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实体卖场的依赖,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日益凸显。垃圾短信源源不断、骚扰电话接二连三、垃圾邮件铺天盖地、冒名办卡透支欠款、帐户钱款不翼而飞等等,这写尖锐、敏感的字眼都在一步步紧逼着我们的生活每一角落,可以说,身在“全裸时代”下的我们,毫无隐私可言!

用户个人信息遭泄露 “全裸时代”该何处容身?
2016年3月21日,辽宁消费维权网上接到了一条投诉,消费者宋先生在香江家居购买了价值两万元的圣象地板,2016年1月份地板在宋先生家安装完毕。地板刚安装完,宋先生就接到一通自称是圣象地板员工的男子电话,男子表示:“由于宋先生购买了圣象地板,圣象地板的员工有责任对其进行免费的地板清洁与维护。宋先生刚开始还有些怀疑,随后该男子并说出了宋先生家的地址、姓名、联系方式以及家庭面积,这些分毫不差的数据,令宋先生对该男子的真实身份深信不疑。
宋先生和男子约定时间,让他来家中对地板进行清洁,该男子在宋先生家清洁地板时,卖给宋先生价值300元地板清洗液,并向宋先生承诺,在购买后的半年内,每个月都来宋先生家进行免费的地板清洁维护。
然而过了一个月,当初承诺清洁地板的男子并未出现,宋先生便打电话个该男子。此时,该男子却称自己已经不做这份工作了,并告诉宋先生不要再找自己。随后,宋先生又联系了圣象地板的工作人员,圣象地板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并没有推出这种为客户做免费护理的服务,还告诉宋先生,去宋先生家清洁维护的男子是骗子,这种事情已经发生很多次了。宋先生继续询问圣象地板工作人员,是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给所谓的“骗子”?圣象地板的工作人员却拒绝透漏。
目前,关于“圣象地板泄露客户个人信息”话题,涉事双方对事情经过各执一词,事情真相有待揭开。中国消费者正处在一个“透明”时代,当你的订金刚刚交付的刹那,你的个人信息就面临着被贩卖的危险,无尽的骚扰便随之而来。不知何时,你的手机会毫无征兆的响起,你受够了“轰炸”、受够了“骚扰”,可你却无可奈何!
但跳出事件经过来看,双方争执的焦点仍然集中在“泄露个人信息”方面。且不论孰是孰非,一般来说,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被一些营销短信、电话骚扰。但对于刚安装完地板的宋先生来说,打来电话的清洁人员,不但知道自己姓名,还知道家庭地址、面积、户型等,就让人有些怀疑了。尽管部分消费者在购置地板时的确需要具体信息,但这样上门服务贩卖清洗液且用户购买完产品忽然消失的“骚扰”却造成了消费者的困扰。
此次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服务行业的客户信息泄露相当严重,作为都市中生活着的“全裸人”,我们的信息安全到底如何维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是否还有令人放心的信息保护?这样的信息泄露弊端下,消费者到底该何去何从?我们到底还有没有权利保护好自己?
律师说法:可以举报或投诉
消费者可以向商家提出要求,要求他们禁止泄露个人信息。而且这个请求可以在交易之前就提出来,并在合同条款中约定。
生活被严重干扰可报警维权
公民的信息安全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未经本人同意下私自泄露或贩卖个人信息,属侵犯他人隐私权。家居行业在得到业主信息后不断进行电话骚扰,如若干扰到别人正常的生活和精神,产生严重后果,业主可举证追究责任,进行维权。
政策:个人信息保护成法律空白
2009年社科院出版的《法治蓝皮书》中,专门列出了《个人信息保护现状调研报告》。该课题组负责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公民个人信息被滥用的情况日趋严重,除刑法中列举的几个适用单位如金融、电信、教育、医疗等外,还有商店、汽车4S店、物业等,甚至去理发店办会员卡都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有关单位未能尽到妥善保管的义务,导致所掌握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社会上也出现了大量兜售房主信息、车主信息的现象,并形成一个产业。目前,全国人大代表针对我国没有专门性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建议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项目,弥补《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空白。
目前信息安全“黑洞门已经到触目惊心的地步,从某漏洞响应平台上收录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平台已知漏洞就可导致23.6亿条隐私信息泄露,包括个人隐私信息、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商业机密信息等。“这个数据意味着,我们几乎每一个上网的人,自己的信息都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窃取甚至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