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为学生就业谋新篇

“国家教育部门关于同意建立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函”(教发函〔2016〕75号)中明确,同意在中州大学基础上建立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这是郑州市高等教育乃至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件大事、喜事,既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平台,带来了新机遇,又为省会郑州乃至河南省的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将于2016年5月16日正式挂牌并启用新校名。藉此良机,我们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级政府、各兄弟院校、社会各界以及广大海内外校友致以最真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建立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是省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必然结果,是几代中大人共同奋斗拼搏、锲而不舍的必然结果。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80年的中州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郑州市政府部门举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1980年,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

36年来,在省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尤其从2013年以来,学校以“一·五五工程”为抓手,加强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干事创业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改革整体推进,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学校已成为办学规模宏大、师资力量雄厚、社会声誉良好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本科院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如今,学校用地面积1255.1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48.2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多元,在校学生11880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介质图书140.65万册,中外文期刊1312种,电子图书122万种,电子期刊6532种。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20个中外文数据库。

学校现有教职工943人,专任教师77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2.54%;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9%;“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04%。学校有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国家、省级优秀教师20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教育部门学术技术带头人27人,省、市级教学名师6人,获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9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一大批享誉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在学校长期任教。学校现有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6个学科门类,2016年拟招生的本、专科专业达58个。有国家、省级特色专业(改革试点专业、示范专业等)20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

学校现有校内实习实训场所207个,总面积19.33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别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1个。学校设有各类工程(技术)实训中心22个。其中与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广电银通金融电子有限公司、河南豫美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建的校内工程(技术)实训中心12个。学校建有317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毕业生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学校建有高性能有机功能材料郑州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郑州安全检测中心;拥有应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土木工程评价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14个研究所(中心)。

学校先后与加拿大圣力嘉应用艺术与技术学院、英国奇切斯特学院、韩国拿撒勒大学、日本筑波技术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学校积极开展为企业、为社会服务活动,并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学校先后与郑州友发铁路养路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科技攻关、研发新产品53种,革新生产工艺和技术116项。如,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NZG-31IV型内燃式钢轨钻孔机”在铁路系统多家企业使用;“MSQ-3脱硫催化剂技术”在国内24家化工企业应用;“双偏心半球阀阀芯研磨机理及工艺”“微型自动温度多段测量记录器”“高纯熊果酸提取和抗肿瘤熊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基于改进局部均值分解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等多项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创新型人才问题研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绿色制造技术发展的对策研究》《河南省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等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设在校内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年均为社会培训各类人员1万余人次。学校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高校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动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实现学校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全校的共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深入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深入研究省情,市情和校情,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着眼长远,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科学发展,以服务河南省和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积极服务郑州建设国际商都为引领,以加快郑州都市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契机,以“一二三四”工程为抓手,即围绕“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支撑作用、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战略目标;促进学校由“专科学校向本科院校、综合型院校向应用型院校”两个转型;实现“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创新创业”三个跃升;确保“师资队伍素质显著增强、教学科研水平显著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学校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等四个方面的显著增强。


【责任编辑:张慈】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