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二孩时代 带两娃坐地铁公交只能免票一个 合理吗?

“我带着两个孩子坐地铁,却只能免一个孩子的票,我觉得不太合理。”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民林女士在成都市网络理政平台上反映,自己带着6岁的双胞胎孩子在地铁站乘车时,被地铁工作人员告知一名家长只能带1名身高1.3m以下的小孩免费乘地铁,另一名小孩需买票。“现在二孩家庭很多了,地铁的规定还是只有一个孩子能免票,这样的规定是不是有些滞后了?”

/ 二孩家长质疑 /

带两孩乘地铁公交,仅能免一小孩的票?

林女士的处境并不是个例,成都市民王女士也曾遇到过相同的情况。王女士家的大儿子7岁,小女儿5岁,王女士经常带着儿女们坐地铁出行。“有时候是可以直接带着两个娃娃一起进地铁的,但有时候工作人员就会拦到,说只能免票一个娃娃。”对此,王女士认为不太合理,“对1米3以下的儿童免票是一种公共交通福利,为什么只能一个儿童享受这种福利,另一个儿童不能享受呢?”

一名二孩爸爸也有此遭遇。该名先生表示,他在一月份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均在1米左右)在青羊宫地铁站坐地铁,被要求购买两张票,对此,他发出疑问:“国家都放开二胎多少年了,公共交通依然只能免费带一个1.3米以下的儿童,超过则需要补票。”

也有市民支持现行规定。市民郭先生表示,地铁公交是企业化运营,在要求福利的同时也要考虑企业的运行成本。“现行的福利政策已经算挺好的了。况且一名成人携带两名儿童过闸机,闸机打开的时间过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 交通部门 /

“后续将结合条例修订工作,对该条内容进行研究优化”

记者在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的《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上看到,守则有明确规定:“一名成年乘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名身高1.3米以下的儿童乘车,携带超过一名的,应当按照超过人数购买成人全票。”

此前,也有人对此提出疑问。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回复表示:成都地铁运营公司结合《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调整成都地铁线网票制的通知》(成交发 201246号)、《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协调做好成都特级教师(校长)优待工作的函》(成教函 2012 193号)等相关文件要求,1名成年乘客可以免费携带1名身高不足1.3米的儿童乘车,超过1名的,按超过人数购票。

此外,记者看到,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在问政平台也曾回复过“二孩该不该免票”的问题:根据《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一名成年乘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名身高1.3米以下的儿童乘车,携带超过一名的,应当按照超过人数购买成人全票,并表示,“我局后续将结合条例修订工作,对该条内容进行研究优化。”

对于乘坐公交只能免费带一名儿童的情况,成都市公交集团和成都市交通运输局也曾作出回应。

成都市公交集团称:《成都市公共汽车乘车规则》第四条中的第3条规定:身高满1.3米的儿童应购票,每名乘客可免费携带身高不足1.3米的儿童一名,超出的按超出人数购票。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在问政平台表示:“身高不足1.3米儿童乘车政策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地方,我局将结合成都市公交条例的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儿童乘坐公交相关规则。”

/ 部分城市已有改变 /

将一名成年乘客免费带领儿童人数调整为两名

记者梳理发现,已经有部分城市修改了政策。

2019年12月25日,《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印发,提出“一名成年乘客可免费带两名身高不超过1.3米或未达到法定应当入学年龄的儿童(凭有效身份证明)”。广州市交通运输局还作出政策解读,称:“据市民的建议,结合当前国家已经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守则》修订工作中,将一名成年乘客可免费带一名儿童的数量改为两名。”

2020年年底正式实施的《南昌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也作出规定,一位成人可免费带两名儿童。南昌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针对市民提出的,结合国家现行人口生育二胎政策,放宽携带符合要求人数的建议,新版《守则》规定,一位成年乘客可免费带两名身高不足1.3米的儿童乘车。”

此外,长沙、昆明、武汉等城市的现行政策均为一名成年乘客可免费带一名儿童乘车;超过一名的,按实际超过人数购票。

/ 人大代表 /

教育、医疗、出行等方面,二孩应该享受一样的政策

对于市民反映的问题,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校长黄敏洁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建议将“一名乘客可携带一名儿童免费乘车”的规定改为“两名儿童”。

黄敏洁说,“在民生福利方面,成都的公共交通其实一直都做得很好。比如说,随着儿童身高明显的增高趋势,成都儿童免费乘公交身高线就从1.1米升到1.3米 ,这就是一种进步。”

黄敏洁表示,此次引发市民争议的“带二孩出行,只有一名能免票”的事,也有进步和优化的空间。“建议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相关规定,允许一名乘客免费带领两名儿童乘车。现在二孩家庭越来越多,我认为在各个政策、各个层面上,都应该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比如在教育、医疗、出行等方面,两个孩子应该是享受一样的政策、福利和待遇。一个孩子免票,一个孩子需要购票,从现在的社会情况来看,处理得不够妥当。”黄敏洁说,出行关乎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为老百姓、为二孩家庭提供出行便利,是一项切切实实的民生工程。

来源:成都商报记者 彭惊


【责任编辑:欧阳雪】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