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1月15日黑龙江齐齐哈尔讯】“这小豆包精致,皮薄,馅儿大,有嚼劲,一口一个,我可得多买点,自己留一些,再给远在外地的亲朋好友邮一些,你们一定要给我留出来啊”这是电话预定和平村粘豆包顾客给出的评价。
克山县西河镇和平村有着包粘豆包的历史,并且粘豆包十里八村都有口皆碑,连竖大拇指。但一直以来始终处于分散为战的状态,在农闲时包的粘豆包除了自家人食用之外,还是走亲访友的必备之选。

当齐齐哈尔市新闻传媒中心派驻和平村扶贫工作队队员走访贫困户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为贫困户、留守妇女增收的潜在商机。在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后,工作队打算推选和平村三社“天丰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海霞,作为致富带头人成立“扶贫车间”,进行粘豆包的生产、加工、驻村工作队帮忙销售的“一条龙”模式。
现年44岁的农民李海霞精明能干,人缘也好,恰逢如此机遇,一呼百应。驻村扶贫工作队将农村特色和致富能人进行有效结合,以此摆脱原有百姓所生产的粘豆包自产自食的状态,以“贫困户和留守妇女+市场=致富”的理念为核心思想,不仅让生产者在农闲时靠劳动有收益,而且打造“小园”粘豆包品牌,变“输血”为“造血”,激发内生动力!不仅为贫困户、留守妇女谋得就业出路,而且还能为增收献力。有了贤惠女能人和驻村工作队的团结协作,粘豆包做成产业不是梦想。

为确保万无一失,不让贫困百姓受任何损失,工作队员也在想尽办法给予保障。2020年6月,驻村工作队经多方调研,并与“三全宴”美食机构洽谈帮销……天气未寒,就是面对的第一道难关,天暖生产的粘豆包无法储存且食材容易霉变,为了粘豆包扶贫产业尽快落地,克服天气未寒弊端,工作队三名队员自筹资金购置了一台价值1800元冰柜,首批300斤粘豆包产品已经开始预定、制作、销售,待气温骤降零度后,扶贫车间今年所产粘豆包预计销售3000斤以上。
2020年11月1日,和平村三社粘豆包生产现场人头攒动,八名贫困户和留守妇女戴着口罩和塑料手套开始包制手工粘豆包。待第一锅金黄色的粘豆包出锅后,李海霞动情地告诉扶贫队员:“咱们这次包的粘豆包有自己的独特特色,绿色原料、纯手工包制、皮薄馅大,吃着更放心。”
利用三天时间包出粘豆包近300斤!首批粘豆包经驻村扶贫工作队寻找的销售渠道投放到市场后,赢得了市民的一片赞誉。

初战告捷,李海霞信心倍增,原来“不起眼”的粘豆包竟然有这么好的发展潜力。驻村工作队队长也表示:农闲时间,农民真的是没什么干的,东家串西家聊,现在利用农闲时间包粘豆包,农民不仅增加了更多的收入,而且还能打造“大文章”,除种植、养殖业之外的另一个特色农产品产业应运而生。
下一步,驻村工作队想把李海霞的产业做大、做强,以点带面带动全村百姓致富,建冷库生产加工,让夏季也会成为“农忙”时节,同步以“粘豆包”为基础,打造延伸经济——做冻饺子,让地地道道农村的特色农产品摆上食客餐桌,待产业做出“名堂”那天,克山县和平村农产品将会远销异国他乡!(魏伯勤 王超 冯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