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广东推动产购销协同发力 促进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

前几年,由于信息不对称,广东徐闻县种植的菠萝“屡丰产屡滞销”。为解决这一难题,当地推动产购销一体发力,通过建立大数据库、拓展产销市场等方式助力菠萝销售,实现了成功“突围”。

以此为突破,去年以来,广东进一步加快数字技术、现代科技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徐闻菠萝火起来了!

一到节假日,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的游客便骤增,优质菠萝收购价超3元/公斤。“人山人海只为‘菠萝的海’”“广东喊全国人民吃菠萝”等网络短视频火爆,累计点击量达数十亿人次。

原先销量平平的徐闻菠萝,为何能够火起来?这要从3年前说起。

小手机,大数据

2018年春,徐闻县菠萝大丰收,但菠萝市场低迷,传统品种“巴厘”的田头收购价跌至0.4元/公斤。

这令徐闻人备感纠结——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量占全国菠萝市场1/3;但信息不对称,“屡丰产屡滞销”,菠萝在旺季时常亏本甩卖,很多烂在地里。“增产不增收,一拖拉机菠萝只能卖几十元,很多农民不愿种。”徐闻菠萝协会会长吴建连深有感触。

“产业痛点就是工作发力点!”在广东省、湛江市支持下,徐闻制定菠萝产业3年行动计划——筹建一个大数据库、拓展产销两个市场、成立购销两个联盟、组织请进来与走出去两地活动、一揽子解决产业堵点,简称“12221”方案。2019年初,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专项工作组,进驻徐闻,排忧解难。

“政府、农户、采购、经销等多方联合,发布采购商指数和采购价格指数,产购销一体发力。”专项工作组组长、广东省农业展览馆副馆长黎小军说,“一亩田”农产品交易平台、唯品会、京东、每日优鲜等电商纷纷加盟,助力徐闻菠萝的销售。

登录“一亩田”小程序,徐闻菠萝产销趋势、采购热度、每日行情、交通信息等一目了然,还包括了全国菠萝主产区采购价、全国主要水果批发市场菠萝销售价。这一招立竿见影!2019年,“巴厘”菠萝收购价企稳1.6—2.2元/公斤,优品达2.6元/公斤。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徐闻菠萝的销售又遇挑战。广东迅速开发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采购直通车、短视频促销、网络会客室、直播带货等一起上。至今年一季度末,徐闻菠萝销量完成全年总产量一半,未成熟菠萝也被订购。

“大数据链接产销,产业有了风向标。卖给谁、找谁买、啥价格,大家心中有数,能掌握市场投放节奏。”“一亩田”联合创始人刘志嘉说,根据对去年菠萝大宗交易量前三名的分析,今年徐闻菠萝高铁专列开通了,重点开拓西北、东北、中部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市场。

小农户,大市场

大数据赋能,返乡创业者陈如约精心培育的“金菠萝”如虎添翼,产量逐年递增,种植面积从1.25亩扩张至900亩,产品还卖到了国外。

4年前,陈如约从广州一家公司辞职,回到徐闻县曲界镇,种植杂交品种“金菠萝”,并组建诺香园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开设数字农业服务站、储藏冷库和加工厂。去年,他出口“金菠萝”100吨,今年计划出口1000吨。“这是今年出口的第一车,10吨‘金菠萝’,9元/公斤。”说完,陈如约转身忙着指挥工人,搬出一筐筐菠萝,冒雨装上冷柜货车。

显然,小农户与大市场无缝对接,重构供应链模式,激活了菠萝市场体系。徐闻有着近百年菠萝种植史,是全国最大菠萝产区,但种植标准化程度与产业化水平一直不高,遇到恶劣天气,菠萝极易变质烂掉。而今,每亩菠萝均有“身份”,专人负责,标准种植、品质可控、生产可溯;有了分拣、仓储、保鲜、冷链和物流等全产业链,徐闻菠萝能出村进城,还能漂洋过海,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早上采摘,中午运走,下午就能进商场和家庭。”在徐闻菠萝出口跨境电商发车仪式上,徐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光力说,品质与品牌相互促进,徐闻菠萝走出了低谷,成了市场抢手货,现在卖1车相当于过去卖10车。

今年春天,徐闻菠萝更是迎来“高光”时刻。上千家采购商入驻徐闻,外地多个批发市场设立“广东菠萝广场”打卡点。徐闻菠萝产业发展渐入佳境,辐射带动约5万农户、14.6万劳动力。全县菠萝种植户2019年增加存款储蓄9.8亿元、2020年增加存款储蓄12.56亿元,预计今年户均增收1.2万元。

小切口,大发展

从“遭冷遇”到“火出圈”,徐闻菠萝产业的发展调整,让成千上万的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

徐闻连香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客厅内,菠萝月饼、菠萝罐头、菠萝干以及菠萝叶子制作的袜子、毛巾等一应俱全。旁边的加工厂里,一组妇女在熟练地削皮、挑眼,制作袋装小果菠萝。“我们的业务涉及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长,附加值高,还解决了100多人就业。”50来岁的吴建连是个热心肠,是合作社理事长,有时还直播带货,人称“菠萝姐”。

“种得好才卖得好!像这种本地‘巴厘’,九分甜、一分酸,越吃越喜欢。”她端出一盘黄澄澄的菠萝片说,农民观念在变,懂得“放心果”才是“致富果”,重视品种研发、精细种植、病虫害防治。她牵头建起曲界菠萝交易市场,收获旺季日均交易量达3500吨,占全县菠萝交易量一半。

徐闻菠萝成功“突围”,极大提振了广东发展数字农业的信心。去年1月,广东颁布“12221”升级版,要求加快数字技术、现代科技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搭建农业产业生产、加工、物流、市场、销售、监管等全链服务平台,帮助各地优势农产品数字化、市场化、现代化、品牌化,构建“线上+线下”“国内+国际”市场新格局。

大数据,大市场,大发展。“以岭南佳果产业为突破,从传统农业转向数字农业,小切口带动大发展,精而美变为大而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说,全省正努力做强广东荔枝、梅州柚子、阳西生蚝、惠来鲍鱼、澄海狮头鹅、英德红茶等“粤字号”名优农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后劲,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陈伟光 刘泰山 洪秋婷)

【责任编辑:欧阳雪】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