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1月16日黑龙江齐齐哈尔讯】齐齐哈尔市卫健委派驻拜泉县拜泉镇兴发村驻村工作队自驻村以来,严格按照驻村工作职责,抓党建、推产业、办实事、解难题、落政策,绘制“脱贫攻坚战略地图”,紧扣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工作主线,通过抓党建聚民心、抓产业促增收、抓康养提功能、抓志智强动力,驻村扶贫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效。

坚持党建引领 筑牢脱贫之基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在兴发村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工作队深知,要想打好脱贫攻坚战,抓好党建、建强组织是基础性工程,更是保障性工程。自扶贫之日起,工作队就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将党建与扶贫深度融合,始终坚持“党建带脱贫,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将基层党建与精准脱贫有机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员干部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
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郑志涛认为,想要打硬仗,就要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就是把思想好、能力强、作风正、工作实的党员干部充实到基层组织中。于是,自驻村以来,工作队狠抓干部培养,邀请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多个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共建活动,推进实施“党课下乡、党员进城、帮扶互动”工作模式,开展“双培养”工程,指导村干部创建甜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吸纳年轻致富能手为党员发展对象,并积极推荐先进代表进入村委,切实将干部培养贯穿脱贫攻坚始终,夯实党建队伍基础。

着眼健康服务 夯实健康基石
为了大力推进兴发村健康促进工作,在齐齐哈尔市卫健委的具体指导下,在第一医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开通了“市县乡村” 四级联动远程会诊系统和兴发村互联网诊室,实现了互联网线上诊疗服务功能。并协调资金10万元,在村部打造出集“远程诊疗、便民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站,初步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工作新格局。
村里的王大娘经常腰腿酸痛,走路很是费力。借助村里已经搭建好的远程诊疗系统,市第一医院的医疗专家为其进行了线上会诊,准确判断了病因,提出了治疗方案。在农村,像王大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远程诊疗系统的开通,可以长期适时地为村医和村民提供与专家对接、咨询服务,在帮助村民解决看病就医难问题的同时,切实提升了村医的诊疗服务能力,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服务队”。远程诊疗开通及时为村民提供常见病、慢性病、健康指导及远程培训等服务,疫情期间为村民免费提供咨询、居家医学观察等线上诊疗服务,现已累计服务百姓300余人次,节省往返路费、住宿费及医疗费等相关费用近10万元。同时,工作队还依托村图书室设置存放500册医学科普刊物供村民随时借阅;利用村级大喇叭定期播放疾病健康科普音频;为每户家庭培养一名健康明白人,发放科普手册、限油壶、限盐勺等实用工具,培养村民健康生活好习惯,真正让全民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抓好产业发展 增强造血能力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脱贫攻坚不仅要解决贫困群众的一时温饱,还要彻底改变他们的落后困境,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工作队一直秉持的工作思路。经过考察调研、结合实际、产业对比等前期准备,以及在村“两委”、驻村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兴发村成立了甜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2019年带动全村54户113人贫困户,2020年带动71户136人贫困户种植甜玉米,每亩增收达1000元以上。同时,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养殖水库蛋鸭330只,带动10户贫困户19人人均增收300元。“发展庭院种植甜玉米,免费提供种子、肥料,有奖补,技术指导还不要钱,这样的好事上哪儿找去?”兴发村贫困户姜秀荣由衷地感慨到。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大力争取下,湖羊养殖基地项目最终落户兴发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策划出村里的闲置用地1000平方米,预计可饲养湖羊500只。同时还与帮扶单位中车公司沟通协调,争取资金60余万元启用秸秆压块厂生产饲料和燃料。还计划通过盘活兴发村小学旧址建设制衣扶贫车间,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增收。
2020年受疫情影响,贫困户的多数农副产品无法销售,看着农户家中苍翠茂盛的蔬菜和新鲜营养的本地鸡蛋,如何让这些农副产品卖个好价钱又成了困扰工作队的一个心事儿。于是,工作队主动联系派出单位,通过依托建立在第一医院的“全市驻村扶贫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平台,帮助村民销售笨鸡蛋等绿色食品;通过全市消费扶贫大集平台销售贫困户自酿蜂蜜等产品,截至目前已帮助村民直接增收近10万元,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瞄准问题导向 解民忧纾民困
2019年初工作队结合兴发村实际,绘制出了“2019年脱贫攻坚战略地图”,每户家庭的地理位置,贫困户脱贫情况等一目了然,让工作队成员做到心中有数,也为更加高效、持续服务贫困户奠定了基础。工作中,郑志涛带领工作队从村民最关心的问题着手,从村民最期盼的地方做起,立足实际,扎扎实实俯下身子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村民王某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工作队得知情况后,一直对王某一家照顾有加。不久前,王某妻子因突发医治无效,不幸去世,王某的内心遭受到沉重打击。工作队立即联系村“两委”,帮助其梳理情绪,整理心情,并帮助处理王某其妻子后事。事后,王某还给送去了锦旗以表感激之情。
截至目前,工作队已建立帮扶整改台账373项;解决村民就医、房屋修缮、土特产销售、出行困难等诉求330余项;组织义诊、植树造林、开通远程诊疗服务、协调抗疫物资等实事好事50余项,累计投入资金40余万元。就这样,工作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了民心、赢得了民心。

坚持志智双扶 补足精神之钙
“拿着积分卡到村部爱心超市真的可以换自己需要的物品吗?”村民王大爷半信半疑地来到村部爱心超市。工作人员当场按照积分数值,让王大爷随意挑选物品并及时进行了兑换。大爷难掩心里的激动:把自己屋里屋外打扫的整洁干净就可以换到积分,再用积分到爱心超市换取所需物品,感觉干起活都有奔头。用真情暖民心、以实干赢信任,这就是工作队结合村情实际建立的爱心超市中的一幕。从建设健康文化广场到配齐娱乐场地设施,从成立农民夜校平台到进行远程教育培训,从修葺房屋路面到整洁乡村环境,工作队始终从激发百姓积极主动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来为出发点,不断改善这里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
在精准扶贫这场战役中,齐齐哈尔市卫健委派驻拜泉县拜泉镇兴发村驻村工作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与使命,履行着“是土必守之”的神圣誓言,在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行。(魏伯勤 王克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