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富民惠民安民“零距离”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谱新篇

“截至9月末,88个脱贫县、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全部实现正增长。”

“88个脱贫县、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三区三州贷款增速分别达12.09%、9.05%、8.89%。”

“县域贷款增速达13.15%,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2.74个百分点,达到阶段性任务目标。”

在云岭大地,农业银行交上了一份脱贫攻坚的“答卷”,也谱写出一曲乡村振兴的“新篇”。

近日,记者跟随中国银行业协会声誉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赓续红色金融礼赞百年征程”主题宣传调研活动走访多地,聚焦农行的“三农”工作实效。今年以来,农行云南省分行认真践行服务“三农”使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发展阶段,以服务乡村振兴为总抓手,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把服务三农、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责主业深深嵌入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中,助力全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

创新金融产品变“输血”为“造血”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大山深处,有一个怒族人居住的村落――老姆登村。

在怒族语中,“老姆登”的意思是“让人向往的地方”。老姆登村位于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近年来,老姆登村的名声越来越大,有一家名为“怒苏哩农家乐”的名声也响了起来,络绎不绝的游客使寂静的院落热闹起来。

为了接纳更多游客,提升农家乐的服务品质,“怒苏哩农家乐”的老板郁伍林准备对农家乐进行改造扩建,但资金问题也随之而来。农行怒江分行在深入了解情况后,发放了55万元信用贷款,帮助郁伍林先后两次进行改造扩建,并将“怒苏哩农家乐”正式更名为“怒苏哩150客栈”。

截至目前,“怒苏哩150客栈”共占地400O,有11间客房,26个床位,能容纳100人就餐。通过几年的苦心经营,郁伍林家的生活好了起来,夫妻俩的腰包也渐渐鼓起来了。到目前为止,仅仅通过经营农家乐年毛利润就达到10多万元,净利润达5万元。

据介绍,目前,农行怒江分行已累计支持农家乐96户,发放农家乐(旅馆)贷款2644万元。

变“输血”为“造血”,除了“农家乐贷”,农行怒江分行创新推出了“产业链+农户”、“整村推进+多户联保”、“致富带头人+林、地权抵押”以及“扶贫贴息+农户”等多种精准农户贷款产品,支持村民自主“造血”。

此外,农行怒江分行通过创新生态扶贫等方式,推出绿水青山管护员惠农e贷、维稳固边护边员惠农e贷、草果贷、花农贷等惠农e贷系列产品,采用“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农户”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户贫困户进行放贷。截至2020年末,已成功导入白名单4344户,预授信1.91亿元,投放自动审批类惠农e贷累计9617.91万元,帮助1714户家庭逐步实现脱贫致富。

加强科技赋能创建多模式智慧场景

走进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鸿达超市”颇为引人注目。作为农行的惠农支付点,超市今年添置了一台“智惠怒江”展示大屏,只要来超市的顾客都忍不住“点一点”和“搜一搜”。

今年以来,农行怒江分行重点着手打造建立了“智惠怒江”智能系统,以为民办实事为出发点,围绕文旅产业发展布局的金融服务。

该系统初步探索了金融服务智慧旅游场景的路径和方式,通过“智惠怒江”展示大屏让游客能快速了解周边商圈、住宿、停车、药店、旅游线路、农行优惠活动等信息,以“互联网+旅游+购物”的架构方式构建集旅游、住宿、饮食、文化、消费、娱乐为一体的智惠旅游场景建设,依托“智惠怒江”这个连接游客和商户的重要纽带,创新推出“智惠旅游+商圈”的营销服务模式,通过营销周边商户,不断加大合作商户聚合码、智能POS活跃存量,全面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与此同时,通过提升客户体验,搭建农行产品应用场景,以此来实现商户信息建档快速发展,惠农e商、手机APP与支付结算渠道嵌入数据收集和挖掘使用的推动,切实把农行传统的信贷业务优势转化为数字化金融时代线上线下旅游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助力怒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该行将持续通过“智惠旅游”、“智惠政务”、“智惠民生”等智惠场景建设,根据需要为重点客户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逐步建立特色场景金融生态体系。

农行云南分行表示,将积极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县域金融服务的科技赋能。努力提升农行线上金融服务在乡村地区覆盖率,为下一步智慧化乡村场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发展促“团结”扛好责任助农增收

在云南,各民族人民休戚与共携手相助,共建美好家园;在云南,民族团结之树常青,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凝聚发展的力量。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涛源镇上甘坪村共有42户198人,全部为移民搬迁户,均为傈僳族,村落民族风情浓郁,村民淳朴,热情友好。

上甘坪村水、电、路畅通,生产用水有保障,土地较多且肥沃。目前该村正在大力发展沃柑、软籽石榴等水果产业,种植沃柑39户约550亩。涛源镇党委政府致力做强产业链,将上甘坪打造为集休闲观光、入园采摘、民族风情、后期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果园,走出一条农旅融合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2016年开始农行永胜县支行逐条落实信用发放条件,向永胜县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3笔发放了2亿元贷款,用于永胜县大安油路改扩建及23条建制村与建制村连接公路硬化项目(村村通项目)建设。该项目建设地点涉及12个乡镇,建设里程共计293公里。

截至2021年9月末,农行永胜县支行累计投放乡村道路建设和县域高速公路建设贷款8.7亿元,有效助推永胜县和周边区县经济社会的腾飞和发展。

农行云南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江涛表示,站在新起点上,农行将继续勇立潮头担当作为,引金融活水浇灌“三农”之田,成为乡村振兴的推动者、建设者、实践者。 (记者 罗知之)


【责任编辑:欧阳雪】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