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忍无可忍”!全美多地举行抗议反对仇视亚裔

当地时间21日,多地民众举行集会,举着“停止歧视亚裔”等标语,要求根除白人至上主义与系统性歧视,呼吁各族裔团结反抗。此外,警方就此案动机“似乎”并非种族因素的结论遭到多方质疑,多位议员呼吁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

【非仇恨犯罪?美议员呼吁深入调查案件动因】

16日,来自佐治亚州21岁的男子罗伯特·亚伦·朗在亚特兰大地区的3家按摩院枪杀多人,造成8人死亡,其中包括6名亚裔女性。执法人员说,嫌疑人暗示自己的“性瘾”是导致其实施暴力的原因,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雷也称,尽管仍在对嫌犯动机进行调查,但种族因素“似乎”并非他进行大规模枪击的原因。

然而,这一说法遭到了不少质疑。许多声音表示,枪击事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反亚裔情绪引发的。

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塔米·达克沃思(Tammy Duckworth)表示,尽管她不是警察,也并非此案的调查人员,但对她而言,此案“看起来是出于种族动机”,她希望“对这些枪击事件和其他类似罪行是否出于种族动机,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达克沃思是美国参议院仅有的两名亚裔美国人之一。

达克沃思称,她已经致信克里斯·雷和司法部长加兰德,要求他们对“被低估的仇恨犯罪”进行调查。她表示,许多罪行在针对亚裔美国人和太平洋岛民的时候,就被归类为抢劫,骚扰或者故意破坏。

佐治亚州参议员拉斐尔·沃诺克(Raphael Warnock)也称,他相信种族因素在此案中起到了作用,“我们看到仇恨的时候都能认出它”。

与很多州份一样,佐治亚州没有独立针对仇恨犯罪的法例,不过2020年通过的法案容许法庭在针对其他罪行判刑时,加入仇恨犯罪作为额外量刑因素,至少可加判两年监禁和罚款最多5000美元。亚特兰大按摩院枪击案被视为这项新法案能否落实的首次考验。

当地时间3月19日,美国纽约民众在曼哈顿联合广场集会,反对歧视亚洲族裔。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我们不是病毒”!全美多地举行反歧视抗议】

这起枪案在全美引发广泛抗议。20日和21日,亚特兰大、纽约、波士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都举行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抗议活动。

21日,数千民众在纽约曼哈顿联合广场集会,各族裔民众涌入公园,谴责种族歧视和仇恨犯罪,齐声疾呼“我们忍无可忍”,高喊“反对亚裔仇恨”口号,表示少数族裔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改善面临歧视的环境。

主办方表示,种族歧视在美国存在已久,但自疫情以来针对亚裔社区的仇恨犯罪和种族歧视暴增,如今社区需要团结在一起,共同站出来反对仇恨。

据了解,当天在场民众有超过半数为首次参与类似游行。

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也前来助阵。“针对一个人的仇恨就是针对所有人的仇恨,”舒默在集会上说。“我敦促我们的司法部全面起诉任何犯有仇恨罪行的人。”

而在华盛顿,白宫北面的麦克菲尔森广场也举行了“保护亚裔/亚太裔小区”集会游行,吸引数百名各族裔人士参与,他们举着“停止歧视亚裔”等标语,要求根除白人至上主义与系统性歧视,呼吁各族裔团结反抗,并从积极举报仇恨犯罪、敦促民选官员等身边小事做起,改变亚裔在美处境。

在佐治亚州议会大楼外,也同样有数百人集会,高举“我们不是病毒”和“停止仇视亚裔”等标语,抗议针对亚裔的仇视犯罪。佐治亚州越南籍州众议员比•阮(译音)说,按摩院枪击案目标是针对亚裔女性,希望亚裔社区能同心协力,为案件死者和所有被白人至上主义伤害的受害者争取公义。


3月21日,千余名纽约市民在曼哈顿联合广场集会示威,抗议针对美国亚裔的种族歧视和仇恨犯罪。图为人们在示威现场举着各式标语。 中新社记者 马德林 摄

【不仅在美国?西方对亚裔仇恨犯罪显著增加】

一个追踪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报告的组织Stop AAPI Hate说,自2020年以来,该组织至少收到了3795起针对亚裔的事件投诉,仅在过去两个月里,就有超过500起投诉。

与此同时,美媒报道称,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也不只是美国的问题,而是呈现全球性增加趋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西方针对东亚和南亚裔的仇恨犯罪显著增加。

在英国,伦敦警察局的仇恨犯罪统计数据显示,与2018年和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针对华人、东亚人和东南亚人的仇恨犯罪上升了300%。伦敦警察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6月至9月期间,发生了200多起针对东亚人的仇恨犯罪事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6%。6月进行的民意调查发现,英国的华裔中,有四分之三的人经遭到带有种族歧视辱骂。

在法国,代表全国40多个亚裔团体的组织“照顾所有人安全”估计,2019年,巴黎平均每两天就发生一起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去年10月总统马克龙宣布新一波防疫封锁措施后,晚间就有亚裔被打到肩膀脱臼。

西班牙政府2019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西班牙生活的亚裔人中,有2.9%是仇恨犯罪的受害者。但是,尽管此类针对西班牙国民的犯罪行为被记录在案,但这些数字并没有按种族细分。政府尚未公布2020年的数据。

在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超过三分之一的华裔曾觉得遭受冷遇或异样眼光,近2成的华裔曾因华裔身份受过肢体威胁或攻击。

《时代周刊》引用澳大利亚前反种族歧视专员、现任悉尼大学社会和政治学教授的蒂姆•索夫马赛的话表示,“历史告诉我们,少数族裔在疫情大流行期间往往不会过得很好。”“少数族裔很容易成为替罪羊。而流行病可能会释放出对某些群体存在的潜在敌意。”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赵鹏宇】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