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和债务人一向都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的死对头,但本来有理的债权人一方却往往在实际生活中很窝囊,而另一方债务人则扮演了欠别人钱是大爷的角色。近日,山西省太原市企业家宋晓京向媒体反映称,清徐县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局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拖欠了12年的工程尾款700多万元至今没有给付,当地有关部门的个别领导竟然通过行政指令变相给法院施压,阻挠法院强制执行。
被拖欠了12年的千万工程款
2008年3月,宋晓京通过清徐县市容办(现现清徐县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局,下称环卫局)承接了清徐县垃圾填埋场的土石方工程,2009年1月份项目完工。2010年3月份深圳德润环保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德润公司)通过清徐县政府的公开招标获得垃圾填埋场的经营权,并在市容办的监督下成立了清徐德润环保有限公司,同时承担了土石方工程尾款1300万元。2010年6月垃圾场正式运营,深圳德润公司支付宋晓京工程款400万元,后在清徐县市容办监督担保下宋晓京与深圳德润公司签订了还款协议,要求深圳德润公司一年内付清余款900万元,后深圳德润公司未履行协议。
因一直无法讨要到工程尾款,2012年6月份,宋晓京将深圳德润公司起诉到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宋晓京胜诉,要求深圳德润公司支付900万元工程尾款及利息。深圳德润公司不服判决上诉到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15年1月,山西省高院终审判决维持原判。山西省高院判决宋晓京胜诉后,深圳德润公司仍未履行法院判决。2018年5月,宋晓京将清徐县环卫局与清徐德润公司依法起诉至清徐县人民法院。
2018年12月份,清徐县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等二十二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务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于消灭。”等法律条款,判决清徐县环卫局在判决生效的十日内向宋晓京支付900万元工程款及利息。

图片为判决书部分内容
宋晓京胜诉,在法定期限内清徐县环卫局和清徐德润公司并未提起上诉。环卫局向宋晓京支付了119.6万元工程款,同时,双方签订和解协议约定剩余尾款1134.9524万元一年内付清。
宋晓京说,因环卫局在一年内仍未履行还款协议,宋晓京多次向清徐县人民法院执行局要求执行,期间执行法官称清徐县政府领导不允许冻结环卫局的账户,导致执行未果。后在多方协调下,2019年11月10日,宋晓京与环卫局再次签订和解协议,协议尾款分三年付清,每年付三分之一。和解协议签署后,环卫局向宋晓京支付了三分之一工程尾款375万元。
法院执行难背后凸显人为力量干扰
“到了2020年底环卫局最后的还款期限了,可是环卫局再次毁约,拒不支付和解协议约定的应该支付的工程尾款。”清徐县法院分管执行工作的分管院长称,因为环卫局属于政府下属单位并没有独立的帐户,如果法院想执行这笔款,必须得报经县政府和县财政局,这二个部门同意放款后才能执行。”宋晓京称:“另外,环卫局称有一笔涉及宋晓京爱人(已因病去世)之前打的200万元白条,但是从法院的卷宗里并没有发现涉及这200万元白条的证据。即使有,环卫局也应另行主张,而不是和已生效判决的案子混在一起,我们现在也在积极和环卫局协商此事,因为此案一直得不到执行,也影响法院的考核。”
环卫局方面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2020年省巡视组在审查环卫局的帐时,发现了一张宋晓京爱人打的一张200万元的白条。这200万元白条和拖欠宋晓京的工程尾款相关,所以现在不能给宋晓京付款,是要重新计算本金和利息,我们正在走程序。
宋晓京称:“这200万元的白条是2020年才发现的,自2012年从法院诉讼追讨工程款开始,环卫局从未主张过这200万元。我老公都去逝了好几年,我也不清楚这张条子的由来。要是和工程款有关,为何在法院审理期间,环卫局不作为证据提交呢?而且环卫局在2019年4月份曾向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重审,同年7月31日被太原中院驳回,环卫局在已过诉讼时效期限的情况下还向法院递交诉状,是否用这种方式故意拖延付款时间呢?”
202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第728号国务院令《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不得要求中小企业接受不合理的付款期限、方式、条件和违约责任等交易条件,不得违约拖欠中小企业的工程款项。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保落实到位,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管理工作。宋晓京承接的清徐县垃圾填埋场是政府项目工程,虽然项目施工已经12年有余,但是被施欠的工程款一直未解决的问题却是在第728号国务院令的明确要求应该处理解决的问题范围之内。
近日发生的市委书记掌掴政府秘书长一事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正如新华社的微评所称,在一些地方个别领导干部官气十足、以权压人,“一把手”俨然成了“一霸手”,扭曲了一方政治生态。而太原市清徐县这起久拖不决的官司,也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