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老旧小区改造的幸福密钥 - 黄石港区枫叶山小区改造侧记

中经联播9月26日黄石讯(通讯员江玉博)自2019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以来,黄石港区枫叶山小区紧紧围绕“幸福密钥”,终为小区居民打开了一幅幅美丽且幸福的民生画卷。

据了解,黄石港区枫叶山小区坐落在美丽的枫叶山下,始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房屋19栋,居民950户,共计2100人,主要为华新员工及其家属,是典型的单位型小区。小区内斑驳的灰墙、高大的梧桐树,承载几代华新人的记忆。然而,随着时代变迁,管网道路破损、私搭违建林立、架空线缆密布、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小区居民的痛。为此,2019年,政府在该小区启动了“幸福密钥”改造工程,如今,小区处处是美景,居民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密钥一:寻根“华新红” 驱逐“拦路虎”

图片1.png

改造后的小区环境

和众多老旧小区一样,枫叶山小区存在基础设施差、配套功能不齐全、群众诉求多等难点,这些都成为改造的“拦路虎”。

为此,在成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指挥专班靠前指导的基础上,黄石港区注重发挥百年华新这个大型国企红色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引导群众推选自改委和引进城发物业管理,蹄疾步稳地驱逐“拦路虎”。

改造前,网格员上门宣讲政策,楼栋党员入户征询意见。遇大事,除每月召开例会外,居民还议事协商,并力争做到一事一协商;逢小惑,党员入户了解小区各类人群生活需求,随后想方设法予以解决;有难题,群众发力攻坚,拆违时,社区志愿者协同热心的小区居民,帮助拆违户整理搬迁违建房内物品,协助拆迁工作人员推进拆违工作。

改造方案要修改,社区找来专业帮帮团指导,共为小区改造提供专业指导意见19条,逐步消除了居民和施工方之间的隔阂。改造资金不足时,黄石港区、社区积极走动,促使多方联动投入资金,最终财政投入2400万元、企业出资1350万元、居民众筹180万元,破解了资金难题。

通过改造,原本破旧的小广场和前后废弃的花坛连成一片,成为展示小区居民幸福生活的“华新红”广场。

密钥二:传承“工业灰” 享受“新成果”

图片2.png

“大眼仔”消防栓

改造过程中,按照既要改面子、又要改里子的要求出发,小区改造工作注重边拆、边建、边治的深度融合。

改造前,改造工作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列出外立面修缮、管网改造等10项重点改造事项;改造中,又遵循多数群众要求,在每一项重点改造事项中凸显“工业灰”,以传承黄石工业历史文化名城的印记。

在枫叶山小区居民圈地自建严重,屡禁不止,为此,小区内的公共活动空间被大量违建挤占,按小区居民的话说,就是饭后想下楼活动下都没有地方。通过拆墙拆违,不仅释放了小区空间活力,还打通了小区微循环,更拆出一片新天地。

如今,小区消防栓变成“大眼仔”,水表箱变身为海绵宝宝,小猪佩奇、愤怒的小鸟、京剧脸谱则把家安在了井盖上;具枫叶特色的标识标牌、文化宣传栏,成为了枫叶山小区的“形象代言”。“整容后”的小区,展现出“惊为天人”的新容颜。

除此之外,在小区内还设置了分类垃圾箱站点,垃圾箱旁单独设有洗手盆。小区居民更是自觉地将自家私家车停放在划定的停车位内,一眼望去,车辆如同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士兵。

为维护改造成果,小区设有“爱护花草”“请勿践踏”等提示牌,每个区域绿化都安排有相应的“绿化监督员”。同时,为解决小区“悬空老人”问题,部分楼栋居民还自筹资金加装电梯,老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享受小区改造成果。

密钥三:畅享“健康绿” 精塑“新面貌”

图片3.png

小区里的“健康绿”

枫叶山小区改造始终把畅享“健康绿”作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按照功能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完善、环境面貌提升、文化氛围营造四个全要素提升的改造模式,提升群众幸福新生活质量。

在改造中,枫叶山小区还增设了集中晾晒区、老年活动区、健身休闲区,小区公共空间功能布局更加完善;改造雨污管网2.1公里、迁改强弱电缆线3.8公里、新增停车位120个、增设各类活动场地共4500平方米、增设智慧安全设施75套,小区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小区住宅立面进行综合整治、道路翻新刷黑、增植绿化,新修凉亭,小区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如今,游乐场里木马滑梯是小区孩子们的专享;网球场、篮球场成了小区年轻人绽放活力的秀场;新增的象棋桌成为小区老年人聊天娱乐的好去处;小区广场更成为小区爱跳广场舞居民的欢乐场……由此,小区居民文娱生活愈加丰富,小区文化氛围逐渐浓厚。

黄石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座美好的城市,一定从环境改善起步,向产业兴旺发力,于民生幸福处落脚。枫叶山小区老旧小区“幸福密钥”改造工程仍然在路上,黄石港区将继续应群众需求,在小区新建居民活动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同时开设社区读书室、爱心餐吧、医养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构建“三分钟生活圈”,努力打造绿色、健康、智慧、和谐、幸福的完整型小区。


【责任编辑:欧阳雪】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