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闻
《乌托邦》五百周年:西方的乌托邦想象今何在?
琼斯之前就是一位乌托邦研究者,曾出版《乌托邦梦》(Utopian Dreams)一书,为他在英国和意大利考察乌托邦社区的结果,追问乌托邦的意义。
“大院”文化与红卫兵运动起源
不了解北京干部子弟的成长环境和精神文化,即在建国后出现的大院文化,就不可能理清初期红卫兵的思想脉络,这应当是研究红卫兵运动的一个关键点
探访中国舞蹈“活化石”中原傩舞
拥有数千年历史,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的傩舞10日在河南芒砀山古庙会上演。再现了中国古代中原地区民众祈福纳吉的古老表演形式。
从“猴赛雷”说开去:专家如何看汉语使用不规矩?
“猴赛雷”三个字,在2016年中国传统的猴年春节到来之前,并没有太多人知道它的意思。这个起源于广东方言的词语,以其“好厉害”之意,成为人们拜年时的流行语
“九一八”档案中的张学良:《少帅》不该一笔带过
事变之初,除张学良外,南京方面同样并未料到日本关东军之后的举动。事实上,关东军的“暴走”甚至也出乎苏联等国际方面的预料。

宋代的春运:可打“马的”回家 乘客车很时髦
距今千年的宋代人又是如何回家过年的呢?如果你有幸穿越来到大宋的首都东京(开封),也称汴京,在街上看到飞驰而过的骑马人,带着大包袱小行李,你别以为都是公干的官人官差,好多是回家过年的游子打的“马的”;还有从你身边呼啸而过的各类厢式客车,也是很时髦的春运工具。
大多数国人对许多传统习俗糊里糊涂
《礼记》上如是说:“婚礼不贺,人之序也。”传统而言,婚礼就不该庆贺的。倒是需要“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但那是请他们来做见证而已,并非庆贺或随份子——古代没有民政局啊

唐朝人如何过新年:群臣元日朝会 百姓互道“万岁”
元旦新年之后,唐人的假期接踵而至的还有正月初七的人日、正月十五的上元节,更不用说依常例,官员及其下属每十天便有一日休息的旬假了。


均龄88岁老人告诉你“年味”究竟是什么
我们采访了来自上海第一社会福利院,平均年龄达88岁的高龄老人。他们通过口述回忆,将自己在不同年代中过年的经历与感悟,变成了下面的故事。
三国鲜有“高富帅”:曹操1米6 刘备家贫如洗
倘若把如今女子的眼光移步到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竟然鲜有男人能通过“考核”。即使三国时代的缔造者曹操孙权刘备,恐怕也是不能达标的
毛猴第5代传人披露10年创业史 辞职回归非遗制作
辞职“变身”手艺人的第10个年头,肖静越来越体会到非遗文化发扬光大的不易。正因如此,无论是在春节期间的庙会,还是在平日的课堂,他都会身体力行,向公众普及传统艺术
缅怀阎肃:为人和作品一样让人敬佩
今天凌晨三点,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去世。青年歌唱家王丽达得知噩耗十分悲痛,缅怀阎老“两袖清风忠魂舞,一片丹心向阳开。”

压岁钱里的“财商教育”
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好压岁钱的使用方案,让孩子借此认识财富、管理财富,乃至创造财富,对经济和金融知识也有更多了解,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大有裨益。
饭桌上为何屡屡陷入不醉不归的困局?
新春佳节,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朋友小聚,都少不了以酒助兴。酗酒伤身的道理人人都懂,但为何我们在酒桌上却屡屡陷入不醉不归的困局?

互联网红包 商业噱头还是新年俗
淅沥沥、哗啦啦,天上下起了红包雨。一台春晚,亿万观众都在”咻一咻”。支付宝数据显示,除夕当晚,“咻一咻”总数达3245亿次,最高频次达到210亿次/分钟。最终,有79万用户平分了2.15亿元现金红包,人均金额271.66元
央视猴年春晚回顾 人民日报:传递中国正能量
猴年央视春晚刚刚落幕,不知作为观众的你作何评说?本届春晚总导演吕逸涛有自己的评断:一百分:“我觉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对于观众对春晚的反馈,他也有着好心态
你期待的2016央视春晚节目单终于发布了!
共33个节目,除了“东西南北中”共唱一首歌的分会场设置,节目现场将再现9.3大阅兵的心潮澎湃,也将把和谐秀丽的“六尺巷”搬上舞台,既有美籍华人温婉柔美的《茉莉花》

王家新:笔底有“道”书古今
一个源自书法并超越书法的灵魂感知,“向经典致敬”——王家新临摹历代经典书法展览,于2015年12月10日在国家图书馆展出已一月余,观者仍是络绎不绝,好评如潮,致使展期不得不推延至春节后。
观“光前学村,历史画卷”有感
李光前先生是中国福建南安市梅山镇芙蓉人,是卓有远见,乐育英才的教育家、慈善家,是深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祖国人民敬重的一代侨领,是全球华侨华人爱国兴学的光辉楷模。
书画院士许艺作品受众多爱好者和收藏机构青睐
许继宜,笔名:许艺,号艺林斋主。六九年生,福建漳州人,美术科班出身。是中国佛教书画院院士,漳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台湾)无极门学会学术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