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宠物也针灸、面部识别……市场规模或超2400亿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宠物走入了家庭,许多产业也热了起来,比如宠物医院变得越来越多了,而且,现在的宠物医院和前些年相比也有了很大变化。

宠物医疗“特刚需”

超15000家宠物医院落地开花

星期天,位于北京北四环外的一家动物医院,迎来了每周最繁忙的一天。有给龙猫拔牙的,还有给柯基犬针灸的。每逢周日这家动物医院的中兽医门诊都要接待十五六个前来看病的“客人”。

根据《中国宠物医疗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的数据统计,中国的宠物产业规模在2016年就已经达到了1220亿元,近6年来复合增速为43.45%,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400亿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撸狗”和“吸猫”。而宠物医疗产业是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核心产业,也被养宠人称为“特刚需”。

随着宠物数量的不断增加,国内宠物诊疗水平也在提升,不仅有牙科、心肺科、皮肤科、肿瘤科、眼科等专科门诊,彩超、CT乃至核磁这类在三甲医院才能见到的高端人用医疗设备,现如今也出现在了宠物医院。

火热的市场之下,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算法工程师徐东星和同事研发了一款动物面部识别系统,可以识别出长相类似的小猫和小狗,目前已经投入商用。不过跟人类使用的人脸识别技术不同,动物识别的是鼻子上的纹理,用手机就能识别。

根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宠物猫和宠物犬总数超过了9915万只。和不断增长的宠物数量比翼齐飞的是宠物医院的不断开张。

在北京打拼十多年的付莹在北京开了九家宠物医院。2015年以来,几乎保持着每年新开两家宠物医院的节奏。 

定位于社区型动物医院,付莹每家医院平均投资成本在200万元左右。虽然不像大医院那样配备CT、核磁这类高端检查仪器,但血检仪、B超、X光机等设备一应俱全。

根据《中国宠物医疗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4月,我国已有超过15000家宠物医院,其中非连锁医院占比近90%,宠物医疗市场也开始受到资本青睐。

018年5月,瑞派宠物医院宣布获得美国高盛等投资机构3.5亿元战略投资,同年8月,瑞鹏宠物医疗与高瓴资本联合的消息引爆业界,从此,新瑞鹏与瑞派已成为宠物医疗行业公认的第一梯队。 宠物医生成香饽饽不能“量产”很无奈

1992年末,北京出现了几家私营宠物医院,开办这些医院的多是农业院校的老师,这一年也被人们称为中国宠物医院元年。

北京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朗开办宠物医院近二十年,最大的困扰就是宠物药品严重不足。

他告诉我们,目前,进口宠物药品占据国内宠物药市场近70%的份额。国内企业研发能力较弱,2014年至2018年间,新注册宠物药品仅31个,一类新药占比不足10%。

众所周知,中国在制药领域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那么,国内药企为什么不愿意生产和制造宠物用药呢?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建忠。

作为全球最发达的宠物市场,美国宠物数量众多,养宠历史悠久,宠物药品行业发展更加成熟。通常来讲,由于人用药都是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的,因此经过专门的宠物用药快速审批后,一些人用药也会同样应用在动物身上。

以往,一款兽用药物上市需要通过安全评估、临床实验等多个审批环节,即使有已经上市的同款人用药物,也需用重复进行审批,耗时较长。眼下,宠物药品的匮乏已经引起了国内相关部门的关注。今年9月,农业农村部出台了《人用化学药品转宠物用化学药品注册资料要求》,旨在缩短上市时间,简化审批流程。

除了药品匮乏,优质医生短缺也在制约中国宠物医疗行业发展。目前宠物医院从业人员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38.4%,大部分从业人员为专科以下。近年来,因为专业知识不足导致误诊的宠物医疗事故不在少数。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每天要接待两三百个病例,也是一家集教学、临床于一身的动物医院,不少宠物主人慕名而来。

在农大动物医院的190名医护人员中,60%以上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而随着兽医这个职业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报考农大动物医学院的考生数量也在逐年递增。根据学院网站的报考信息显示,2019年,面向北京地区的招考分数为642.8分,属于全校最高分数线。

李格宾,毕业于北京农学院,后赴日本兽医生命科学大学攻读博士,目前任农大动物医院肿瘤科负责人。在她看来,行业发展急需人才,但具备高水准的专业医生很难做到量产,往往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被争抢得很厉害了。

【半小时观察】宠物医疗:发展中补足短板

宠物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实际上是人们生活小康后,社会需求变化的一种写照。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诞生机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宠物成为人们不可替代的生活伴侣,资本的嗅觉已经闻风而动。 不过在繁荣之中,我们也看到,这个行业也存在着宠物药品种类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一些短板,这些问题一方面有待于市场的自我完善,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正在不断修正政策法规,帮助宠物医疗市场健康发展,我们期待,陪伴在您身边的小家伙能够健康生活,给您带去更多的欢乐。


【责任编辑:欧阳雪】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