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武汉讯 王京】他出身鄂东南山区农家,少时家境贫寒。他吃苦耐劳,立志要改变家庭现状。从农村来到城市,他自强不息,白手起家,经过数十年的打拼,从一名涉世未深的小伙化茧为蝶。他就是湖北中夏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卫鸿。

初见卫鸿,给人最深的印象不仅仅是儒雅、博学,还有执着、坚定和睿智。卫鸿,男,1967年出生,湖北大冶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湖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技术大专学历。14岁时他拜师学艺、师从木工,从最底层干起。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在建筑公司历任组长、班长、施工员、技术员、总工、技术负责人、项目主管、项目经理、距今在建筑行业已有30余年根基,现任湖北中夏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其企业主要从事古建筑文物修缮、园林绿化、景观、仿古建筑设计和施工。
不畏艰难险阻、严寒酷暑,数十年如一日起早贪黑,为自己热爱的事业,为了美好的明天不懈努力,奋力拼搏。回忆起少年时,卫鸿说:“记得在鄂南山区一些村庄做木工活时,看到一些古民居、古祠堂、寺庙等各式风格的古建筑,精美绝伦,那时候就对古代建筑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和喜爱,当时就有了以后从事园林古建筑事业的想法。”由于当时的卫鸿个头矮小,每天背着斧头、锯等木匠工具跟着师傅到处拼命干活,砍树、锯木、刨料,每天日落日出做十几个小时,一天下来双手满是血泡,早已筋疲力尽,这样一干就是几年,也就是这样的生活磨练,锻炼了他坚忍不拔的毅力、永不放弃的追求。那个时候,卫鸿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盖栋古色古香的建筑!”
十年坎坷追梦路 历经艰辛终不悔
18岁的卫鸿开始创业,从挖矿、卖菜到开店、开餐馆、从做木材生意到办木制品加工厂,这些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
说起创办企业的缘由,他说这是“源于热爱,源于决心,源于梦想”。在他看来,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要有唐僧取经一样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不断前进,做一个征服困难、懂感恩、珍惜的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从事建筑行业二十余载,一路走来,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辛酸,虽历经艰辛、坎坷,但卫鸿的脚步依然不停歇,追求依然执着,梦想依然在接近着。不管潮起潮落,他都将自己立于潮头,认准目标,坚持不懈。“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是我的人生准则,我相信只要把人做好了,事情自然而然就做好了。”卫鸿说道。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一定是付出了很多努力,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卫鸿在回顾他的创业过程时,从开始的步履维艰到现在的阔步前行,经过长期的探索、打磨和提升,企业发展的道路、理念、目标和方向都十分明晰,团队建设也很稳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在奋进中不断得到提升。从管理到服务,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模式。兢兢业业,用实践行动践行其远大的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文化引领发展,管理凝聚真情。卫鸿希望企业能有更美好的明天,他认为“暴利的时代已经结束,必须整合资源,加强团队协作,才会有更大发展空间。需要大家报团取暖、资源共享。”卫鸿继续说:“我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寒冬总会过去,春日终将到来;黑暗过后必是黎明,阳光总在风雨后。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韬光养晦、潜移默化、积蓄力量、耐心沉淀,等待机遇。”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古人云:“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卫鸿认为他有今天的成功没有什么捷径,只要自己认准了目标,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会战胜和克服所有的困难。并且他十分坚信勤劳可以致富,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卫鸿说:“就目前来说,感觉自身还欠缺很多,还需要向更多优秀的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做到精益求精,给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作品和服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发展地更快、更好。”做一行爱一行。卫鸿觉得,“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希望能在古建筑行业干出一番成绩,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父母和家人,无愧于身后那么多支持、鼓励我的朋友。未来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都会在这条路上意志坚定地走下去!”
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是卫鸿的家人和朋友所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卫鸿说:“我最幸福的事就是有一个善解人意、温柔贤惠的妻子和两个懂事可爱的孩子。女儿女婿也成为公司的一员,并且逐渐承担起重任,想到事业后继有人,内心也很欣慰,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在卫鸿看来,不管工程盈亏,妻子都十分理解、支持他,永远都是他的坚强后盾。他认为,只有经历了生活的磨练、岁月的沉淀、时间的考验,才能有朝一日厚积薄发,脱颖而出。“只要认准目标,坚持不懈,相信岁月会让我们成为最好的自己。磨练换来成长,辛勤带来收获。在磨练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常惜相识之缘,常记朋友之情。”卫鸿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