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14岁女生被性侵后自杀 涉案商人8次性侵还拍裸照传播

12月16日,备受关注的成都市双流区14岁未成年女生小小(化名)遭遇强奸后跳楼事件在双流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双流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19年8月至12月期间,被告人邱吉林在明知小小不满14周岁的情况下,采取金钱利诱、威胁等手段,与其相继发生8次性关系,期间还两次拍摄性侵视频并传播。检方认为,被告人邱吉林多次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并造成被害人怀孕等后果,情节特别恶劣,罪行极其严重,应当以强奸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记者了解到,被告人邱吉林当庭承认了自己曾与小小发生过性关系,但否认知道其具体年龄,代理律师为他做了轻罪辩护。

被害人小小的母亲表示,不接受邱吉林的任何道歉与赔偿,希望法院能够对其重判。

8.jpg

▲取保候审期间,邱吉林发布的出行照片。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此前,上游新闻刊发的《成都14岁女生被强奸引产后自杀,涉案企业老板取保候审后疑似西藏旅游》《成都少女被强奸后自杀 媒体报道3天后嫌犯被批捕》报道显示,小小的母亲朱琴华表示,女儿生前曾遭企业老板邱吉林的伤害:邱吉林先通过利诱小小发送裸照,再利用裸照胁迫小小发生关系并导致小小怀孕。2月3日,小小发现自己怀孕,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已怀孕15周。2月4日,成都市公安局双流区分局就小小被强奸一案正式立案侦查,邱吉林被取保候审。成都市公安局双流区分局5月8日作出的鉴定意见书显示,“邱吉林是小小引产胎儿的生物学父亲”。

6月28日晚,小小在位于双流区的家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今年7月2日,媒体广泛报道了小小的遭遇后,双流警方将已经取保候审近5个月的邱吉林刑事拘留,7月16日邱吉林被逮捕,10月30日检方移送法院起诉。

9.jpg

▲中国检察网发布的双流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强奸罪对邱吉林批准逮捕的信息。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双流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19年8月20日,邱吉林与被害人小小相互添加为QQ好友并进行聊天。2019年8月至12月期间,邱吉林林在明知小小不满14周岁的情况下,采取金钱利诱、威胁等手段,与其相继发生8次性关系。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邱吉林在8次性侵小小时,均选择了双流区的酒店进行犯罪。

检方指控,邱吉林除了性侵小小外,还拍摄了小小的裸照,记录了侵犯过程,还将这些裸照和视频两次发送给朋友进行炫耀。

检方认定,邱吉林在2019年10月19日性侵小小时,还拍摄了她手机通话记录的页面,其中包括小小母亲和其他亲属的电话号码。

小小的母亲朱琴华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邱吉林不仅通过拍摄小小裸照以传给她朋友的方式相威胁,还威胁将这些事告诉其家人,“邱吉林记录我和其他亲戚电话号码的目的,就是为了威胁小小不要把这些事告诉我们,以达到控制小小的目的。”

10.jpg

▲鉴定书证实,邱吉林是小小引产胎儿的父亲。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庭审中,邱吉林承认了曾同小小发生性关系,但否认知道小小的年龄,其辩护人为他做了轻罪辩护。

检方在庭审中指出,邱吉林曾询问过小小的同学小小的年龄,同时根据邱吉林和小小同学聊天记录也可以认定,邱吉林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小小未成年。

朱琴华告诉记者,邱吉林曾不止一次地通过聊天软件添加过小小同学,“还曾把小小的裸照发给她的同学,不止一次询问小小的年龄。”

记者获悉,小小母亲朱琴华以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的身份,向法院提出了民事赔偿请求,要求邱吉林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共计83万余元。

12月16日庭审结束后,双流区人民法院未对此案当庭宣判。

小小的母亲朱琴华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获悉邱吉林曾向朋友炫耀性侵过未成年少女、发送小小裸照给其他人之后十分气愤,“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法院对他重判。”朱琴华称,小小被性侵一案审理结束后,她也希望能够搞清楚为何邱吉林在被以强奸罪立案侦查后,可以在当天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期间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行动,警方为何没有在DNA报告出来后对其变更刑事强制措施,“女儿生前不仅一次问过我,为什么不及时抓邱吉林?这也是我的疑问。”

上游新闻记者 胡磊


【责任编辑:李文文】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