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致公党蚌埠市委会庆祝中国致公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系列活动

【中经联播安徽蚌埠11月30日讯】11月29日,中国致公党蚌埠市委会在蚌埠南山豪生酒店宏图厅召开庆祝中国致公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会议由驻会专职副主委何红主持,新任主委、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何懿做庆祝中国致公党成立九十五周年讲话。

微信图片_20201130193216.jpg

何懿主委指出,中国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为主组成的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1925年10月,由华侨社团,美洲致公堂在旧金山发起成立。抗日战争期间,致公党号召党员投身抗日,发动华侨以各种方式积极支援祖国抗战,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47年4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了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8年6月9日,致公党发表了《中国致公党响应党中央“五一”号召宣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致公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致力为公,侨海报国”,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团结全体党员和所联系的归侨、侨眷、归国留学人员及海外侨胞,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中国致公党紧密团结在以中央为核心的周围,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聚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维护华侨权益、推进祖国统一等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微信图片_20201130193312.jpg

何懿主委说,致公党蚌埠市委筹建于1995年4月,1998年3月正式成立致公党蚌埠市委会。成立以来,在蚌埠市委和致公党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会历经四届薪火相传,经过持续接力奋斗,推动蚌埠致公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市属支部6个,总支1个,党员总数131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119人,副高以上职称60人,具有海外关系的党员105人,党员中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41人。近年来,市委会多次荣获致公党中央、省委各种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荣获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等。广大党员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在党务工作中无私奉献,一大批党员获得致公中央、省委会各项表彰,树立了蚌埠致公良好的社会形象,展示了蚌埠致公的风采。

微信图片_20201130193248.jpg

何懿主委要求全体市委会党员,要在庆祝中国致公党成立九十五周年之际,加倍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不断强化履职尽责,积极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发挥参政党的职能作用。

三、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参政党组织。

微信图片_20201130193334.jpg

何懿主委最后号召全体市委会党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汇智聚力,奋力书写蚌埠致公党发展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奋斗继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蚌埠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华如军到会祝贺并发表重要讲话。致公党蚌埠市委会副主委张建平宣读了致公党安徽省委和致公党蚌埠市委表彰决定,颁发了获奖证书,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做了交流发言。

会议还邀请了致公党中央党史研究与党务工作委员会委员、常州大学教授刘超做了中国致公党党史专题讲座。

微信图片_20201130193437.jpg

另外,致公党蚌埠市委会的党员专家们还放弃休息时间,冒着凛冽寒风走上街头,在位于蚌埠市中心的淮河文化广场上开展宣传和社会服务活动,为市民提供医疗卫生义诊,法律咨询,特种设备安全、老年保健品辨识、献血小知识解答等服务,通过展板向广大市民宣传中国致公党和致公党蚌埠市委的发展成就,参政成果及侨务知识,并向市民发放了《民法典》书书籍和环保袋,以提高市民的法律素养和生态环保意识。    活动中,致公党蚌埠市委 新任主委、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何懿同志亲自坐阵,向前来咨询的过往群众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相关法律问题,帮助分折案情,解惑答疑,就个案提出意见建议。

微信图片_20201130193451_副本_副本.jpg

何主委还就明年即将实施《民法典》的意义和相关具体法律条文,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前来咨询的群众疑虑而来,满意而去,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这次义诊项目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骨科等,参加咨询活动的党员很多都是主任医师、我市三甲医院的专家和骨干,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深的理论水平,让市民不用挂专家号,也能享受到我市名医名家的医疗服务。心内科的前面排成了长队,人们争相排队测量血压,检查身体状况,负责测量血压的党员忙的不亦乐乎,一刻也停不下来,一人测量,一人帮忙说明交待如何保健、正确用药。他们细心地向市民讲解科学的疾病预防和诊治常识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告诉他们随着冬季天气转冷,要注意防寒保暖,保护好身体等,使前来问诊的老少市民倍感体贴和温暖。(撰稿人武永军系致公党员  蚌埠市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王海珠】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