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里有娃有俺还有他》原载于《光明日报》:

俺的头上,是戈壁滩的天。
俺是奉命在戈壁滩里看守坦克训练场的,俺媳妇名叫魏翠莲。
那是1991年的春天吧,她怀抱刚满一岁的娃从河南老家来到这里寻俺,看见俺一个人在这儿饭冷了没人热,衣裳破了也没人补,抹了几把泪就住下不走了。
俺巡逻查线,她就给俺做饭送饭;俺爬电线杆检查线路,她就在下面递家伙;到后来,她也学会了爬杆子,俺有头疼脑热的,她就替俺查线。俺笑话她女人咋也会爬杆子,她啐俺一口说,你这没良心的,你以为俺愿意和你在这儿受罪?有俺在你一天还累得晃晃荡荡,没俺你能中?
1995年6月,部队进驻靶场训练,俺得把全部的线路检修好,忙得很。一天中午,俺回团里办事,她怕耽误活儿,一个人就查线去了。俺回来等到天黑也不见她回来,就顺着电线杆去找。跑出好几里地,看见她正在地上爬。俺吓得不轻,说你这是咋啦。她说头晕从杆子上摔下来,腿不能走了。俺二话没说背起她往家赶,回来给她脱鞋子和裤子,看见那脚脖子肿得黑紫发亮,再看那裤子,磨烂了,膝盖也磨破了。俺说你咋这么傻,走不动咋还爬哩?她说让狼叼走了,谁给你当媳妇?
这一回,俺哭了……
你问俺咋不提俺的娃?是她不让俺说。她说她这辈子对不起俺,对不起娃。俺那娃可怜,上学要走10里路,碰上个刮风下雨天,俺两口子就得齐上阵,一个背娃,一个在前边开路。1998年3月的一天,俺去查线,她去给俺送饭。可巧刮起了六七级的黄毛风,孩子下午放学迷了路,风刮得站不起来,就躲在一块石头后面等娘来找。俺那口子疯了一样地在大雪天里高一声低一声地叫娃的名字,等她找到娃,已经晚上9点多了,娃浑身都是冰碴,连娘都不会叫了……
那天夜里,她把娃搂在怀里在炕上坐了一夜。娃醒来就叫娘,她说娃呀,娘不好,娘顾了你爹,就顾不了你……
(张怀敏、王前喜 )
◆采写体会 :“记”的功夫是看家本领
《戈壁滩里有娃有俺还有他……》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倒不如说是“记出来”的。
早就听说在戈壁滩里看守坦克训练场的战友很有故事,几次准备去采访,都因故未能如愿。后来,我们便电话采访了他。尽管他性格比较内向,但经过多次电话交流之后,终于敞开了心扉,打开了话匣子,动情地为我们讲起自己看守靶场的故事。
他从坦克训练场头顶的天,讲到自己妻子的到来;从妻子帮他看靶场递家伙,讲到妻子查线爬杆子;从妻子从电线杆上摔下来走不了路,在地上爬,讲到孩子上学被黄毛风刮得站不起来,躲在一块石头后面等娘来找,浑身都是冰碴,连娘都不会叫了……一件件感人的故事如实记录下来,稍作提炼加工,一篇获奖作品便诞生了。
面对如此简单又似乎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采写过程,许多人可能马上会说:原来写好文章就这么简单!的确,人世间有的事情就这么古怪,看似很复杂,但做起来就这么简单,关键是要掌握其中的奥妙。
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一位资深编辑讲过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有个牧场的主人让他的孩子每天放学后都要到牧场劳动一会儿。朋友劝他说:你不要让孩子这样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牧场主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你看,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孩子多吃一点苦就可以了。
有个孩子对母亲说:“妈妈,今天你真漂亮!”母亲不解地问:“为什么?”孩子说:“因为你今天一天没生气啊!”你看,原来拥有漂亮同样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行了。
言归正传,我想我讲这些故事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记者要练就“记”的功夫,“记”出好作品,就得做深入细致的采访,就得用心去“记”,去“体味”,去“琢磨”。而要练好这一看家本领,非下一番苦功不可。
作者简介:张怀敏 军事记者、诗人、军旅作家。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发表作品千余篇,《常委门前有盏灯》《谁是共产党员》等百余篇作品获奖。诗歌《秋日私语》《荆棘鸟》等在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著有获奖作品集《天山静听雪莲开》、长篇军旅小说《冰火之恋》等,两次荣立二等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