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国民时刻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广西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充分满足了人民对于肉、蛋、奶的需求,养殖业一方面保证城乡群众的生活品供应和多样性,丰富“菜篮子”,改善营养结构,另一方面也是农民创收增收和就业的重要途径。
【中经联播广西玉林讯】近期,记者在玉林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广西三黄鸡、地方良种霞烟鸡为主的肉鸡产业在玉林目前已形成了目前已形成了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服务专业化、产品商品化的良好格局。其中,玉林的兴业县肉鸡年出栏量占广西七分之一,素有“三黄鸡之乡”的美称。

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当采访车驰进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广西兴业和丰禽业有限公司饲料厂时,记者看到整个厂区很大,但真正的干活的人并不多,产品线装、打包、装卸用的都是半自动化设备。

整个饲料厂控制中心使用的是年产十二万吨高档畜禽颗粒饲料生产线自动化控制设备,通过颗粒饲料生产线控制软件对工艺流程的控制要求,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在这里,饲料厂作为和丰禽业子公司,平均每天生产150吨的饲料直接供和丰公司自己的养鸡场,并不对外销售。

记者走进和丰企业的孵化车间,空无一人,近1000平方的车间井然有序的摆放着一排排外观看上去像极了大的冷藏柜。后来得知,这可不是冷藏柜,也不是用来冷藏物体的,这里面装的可都是即将出世的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啊。
据公司陪同人员介绍,孵化箱体采用全铝型材结构,高密度夹心彩钢板,保温性能极佳的板材制作而成,外形美观大方、加湿盘采用玻璃钢结构加湿盘永不生锈,孵化出雏一体机,可分批孵化出雏,进口温、湿度传感器,精确可靠,循环通风,全自动控温、控湿、换气,报警。该箱体全部电脑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性能好,出雏率高。
听了介绍,记者不禁感叹,鸡宝宝生活在这样“妈妈”的怀抱里健康成长真是太幸福啦。

下午,记者一走进梁有国的办公室,“诚信赢天下”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记者在办公室采访了他,据他介绍, 在2004年禽流感疫情的影响下.全国内鸡价格一路下滑.许多养鸡场陷入亏损。但是,当时任兴业县和丰禽业协会副会长的梁有国动员大家减量养殖应对市场消费严重下滑的趋势,同时提高鸡饲料品质,加强免疫,平稳度过那段艰苦的时日。

经过这次“灾难”之后的梁有国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在养鸡业有所发展,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养殖。配备了鸡饲料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出的饲料纯天然、纯植物配方,保证了小鸡成长过程中的全部营养均衡。鸡场采用进口的养殖设备,自动上料、上水,自动控温,自动通风,自动消毒。鸡舍内实行空气高温消毒,自动调节空气干湿度。这种全封闭的饲养模式杜绝了疾病侵袭,降低了药物成本支出。同时鸡舍采用了室内户外相结合的方式,小鸡吃饱喝足还可以户外活动,呼吸呼吸大自然给予的负氧离子,顺便觅点虫草等荤素搭配。怪不得看上去,和丰禽业的鸡儿们长的都很健壮,颜值也很高呢。

据了解,“三黄鸡”是玉林兴业县要打造的一个特色农产品品牌。“三黄鸡”的名字由朱元璋钦赐。“三黄”指羽毛黄、爪黄、喙黄。三黄鸡的选育时间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鸡肉营养价值高,两广“无鸡不成宴”的民俗,让玉林养鸡产业得以蓬勃发展。
在和丰禽业鸡舍的不远处,有一个约五六百亩山庄,有山有水有房屋就是没有人居住,只有远处“滋滋”的电焊声在告诉大家那边在施工,只见工人们忙着焊接钢架,搭建起一座座绿色的大棚,问后才知道,这是梁有国为源源不断孵出的千万鸡仔们建设的新家。小鸡们在这样一个被大山环抱,大树荫护下的新家生活,是何等的幸福啊。

经陪同的和丰禽业工作人员提醒,有一个酷似鸡形的山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真是养鸡圣地啊,原来老梁承包这个山庄用来养鸡是有渊源的啊。

回到和丰禽业接待室的茶桌上,遇到了梁有国的公子梁志东,玉林市第五届委员会年轻的委员,兴业县十佳民营企业家。他将继承父辈优良传统,铭记食品安全,协助父亲做强三黄鸡养殖业。
说到关于和丰禽业的发展,梁志东告诉记者,“未来,企业想发展壮大,除了扩大经营规模,做好产品配套,提高市场竞争力外,还要联合兴业县所有养鸡企业及个人,配合国家扶贫攻坚,做好产业扶贫,在养殖、肉食品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终端等形成一个产业链条,引领这个行业,共同把兴业三黄鸡品牌做大做强。”。话语铿锵有力,不愧是新一代农业人。坐在一旁的梁有国看着儿子很是欣慰。他决定下一步把儿子扶上马送一程,任他驰骋疆场运筹帷幄,带领乡亲们致富。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父子携手,共同谱写兴业“三黄鸡”养殖业的新篇章。(孙乙炜)

(和丰禽业梁有国、梁志东父子与大农公司谭荣生、本文记者在和丰禽业办公楼前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