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爱情也能下单?“虚拟恋人”是情之所托还是变味的游戏

“您想要什么类型的,文字还是语音聊天,聊多久?声音上有没有要求?”进入提供“虚拟恋人”服务的店铺后,客服会引导消费者选择最贴近自己期望的“虚拟恋人”。

针对有特定声音偏好的消费者,店员们会在试音群里,发送自我介绍的语音条以供挑选。“啊啊啊!我被选中了!”4月21日,刚刚入行不到一周的晓明兴奋地说,这是他第一次被试音选中。从消费者到服务者,晓明坦言自己的价值观在发生改变,“陪人聊聊天就把钱赚了,很轻松。”

这是一个售卖声音与陪伴服务的世界,通过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下单,花几十块钱就可以定制虚拟男友/女友,在微信或者QQ上谈一场以小时计费的恋爱。付费方乐在其中,填补社交空虚,收费方毫不费力就能月入千元,看起来似乎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缺乏监管、聊天空间相对私密,变味的“虚拟恋人”行业存在着灰色地带。

恋人从“虚拟”到“奔现”

依依和阳阳的相恋源于“虚拟恋人”服务,如今他们已经恋爱一年多。但是在相处期间,依依不止一次因为男友之前的兼职经历心存芥蒂、闹过矛盾。

“起初只是把依依当作购买服务的客户,见面后才产生了好感。”阳阳坦言,像他们这样实现从“虚拟恋人”到“真切恋爱”的是个例,多数人下单的动机十分简单:无聊、好奇。

依依今年23岁,在哈尔滨一所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读研。2020年疫情期间,待在贵阳老家的依依,每天的生活被漫长的网课充斥,午休时间是难得的快乐时光。5月的一天,她偶然看到了一条有关“虚拟男友”的视频,有些好奇,“我当时在写论文,有些心烦。”

依依在某电商平台挑选了一家销量和评价较高的店铺下单。为了有更好的体验感,依依用首单半价50元购买了等级较高的“虚拟男友”,可以和对方连麦通话半小时。

下单后不久,客服添加了依依的微信,给依依发来了试音视频,视频里有十几个小哥哥的语音条。其中一段干净利落的自我介绍博得了依依的好感。

一通语音电话响起。“你好,我是你点的虚拟男友,请签收。”一段悦耳的男声传入依依的耳朵,依依的心顿了一下,她想像对方应该是一个喜欢运动的阳光男孩。

聊天中,对方轻车熟路地主导话题。在美国留学攻读硕士、1997年出生、经常健身、有自己的创业项目……阳阳的自我介绍颠覆了依依对于“虚拟男友”的认知——不务正业、游手好闲。

很快通话服务结束,依依烦闷的心情得到了疏解。几天之后,她又下了一单。但是接通电话没多久,阳阳因为有事挂断了电话,并承诺“你等我,我明天没事的时候打给你”。

第二天,依依如约接到了阳阳主动打来的电话。这一次,两个人聊了3个多小时,远远超过了依依购买的服务时长。阳阳告诉依依,心里有事可以随时找他,不下单也可以。

但是依依并没有停止下单。2020年5月20日这天,依依花了520元给阳阳包天,帮助他维持等级。还有一次,阳阳在聊天中透露,其他店员得到了很高的打赏,自己有点妒忌,依依又给阳阳打赏了1314元。

“我喜欢他,心甘情愿给他花钱。”依依坦言虽然心有疑虑,但是她觉得阳阳很真诚,还告诉了她自己的个人号码。依依被这样的聊天方式吸引,体验到了恋爱的感觉。在现实生活中,依依沉默寡语,同学聚会聊天,她时常坐在角落里倾听。

然而对于阳阳来说,与依依的第一次通话他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天接很多单,已经麻木了。”

好感是一点点叠加的。阳阳记得当时依依很主动,经常来找他聊天。接触多了,他觉得这个女生很有想法,也是个学霸,与自己志同道合。慢慢地,两个人正式确立关系。

“假恋人”满足自己恋爱需求

年轻人为何热衷于为“虚拟恋人”埋单?百合情感商学院首席情感专家谈檀说,现在有很多年轻人认为恋爱这件事可遇不可求,所以宁愿花钱买一个“假恋人”来满足自己恋爱的需求。

从业者阳阳则认为,是因为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在发生改变,“我们觉得时间成本更为重要,愿意花钱去购买恋爱服务,享受短暂的体验。”

