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扎根农村辛勤为民的驻村第一书记樊玉明

【中经联播12月2日黑龙江齐齐哈尔讯】自脱贫攻坚战轰轰烈烈地打响以来。黑龙江省妇联响应国家助力脱贫攻坚的号召,一支由三人组成的驻村工作队来到了富裕县绍文乡民乐村。樊玉明,这个从农村走出的东北汉子,再次投身农村这片广袤的黑土地。

记得樊玉明第一次来到民乐村,当车开过村里满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看见路边许多年前记忆中的泥土房和一脸漠然的村民们,樊玉明的心收紧了。“要让民乐村的村民发自内心的乐起来,要让民乐村的路畅通起来,要让民乐村与全国新农村一起富起来!”此刻的樊玉明觉得,民乐村就是他要深深扎根的另一个家,他要用心焐热这片土地。村里没有闲置住房,当晚,驻村队员租住到了外出务工的一个老乡家里,这一住,就是一年。那一年,52岁的樊玉明,迎着每一个黎明的曙光跑遍了村里每一户人家,熟悉了每一个村民,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老樊”。

12.1.jpg

“小病不打120就找樊玉明”

“2018年5月28日,按照昨晚跟县残联潘主任的约定,今天早上七点钟,开车来到民乐村一屯西头常德珍家,接她去县里检查申报残疾证。到达村口,正赶上等去县城大客车的常德友、去富路客运站的常德才儿媳,拉上他们,正好五个人一车。”——这是樊玉明日记里的一段,也是樊玉明三年多的日常生活中无数次雷同反复的一段。

66岁的村民常德珍与84岁的婆婆生活在一起。单侧骨股头坏死的她,2017年更换了骨股头,家里十分贫困。尽管如此,她一直孝顺婆婆、照顾婆婆,并被村民评为“最美儿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樊玉明敬佩常德珍的孝心,他决心帮助婆媳俩走出困境。他先是帮助她们办理了低保,又根据常德珍的身体状况,决定帮她办一张残疾证。办残疾证需要去县里体检,常德珍腿脚不方便,樊玉明二话不说,背起常德珍就走。体检、填表,楼上楼下,来来回回,50多岁的老樊跑得一脑门子汗。常大姐过意不去,要给老樊车钱,老樊不要,要请老樊吃饭,结果饭钱还是老樊付的。低保证、残疾证办下来,婆媳每月多了160元收入,生活有了保障。老樊觉得还不够。回哈尔滨探亲期间,他跟同学讲起常德珍的事,说她急缺一个冰柜,同学立刻委托老樊代买一个冰柜送给常德珍,这个冰柜,成了常德珍婆媳家的“大件儿”,婆媳俩再也不用借邻居家的冰柜一角存储食物了。

“我们娘俩身体还不好,生活困难,幸亏老樊来了,照顾我们。非亲非故的把我当亲姐姐看待,只要老樊一来,邻居都喊‘常德珍你兄弟又来啦’,我真是白捡了个好兄弟啊。”常德珍说起这个弟弟笑得合不拢嘴。老樊也高兴地说:“我也白捡了个姐啊!”常德珍的哥哥常德才,身患严重的皮肤病,全身水肿,双腿溃烂,家里住的房子也四面透风。危房改造时,常德才的老伴觉得家里困难重重,无力参与,老樊就多次上门做工作,最后老两口没花一分钱住进了新房。也许是精神的力量,常德才的水肿在住进新房后居然消了。常德才的老伴儿说:“老樊背着老常去县医院看病,他太沉了,背也背不起来,把老樊累得气喘吁吁的。这几年还经常给老常买药,治脑血栓的,皮肤擦的,啥都买。不光我们家,村里吃过老樊给买的药,数都数不过来。”村里有句顺口溜“小病不打120,就找樊玉明”。三年下来,樊玉明帮助村民看病买药22人次,累计花费9000多元。帮村里5人办理了残疾证,每人每月拿到了80元的残疾补助款,帮助村里270多户贫困走上了脱贫路。

老樊的“晋升”路

2019年7月,受绍文乡党委指派,经村民代表大会选举,老樊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并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为黑龙江全省第一个副处级“一肩挑”。驻村干部“一肩挑”,对于老樊而言,不仅是乡里、县里的高度认可,更是民乐村村民实实在在的接纳。刚刚当选,就进入雨季,民乐村遭遇2013年以来最严重雨灾,老樊坐不住,直接冲进雨里,帮助村民排涝,哪个屯堵了就去哪个屯,整整23天,没有一天身上是干的,天命之年的老樊也落下了风湿的毛病。值得欣慰的是,全村庄稼没有因为雨灾而减产,村民没有一家因为大雨出现事故。樊玉明充分利用村支书的新身份,多次跑县里协调修路。到2020年,民乐村自然屯主要屯路基本完成硬化和绿化,又安装了路灯,孩子们雨天上学再也不用担心了,村民摸黑上厕所也自此成为历史。有了路灯,老樊又自费买了绸带和扇子,村里的广场舞队伍也建起来了。“岁数大了,走夜路总像脚底有坑似的,这下好了,晚上不止能出来散散步,俺们也跟城里人一样,可以跳舞健身了!”村民胡凤琴说开心的说。村里的党建、村规民约、集体“三资”专项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工作也都在樊玉明的主持下压实落地。2020年6月1日,驻村三年整,老樊又有了新身份: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虽然民乐村已经整体脱贫,但离富裕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老樊想到了以奖代补。从黑龙江省妇联争取的专项款没到帐,但晚一天就影响养殖,他跑到齐齐哈尔市农科院,用赤诚和信誉打动了院领导,赊回了20万元的鸡雏和鹅雏。全村家家户户都分到了鹅雏、鸡雏。除了养大了可以卖钱,贫困户还可以得到500元的以奖代补补贴款。老樊还组织村民发展菜园革命,贫困户每亩补贴1000元。不仅在村里“步步高升”,黑龙江省妇联也将老樊任命为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副主任。虽然对工资待遇没有影响,村里的“官儿”更没什么福利待遇,但老樊还是高兴,“证明我的工作组织上和人民群众都认可!”(魏伯勤 申震)


【责任编辑:王海珠】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