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10月29日哈尔滨电(记者朱淑英)27日上午,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主办的2020第二届黑龙江中医药博览会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在省农业农村厅特展区,铁力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岩接受记者采访:
铁力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行政区划面积3776平方公里,总人口29万,是中国天然氧吧城市,素有小兴安岭“绿色宝库”之美誉。境内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有野生中药材种类400余种,总蓄积量50万吨。铁力人参、平贝母、北五味子、林蛙油等道地药材,分别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欧盟有机食品认证。近年来,铁力市按照国家、省市关于中医药产业发展有关部署要求,立足自身优势,以北药种植开发为基础,以精深加工、打造品牌为重点,以发展交易集散、休闲康养为延伸,努力打造“产加销、医养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格局。
一是坚持高起点开局。结合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工作,并于去年获批全省唯一以北药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全省中药材基地建设示范县,共获得国家补贴资金1亿元、省级奖补资金1320万元。
二是坚持高标准推动。出台了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中药材经营贷款贴息等5项扶持政策,将辖区内“三局一场”纳入发展范畴,统筹推动区域内中医药产业加快发展。在全省范围内首创中药材种植保险政策,有效化解种植户因灾亏损、致贫风险。同时,积极筹措资金,累计投资4.9亿元,实施了北药仓储冷链物流、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产业科技服务驿站等中医药领域基础配套项目,并鼓励引导区域内葵花药业、喜人药业等6家医药企业实施技改升级,引进北京同仁堂(亳州)公司建设人参标准化种植基地。现阶段,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95万亩,建成园区示范基地1个、规模种植基地7个、中药材无硫烘干加工企业7家,中药材初加工能力达到4000吨以上。
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医疗服务”,形成了以市中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为枢纽的中医服务体系。同时,坚持以旅游康养为重点,以文化体验为特色的发展定位,积极推进省中医药特色小镇(铁力镇)及旅游康养小镇建设(日月峡镇),相继实施了爱心养护中心(残疾人托养中心和敬老院、退役军人光荣院以及爱颐养护中心)等4个中医保健康养项目,全力推动“中医药+康养游”深度融合发展。
下一步,市里将深挖资源潜力、发挥产业优势,力争将铁力打造成为集仓储物流、科技研发、品牌建设、检验检测、精深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林北药产业集聚区和集散地,争当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龙头县”。
一是夯实种植基础,做好“增量”文章。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整合区域内中药材种植资源,力争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10万亩,规模种植基地发展到10家以上。同时,健全完善融合共享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式种植,努力提高本地道地药材采购比重。
二是强化基础建设,做好“提质”文章。全力推动人、财、物等要素向中医药产业倾斜,加快推进冷链物流、检验检测中心、科技服务驿站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中药材产业综合发展能力。同时,统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农田、省级中药材基地建设示范县等多项资金,精准谋划中药材饮片加工、种子资源选育繁育、中药材数字示范化等项目建设,健全完善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促进链条延伸,做好“融合”文章。引导鼓励区域内医药企业研发中药饮片、实施技术提档升级,逐步向中药产品发展转变。强化招商引资,努力引进中医药企业、专业人才向我市聚集,特别是以参加本次博览会为契机,积极与华润三九、葵花药业等企业进行沟通洽谈,共同谋划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全面提升区域中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将发挥现有乡村旅游产业优势,深入打造以观光旅游、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康养小镇。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推动有条件的医疗诊所、养老机构设立中医诊室,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医疗康复等服务业务,促进医、养、护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