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63.5%受访者表示青少年早恋“堵”不如“疏


前不久,河南某中学出了一条规定:食堂需分席,男女生不准同桌用餐,以防早恋。此事再次引起了社会对青少年早恋问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此举过严,会适得其反。还有人认为当下孩子成熟越来越早,早恋在所难免,需要引导而非遏制。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6%的受访者坦言身边青少年早恋的情况多,64.3%的受访者认为对青少年早恋应采取理性分析并引导的态度,有63.5%的受访者表示“堵”不如“疏”,正确引导是关键。

 

81.6%受访者坦言身边青少年早恋的情况多

 

现就读于北京某高校研究生二年级的张欣婷坦言,曾在校园里碰见过几次穿着中学校服的学生在谈恋爱。“感觉‘早恋’的情况比我们初高中那会儿多多了”。

 

调查显示,81.6%的受访者坦言身边青少年早恋的情况多,其中22.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多。表示一般和不多的受访者分别占15.1%和3.3%。

 

调 查中,65.7%的受访者认为青少年身体发育越来越早是促使其早恋的原因,64.1%的受访者认为原因是青少年对两性认识朦胧好奇,41.0%的受访者则 认为是社会文化促使青少年早恋增多。其他还有:情之所至,互相喜欢(31.3%),攀比心理激发了早恋行为(30.8%),分解压力,寻找情感寄托 (27.8%)。

 

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华东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常 务副院长舒曼表示,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让青少年有了更多接触情感、两性知识信息的机会。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也使他们缺乏与异性交往的经验,难以区分友情 和爱情,会将两性间的交往异化为一种恋情。“此外,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比较大,现代女性家庭地位普遍较高,按照文化心理学的一种法则,孩子更趋向模仿母亲, 使男孩性格偏内向,女孩则更主动,导致恋情更易发生。而且,孩子们身体发育更早了,他们对恋情需求也早了。”他说。

 

49.0%受访者担心青少年心智不成熟易引发其他问题

 

某 科技公司技术总监许晓风(化名)是两个女孩的妈妈,她坦言会支持孩子早恋。“恋爱是门技术活,同样需要学习和练习,青少年时期情窦初开,正是学习恋爱的好 时候。一些家长(微博)和老师认为恋爱会影响学习,我认为那是舍本逐末。学习是为了幸福的生活,而一个不会恋爱的人怎么能幸福?”

 

调查显示,49.0%的受访者担心青少年心智不成熟易引发其他问题,42.3%的受访者认为应看到早恋积极的一面。其他观点还有:是少年时的美好,应加以保护(40.5%),青春期正常需求,不必大惊小怪(38.5%),使青少年本末倒置,弊大于利(20.6%)。

 

许晓风认为,早恋最大的问题是性的问题,“我觉得应该通过性教育来避免,而不是通过禁止早恋来避免性问题。像现在的许多父母要求孩子大学毕业前都不能恋爱,但工作了最好马上就结婚,明显不合理嘛”。

 

舒曼表示,早恋就像小孩子学习走路,可能会摔跤,但不是坏现象。“说明孩子有好的品质去吸引异性,同时也懂得欣赏和喜欢一个人,是孩子心智慢慢成熟的体现。心理健康的父母应该高兴看到这种现象,而不是如临大敌、焦虑。”

 

同时,他提到,早恋本身并不让人害怕,而是早恋可能带来的一些恶性结果让人害怕。“很多父母恐惧是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学习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会产生完全 不一样的结果。如果孩子有正确感情观念,想要爱更长久,她(他)自己首先就会想要变成一个更自立、更有价值观的让人喜欢的人。这种爱显然会促进学习,促进 成长。早恋是‘危机’,是威胁也是成长的机会”。

 

对于大众普遍认为的“早恋影响学习”这一观点,有71.2%的受访者表示认同。

 

面对早恋,“堵”不如“疏”,正确引导是关键

 

面对早恋,应如何对待?64.3%的受访者会理性分析并加以引导;39.6%的受访者认为不影响学习就行;34.0%的受访者会顺其自然;还有19.0%的受访者不越雷池一步,8.4%的受访者会坚决遏制。

 

许晓风表示,若自己孩子恋爱了,她会跟她们聊聊,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真的爱对方、是否满意这段关系等。“我也可能会跟孩子说说我在那个年纪时的恋爱故事。当然,我一定会正式地跟她们谈到‘性’,做一些约定。让她们尽量少体验恋爱的痛苦”。

 

舒曼认为,观念健康的父母会把早恋当成是引导孩子懂得爱、体会爱的一个契机。“首先不是给孩子贴‘早恋’标签,而是通过深度交流,教孩子把美好的品质变为他 们成长的动力。其次,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共同探讨爱是什么,如何获得更加成熟、幸福的爱,而不是惩罚、责备,甚至偷看孩子日记、空间留言,这些不尊重的 表现可能会使他们走向极端”。

 

舒曼表示,孩子理想的成长方式,就是一步步成为自己。家长还应该通过旅行、扩大社交和兴趣等来带领孩子走向更广阔的空间,转移注意力,认识更美好的世界。

 

在青少年的感情问题上,63.5%的受访者认为“堵”不如“疏”,正确引导是关键;53.7%的受访者认为情绪上的沟通共鸣胜过盲目打压。其他依次为:注重 感性与理智的平衡(44.7%),加强对孩子的两性教育(41.0%),不应灌输孩子“早恋是错误”的观念(37.8%)。

 

舒曼认为,教育管理部门应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用‘堵’的方式不如用‘疏’。谈恋爱是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就像我们没办法阻止一个人去喝水、吃饭。校方 应开设必修的两性交往相关课程,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校园异性交往氛围。由此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还表示,社会应加强监督,取缔非法小旅店、黑网吧等孩子不良交往的温床。

 



【责任编辑:张祥光】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