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公证处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法治宣传系列活动

中经联播4月20日齐齐哈尔讯(魏伯勤 通讯员 邵英明 马双莉)为深入推进“平安富区”建设,深化对维护国家安全的宣传教育,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公证处紧扣“服务群众办实事”,开展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41.jpg

主题教育“融入行动”,学用结合遵规守纪

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融入行动”,结合正在开展的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教育整顿、公证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把国家安全相关法律作为公证工作人员学法用法重要的内容,纳入党支部、公证人员理论学习培训内容,抓好公证人员学法守法用法和执法能力建设;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公证企业文化建设、党团建设、诚信守法公证、文明单位创建,导入公证规章;利用公证法律宣传,增强国家安全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营造浓厚教育氛围。

4月12日,富拉尔基公证处以主题会议、专题辅导、知识竞答的形式,组织全处人员学习《宪法》《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观看国家安全教育专题片,领悟新思想新观点,推进学法用法常态化,切实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延伸至养成全处安全稳定、促提升优服务、为群众服务办实事的目的,为保障国家安全、构筑人民防线作出公证贡献。

42.jpg

“指尖舌尖”普法,激发爱国爱党热情

线上线下发力,充分运用宣传海报、公益广告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美篇等新媒体,发布国家安全系列法律法规和贴近群众生活的典型案例,解读应对安全风险的防范常识等方式,送国家安全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等,全力营造国家安全教育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公证服务大厅,LED电子屏滚动播放国家安全宣传标语;放置学习读本供咨询和办理公证业务的群众翻阅;工作人员发放《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学习读本》《反奸防谍知识手册》等各类宣传资料273份,现场向群众讲解国家安全法律知识139人次,让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走进千家万户和百姓的心里,强化了人民群众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激发了爱国爱党的热情,为全区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43.png

十承诺优服务,春风暖沐特殊群体

制定《富拉尔基公证处文明服务十项承诺》,加强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突出真心为民办实事;同时,实行执业公示制度、完善便民条件;为前来办事的群众配备纸巾、免洗液、饮用水、老花镜和办理公证须知等相关资料;建立办证绿色通道,优先服务特殊群体,并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免费为群众代写与公证有关的法律文书和解答法律咨询;对行动困难的当事人坚持上门服务;执行公证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建立双休及节假日预约加班制度,咨询电话24小时畅通,只要当事人需要,不论何时都能得到优质高效的公证公益法律服务。4月份以来,公证上门服务群众10次,公证社区网格法律顾问走进北兴街道24社区开展讲座,法律咨询63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5份;公证员来到长青乡永前村田间地头,送法服务到群众手里、农民心里,使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国家安全相关法律常识,推动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社会共识。

网络安全倡议,特别关爱青少年

以“服务青少年 公证在行动”活动为载体,充分依托公证职能,开展青少年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教育,组织“4•15”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有奖答题竞赛,发布《青少年网络安全倡议书》,通过“公证进校园•网上专题”形式,倡议青少年从维护网络安全做起,节约一滴水、爱惜一棵树,不在野外任意放生动物……进而普及政治、生态、文化、科技等安全知识,号召青少年从小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拧紧头脑中的“安全阀”,筑牢国家安全的堤坝。公证服务大厅设青少年维权岗专窗专岗,服务青少年走心、走实、走深,以实际行动扎实开展为青少年服务办实事活动。富拉尔基区公证处还于4月9日,走进富区人社局联合多单位在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春风行动”线下专场招聘会,以及铁西公园广场,现场为青年朋友派发《国家安全教育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黑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宣法治传资料、书籍129份,有效地宣传和普及了未成年人保护、预防青少年违反犯罪等法律知识,并接受青年及群众咨询27人次。


【责任编辑:欧阳雪】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