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鄂尔多斯 重大环境问题纳入清单管理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能否开好头、起好步对于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至关重要。日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明确了2016年主要环保目标及重点工作。

鄂尔多斯市环保局局长董介中说:“今年,鄂尔多斯市创新管理办法,将重点环保任务和环境隐患及重大环境问题纳入清单管理,明确提出了工作要求,直接确定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今年,鄂尔多斯市将力争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少于306天,优良率不低于84%,棋盘井蒙西地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乌兰木伦断面水质提升达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完成自治区考核任务。


res01_attpic_brief.jpg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创新管理模式,提出任务问题清单管理

为了抓好2016年环保工作落实,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鄂尔多斯市打破过去以签订责任状落实工作的模式,创新提出任务问题清单管理模式。

任务项目化。将环境隐患、重大环境问题整改情况和2016年环保工作任务纳入清单,按照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将全市2016年环保工作分为13大类,按照任务细则,明确任务目标,并实行项目精细化管理,统筹推进项目落实。

责任部门化。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的通知》要求,厘清旗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职责,并明确其“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要求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落实。确定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具体抓,讲实效,确保各项环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类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进度节点化。按照上级考核要求和工作的轻重缓急,明确任务完成时限,细化任务节点,抓好任务进度。按照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调度,全面掌握各项工作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不能按进度完成的工作任务,将在全市范围进行通报批评,并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打好三大战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为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鄂尔多斯将从大气、水、土壤3方面入手,深化污染防治。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鄂尔多斯将积极推动重点行业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工业大气污染治理等10方面、367项具体任务(其中棋盘井蒙西地区环境治理258项),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总量减排目标。

具体任务包括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和工业企业超标排放整治,加强燃煤污染控制,严格工业污染防治,有效控制扬尘和机动车污染,加大秸秆、垃圾禁烧等农村牧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力度,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

加强水污染防治,鄂尔多斯将落实《鄂尔多斯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2020年)》各项重点内容,确保乌兰木伦水质提升达标,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推进水污染物总量减排,建立水污染防治动态项目库。

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抓紧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措施,研究建立管理体制和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好部门分工协作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坚决切断各类污染来源,遏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同时,做好试点示范,有计划地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深化生态环保体制改革,解决突出问题

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个核心,今年,鄂尔多斯市环保局将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生态环保体制改革。

推进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东胜、阿镇、康巴什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市环保局今年将深入推进环保准入审批、监测监察执法、环境信息共享一体化。

在健全环境管理制度方面,鄂尔多斯市将重点建立企业排放许可证制度,完成排污权初始核定,推动排污权有偿使用。进一步完善排污权交易工作机制,提高企业减排和交易积极性,盘活排放指标存量,缓解“十三五”重点项目总量需求的压力。建立健全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提高环境管理科学化水平。

在深化改革的同时,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消除环境隐患。鄂尔多斯市将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厅的要求,首先完成环保违规项目清理整顿任务,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清理进度。

同时,加大环境隐患和问题排查整改力度。采取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环境隐患和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常态化。对新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纳入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坚决杜绝产生新的环境隐患。

为解决乌海及周边地区突出环境隐患问题,鄂尔多斯将严格按照要求,列出重点工程治理清单和时间节点,逐项分解到旗区、部门和企业。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业企业固体废物处理等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和专题调研,提出环境风险防控和综合整治对策建议。

推进园区环境综合整治是今年的重点工作,鄂尔多斯市环保局要求各园区及时整改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完善园区规划环评。加强园区环境监测、监察和应急能力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固废处置、集中供热等环境基础设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加强环境监管,提升监测监管执法能力

今年,鄂尔多斯市环保局将继续落实《环境保护法》,加强环境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落实各项环境法律法规,推动形成环境守法新常态。鄂尔多斯市将继续开展环保法实施年活动,以打击恶意违法排污和造假行为、督促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实现对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监控企业现场抽查督查全覆盖。

同时,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测体系建设,强化监测监控数据在监察执法的应用。落实《环境保护法》及配套办法执行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充分运用查封扣押、按日连续处罚、限产停产、行政拘留、移交移送等手段,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健全共享平台、会商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加大联合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和公开曝光一批典型环境违法犯罪案件,严惩违法企业及相关负责人。

为确保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到位,鄂尔多斯将深入开展环保综合督查。按照市政府要求,各旗区、市直相关部门要做好督查巡视自查准备工作。开展专项督查,确保各项环保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旗区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有效落实,旗区环保部门要在推动当地政府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中发挥关键作用。

进一步完善环境问题台账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台账全过程电子化管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充分运用“三级”联网优势,提高监管执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效率。全面抓好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检查,督促旗区环保部门严格落实网格化监管各项要求,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做到网格全覆盖,实现监管无死角。


【责任编辑:张慈】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