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11月9日河南洛阳电(记者 赵民强 通讯员 柴巧燕 李聚江)11月7日,河南省嵩县城关镇王庄村“爬行娃”丁转成家中来了一群志愿者,他们不仅为残疾人丁转成带来了生活物资,还带着筐子篮子,来收购丁转成家中的肉鸡和鸡蛋,解决他家的销售难题。

1991年,老实巴交、心地善良的丁金拴在县城垃圾堆旁捡到被遗弃的丁转成时,这个屁股上长尾巴,伸着两条小细腿的孩子还不满1岁。村里人说这是个怪物,小孩已经转了好几家,肯定养不活,让他扔山里去,看着这个弱小的生命,他不忍遗弃,并取名“丁转成”,寓意“转到这就成了”。孩子刚捡回来时,老丁还能给孩子买口奶粉吃,后来没钱了,就只能大人吃啥他吃啥了。

丁转成长到三岁,还不会走路,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患先天性脊柱裂,这辈子也不可能站起来。小丁也只能用双手在地上爬行,大家都叫他“爬行娃”。老丁带着“爬行娃”住在山里的土坯房中,靠着种地放牛勉强度日,多年也没能摘去贫困户的帽子。本来就身处大山家境贫困,加上收养了一个残疾孩子,再也没有姑娘愿意嫁给老丁。老丁说:为了孩子,打了一辈子光棍也值得。

因为一直在地上爬行,小丁双肾出现严重积水,膝盖和双脚长期溃烂,不能愈合,面临截肢。2017年4月,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在洛阳正骨医院进行了双脚截肢和肾脏插管排尿手术。现在小丁每隔20天就需要到县医院更换一次导尿管和尿袋。虽然小丁自己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但看到一天天的变得苍老的养父,家中年久失修的土坯房也成危房,想起这些年养父为了养育他,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委屈。他心中升起了一个强烈的意愿:要报答养父的养育之恩,让他有生之年能住上好房子。有人看小丁太苦,曾建议他去乞讨。小丁严厉的拒绝了,他说我只是腿不方便,我还有手,还能爬!后来爬行娃父子的故事通过网络传播开来,很多人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爱心人士也纷纷对父子俩伸出援手。

2017年,在政府和好心人的帮助下,“爬行娃”小丁买了1000只鸡苗和设备,家中拆去低矮漏雨的土坯房,花十几万盖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付出了很多,为了养好鸡,夜里就住在鸡棚中,为了与人交流,没上过学却跟着电视学会了普通话,为了把鸡蛋卖出去,克服种种困难学会了骑三轮车。生活,在小丁的努力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慢慢好转起来。

今天“与爱同行爱心联盟”来了十几位爱心人士。爱心人士田小环说:第一次了解到“爬行娃”的故事,是在“爱心妈妈”李彩霞的朋友圈,当时她被爬行娃的照片和视频震撼的彻夜难眠,第二天就和5位好姐妹筹集了1000元来看望爬行娃。后来加入“与爱同行爱心联盟”,用集体的力量来帮助爬行娃。爱心人士李宏是一名乘警,他不仅自己买鸡蛋,献爱心,还发动同事们一起帮助爬行娃。


“与爱同行爱心联盟”成立于2014年,由洛阳白英平与十几位爱心人士共同发起,旨在“尽己之力,帮助他人”。2016年了解到爬行娃的情况后送过生活物资,2017年开始帮爬行娃卖鸡蛋,2018年爬行娃建房时,进行过捐助。2019年在洛阳市内设立3个定点爱心销售点,每个月帮爬行娃售出5000余枚土鸡蛋,几十只土鸡。这一路走来,小丁已经将白英平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他悄悄拿出自己珍藏的薄荷糖,喂到了白阿姨的嘴里,两人开心地笑了起来。

现在丁转成散养了2000余只鸡、200余只鹅,基本生活已得到了保障。他还说,这些年他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希望能回报社会,回报帮助过他的好心人们。说起未来规划,丁转成打算办个营业执照,把养殖规模再扩大一些,努力赚钱报答养父。如有可能,他还非常渴望能够帮助像他一样的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和改变生活状况,减轻家人和社会的负担,真正成为一个残而不废的励志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