其实网上陪人聊天、陪玩游戏并不是新鲜事。2020年特殊的疫情,让这项服务变得红火起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发现,在某电商平台搜索“虚拟恋人”的关键词,显示“没有找到相关宝贝”。替换成“哄睡”“晚安服务”“恋爱馆”等关键词就会出现店铺。大部分“虚拟恋人”店铺开店时间是2021年3月左右。记者打开部分“虚拟恋人”商品链接,发现月销售量从几十次到几百次不等。

根据客服提供的价目表,服务分为文字加语音条或者连麦通话两种形式,费用则根据陪聊时长、服务项目以及陪聊者等级不同来定。陪聊时长分为半小时、一个小时、包天、包周和包月,等级分为金牌、镇店、男/女神、首席、幸运星,价格从20元到18888元不等。

4月21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下单了60元半小时的“虚拟男友”服务。语音电话一接通,对方便问,“你今天是有什么心事吗?”其间,他分别模仿“小奶狗”和“霸道总裁”的语气假装男友,还时不时说出一些土味情话,比如“我是你的心上人”“我喜欢的女生类型就是你这样的”等。

在聊天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这位名叫晓明的从业者1997年出生,在这个平台仅做了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就接了大概3000元的单,但店铺要抽走一半的钱。

晓明介绍,这个店铺算是规模比较大的,考核十分严格,如果续单量达不到70%,就会被清退。晓明无奈地说:“有时候为了完成考核,我还给客户转钱,让她再给我续一单。”聊天进行到20分钟的时候,晓明主动提出,“乖,你再去续个单,我告诉你更多内幕。”

续单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以想要应聘为由展开话题,晓明说只需要提供网名、自我介绍、照片和语音即可,“照片你随便找一张网图就行。”他又表示这家店铺对业务要求比较高,建议先从小平台做起,“我就是在小平台先做了一个月,然后转过来的。”

依据晓明推荐的平台,记者发现有一些名为“某某树洞”的微信公众号,也有类似的服务。在这些平台上,可以直观地看到诸多信息:照片、语音条、个人标签、价格、等级以及是否在线、能否语音通话等。

除以上平台外,在贴吧、知乎、小红书等年轻人聚集的平台也有大量“虚拟恋人”广告。广告中写到的服务内容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需求,包括闲聊唠嗑、虚拟恋人、解忧树洞、连麦哄睡、监督学习、游戏陪玩等。

“虚拟恋人”不过是玩“理想人设”的游戏

与入行不久的晓明不同,阳阳算是这个行业的元老级人物,他创造了一套算法,用于考核从业者的能力。现在这套算法还在被大多数店铺广泛应用,以此作为划分店员等级的依据。

阳阳出生于1997年,在他读初三的时候,他就通过某直播互动平台,下单了很多次的陪玩服务,再到各种线上社交平台,再到现在常用的贴吧、B站、淘宝店,阳阳见证了这个行业的流变,他也为之花费了数万元。

阳阳介绍,原本这个行业是小众而又隐晦的。他表示,去年“虚拟恋人”在B站上爆火,背后有商业力量的推动,“当时我也参加制作了一些相关视频。”

由于疫情停摆了学业,闲来无事的阳阳从资深用户转变成一名从业者。“我不是为了挣钱,所以接单就比较佛系。”阳阳说,就像朋友一样和客户聊天,真诚相待,“有时候聊高兴了,就多聊一会儿,也不在乎服务时长。”

反倒因为这样的佛系和真诚,阳阳格外受到欢迎,不久便成了店里的王牌,一个月至少能有5000元的收入。

阳阳受到追捧,是因为这个行业的消费主体多为年轻女性,阳阳展示的校园男孩人设正好符合很多人对男友的期待。

记者综合多家店铺的说法了解到,女性消费者大概占比70%,男性为30%左右。据从业者反馈,大多数消费者所痴迷的并不是聊天内容,而是人设。

多名从业者在采访中表明,在聊天开始之前,“虚拟恋人”需要建立人设,包括样貌、身份、性格等,聊天过程中的任务就是不要毁了人设。因此为了快速匹配客户的需求,客服会在下单时直截了当地询问“想要什么类型的男友或女友”。

实际上,“虚拟恋人”真正提供的服务并不是陪聊,而是“双重角色扮演的恋爱游戏”。“虚拟恋人”的消费者和从业者,彼此建构出一个“理想人设”来投入恋爱,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只能是一场变味的情感游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 王姗姗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欧阳雪】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