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2月20日安徽六安讯】六安市裕安区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按照“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发展原则,充分发挥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引领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防范返贫的重要作用。2018-2020年,全区19个乡镇75个贫困村,共遴选创业致富带头人398人,村均5人(含5人)以上,实现带动2426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增益。
按照《关于大力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实施意见》(皖扶办〔2018〕120号)“辖区内所有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一遍”的要求,裕安区共举办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3期,398名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全部参训。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精心遴选队伍,把贫困户嵌入到创业致富带头人的产业链中来
全区75个贫困村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相对集中、点面结合、择优推荐、公平合理”的原则,从目前已在贫困村创业、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具备适度规模化经营、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本土人才中进行动员,动员对象包括:村两委成员、农村党员、农业产业化企业负责人、小微企业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主、能人大户,在外回村创业的本土人才,企事业单位愿意回贫困村创业的人员等群体,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由本人申请、村两委推荐、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等考察、乡镇政府审核,区扶贫部门审定后,确定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
对各个贫困村遴选出来的致富带头人,要求其具备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个人信用记录良好、具有领办村级产业项目实力、能力和意愿履行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社会责任等条件,确保遴选出来的致富带头人,具备强大的带贫意愿、带贫能力、带贫潜力,真正能让贫困户深度参与致富带头人的产业项目,享受扶贫红利。
立足用好现有政策、下足绣花功夫,科学组织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集中培训
裕安区把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纳入年度计划,根据致富带头人的实际需求情况和可行性,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着力解决致富带头人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挖掘培育已有和潜在的致富带头人,完成了75个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轮训一遍工作任务。
(一)合理制定培训计划。裕安区结合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创办的经济实体、从事的工作种类,对其培训需求进行摸排,统计出各类需求。如种植业、养殖业大户,培训需求涉及技术、防疫、销售等方面,加工、制造业的负责人,希望对市场、管理、政策进行培训。裕安区扶贫局根据不同需求,开办了种植、养殖、市场营销等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满足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的需要。
(二)精心选好培训机构。积极对接区人社局,从全区各类专业培训机构中,进行实地考察培训业绩、师资力量,选择了六安市清华职业培训学校作为全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的实施主体,邀请学校培训老师、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一支稳定、专业知识强的导师队伍,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持续的创业指导和跟踪服务。

集中培训

外出观摩
(三)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坚持培训内容与当地扶贫产业布局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一方面组织导师队伍进行集中授课,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包括中药材种植技术、霍寿猪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营销策略、电子商务、农产品安全监管、绿色循环农业等,深受参训学员的欢迎。另一方面组织参训学员外出观摩,精心准备观摩地点,组织观摩点负责人现身说法,主要讲产品的标准、产品的包装以及打造品牌进行销售,开拓了视野。
通过培训,着力培养了一批能带领贫困群众共同致富的骨干力量,促进贫困村产业发展、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带动效应。
立足完善带贫减贫机制、讲好扶贫故事,通过抓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带动更多致富带头人投身巩固脱贫成果工作
裕安区鼓励支持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在村领办创办产业项目,积极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生产经营和就业创业,建立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辐射带动作用;二是脱贫攻坚期内,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利用扶贫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可以用于资产收益扶贫;三是财政投入的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赋予村集体股权,收益主要通过开展公益岗位扶贫、奖励补助扶贫等方式,激励贫困人口劳动致富、光荣脱贫。
结合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对致富带头人培训力度,强化对贫困村的技术支持;结合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等项目,鼓励和支持农村科技特派员对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开展创业式扶贫服务;指导帮助致富带头人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引导致富带头人依靠科技带领贫困群众致富。
2020年,安徽省举办“创业江淮·未来新徽商”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特训营,裕安区推荐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六安市裕安区梦哥家庭农场负责人魏正宇参加培训。魏正宇在参训后表示:通过参加本次培训,为下一步自身发展指明了方向;了解掌握宏观经济与行业分析方法,提升了创业经营的战略决策水平;学习乡村经济发展创新方法,提升了产品创新和竞争力;了解掌握现代农业创新营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盈利;学习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富乡亲的思路与办法、学习借鉴省外优秀休闲农业标杆企业先进做法、典型经验,提高了自身发展水平。
立足系统信息录入工作,进一步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用新技术、新手段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服务
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裕安区始终坚持“区级统筹、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一方面促进贫困村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两支队伍有机融合,既要把村党组织带头人和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又要把优秀致富带头人发展成党员、培养成村“两委”带头人,切实做到以党建促脱贫,以脱贫促党建。另一方面建立信息档案库,真实采集398名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创办领办的产业、实施的项目、享受的政策扶持等情况,以及带贫人员信息、带贫方式、带贫效果等信息,分年度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信息采集模块,实行线上系统化管理。
为更好的开展培训工作,裕安区扶贫局还联合培训机构,对每一期培训班都创建一个“裕安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微信群,在群里面发布培训时间、地点、行程等。培训结束后该群自动转化为学员交流平台,很多学员还将同行邀请进群,壮大力量,发布信息,宣传产品,求购求销,打造了一个供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沟通有无、互惠互利的网络平台,帮助学员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
立足强化制度建设、严格监督考核,持续推动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之一,按照“大户带穷户,先富帮后富”的基本理念和“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产业引领、精准培训”的工作途径,紧扣“能力培训、孵化创业和带动增收”三大环节,进一步加强对贫困村两委班子、种养加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能人大户、龙头企业负责人、大学生村官等从事农副产业、有脱贫致富带动能力的人员进行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扶贫带动能力等方面培训,激励和引导培训对象提升创业技能,拓宽创业渠道,提高生产经营水平,真正成为激活贫困村经济的“催化剂”,拉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火车头”。
一是完善激励机制。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自愿的前提下,利用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本,重点加大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依托“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四大绿色发展平台,利用已规划南部茶(药)园、沿淠菜园、中部丘岗果园和北部特色养殖园四大扶贫产业板块,发展传统优势农业经济,如油茶、皖西白鹅、红桃、蔬菜等特色种养殖。
二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在进一步做好技术、防疫培训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拓宽收入渠道、打造品牌效应、形成产业链条方面做文章,对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相关需求进行调查研究、摸底统计,按照需求的紧迫性,分批分类型集中举办针对性强的培训班,提升理论知识水平;邀请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专家,深入一线具体指导,采用多种形式提升致富带头人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跟踪问效。及时跟踪了解培训效果,动态调整不受欢迎、不接地气、效果差的培训内容,用农村喜闻乐见、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方式精心设计培训内容。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对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成果跟踪问效,对带动效果好的,要突出正面激励,形成示范。
四是加大宣传考核力度。积极发挥基层组织特别是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线组织动员作用,多途径、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和推广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相关政策,营造致富带头人和贫困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实行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落实情况考评制度,对各乡镇致富带头人的培育数量、带动贫困户数量和增收脱贫效果等进行年度考核评估。(采编王向荣 作者田维亮 张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