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市水务局水土保持总站获悉,今年北京市将联手河北,按照本市标准,共同治理小流域微循环,畅通京冀大水系的“毛细血管”。
延庆区永宁镇西山沟村村书记宋立民不时接到市民游客打来的旅游预约电话。“以前,我们村的路不好走、排水差,一下大雨,村内村外积水很多,道路泥泞。”宋立民说,他们村位于左所屯小流域,隶属永定河水系。村里种有600多亩山杏,是主导产业,但由于水土流失率高,影响了山杏长势,不少村民外出务工补贴家用。
2009年,左所屯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启动,修整梯田6.67公顷,果树下挖存水树盘3.85万个、节水灌溉20公顷、种植经济林6.67公顷。水务部门还帮村里整修了水泥山路、排洪沟。路通了,果树有水喝了,排洪顺畅了,来村里玩的游客也多了。“以前,我家10多亩山杏,常因无法及时采摘烂在地里;如今,这些山杏每年能为我家带来万余元收入。”宋立民说。
据悉,截至去年底,北京市1085条小流域中已建成316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912平方公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建起了由1万多名农民组成的管水员队伍,人均月薪500元。“我们制定了3年计划,携手河北两市五县,按北京的治理标准,实施600平方公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市水土保持总站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北京市将继续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计划在7个山区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27条,涉及26个乡镇、71个村。同时,按照相同的标准,帮助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兴隆县、丰宁县,张家口市赤城县、沽源县治理小流域。京冀共建小流域3年计划完成后,不仅北京市山区百姓可享受到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红利,环京河北山区百姓也将从水系微循环治理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