,意思是不可以害物来悦己。

让复杂的生活回归简单,纷乱的取向回归正道,浮躁的心境回归淡然。大道至简,庄子的“道法自然”表达出对万物共生共存共荣的渴望。《说文解字》引用古之学者解析的“王”字,认为“王”三画而连其中者谓之王。三者,乃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可见“王”字为指事字,能让“天人协和、万物共荣”者,自然可以称之为“王”了。(本文作者为光明日报高级记者,中国齐鲁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散文作家)


【责任编辑:王海珠】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