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2月17日哈尔滨讯】五年沧海一粟,东北振兴群雄逐鹿,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先行先试、敢闯敢试。作为“五区叠加”的改革创新实验田,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在昔日荒滩上带土移植“深圳模式”,落户“秒批”、办事不求人,天天上演“深圳速度”。平均每4天产生1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年上马60个大项目,世界级巨头企业正威、保利、万科、浪潮、融创、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纷纷抢滩、布局新区。在中国东北,一群人一件事一起拼,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深哈合作新华章,一举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书写了新时代东北振兴增长极高质量发展精彩答卷。

中国北药智慧产业园开工奠基仪式
2015年12月16日成立哈尔滨新区,规划面积493平方公里,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创新高地,是中国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2019年8月26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获国家正式批复设立,其中哈尔滨片区79.86平方公里全部位于哈尔滨新区,为新区发展注入新动能、再插腾飞翅膀。
“放大招”重塑营商环境新标杆曾有一段时间坊间盛传“投资不过山海关”。

建设中的深哈产业园
哈尔滨新区把优化营商环境当作发展硬道理,在营商环境上“放大招”,打破这一魔咒,投资争过山海关,投资首投哈尔滨新区已成为常态化。今年5月,哈尔滨新区管委会印发了《哈尔滨新区暨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营商环境攻坚提质2020行动方案》。坚持先行先试,着力打造效能提升、服务提质、诚信建设、机制完善“四大工程”。在深化放管服方面下足功夫。首先,全面实施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真正做到“一枚印章管审批”,审批集中度、审批效率始终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率先试行“以照为主、承诺代证”,四类小型公共场所实现“拿照即经营、承诺即准入”。率先建设了企业登记4.0版智能审批(秒批)系统,大幅度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办事不求人”和“最多跑一次”迭代升级。其次,全面升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力推行“网上办、一次办和我代办”。同时,全国首创“一支队伍全能执法”“一个战区综合执法”“一套标准严格执法”模式,真正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队伍之外无执法”。哈尔滨新区政府还先后出台了“黄金30条”“温情21条”和“新驱25条”等一系列靶向精准、极具含金量和冲击力的惠企、惠民措施,充分释放了新区的发展红利与政策红利。今年5月,据罗宾咸永道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哈尔滨新区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的排名,已由批复之初的第80名上升至第52名。

“秒批”项目 见证“新区速度”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哈尔滨新区党工委书记代守仑说:“5年来,新区的跨越式成长之路凝聚起一个发展共识,那就是坚定不移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创新探索,先行先试挺立潮头。”“新区速度”让投资者竖起大拇指:“哈尔滨新区‘飞一般’的办事效率令人惊叹!”2月6日,东日股份在温州通过哈尔滨新区的企业登记智能审批(“秒批”)系统,提交了项目公司设立申请。几秒钟后,就收到审批通过短信。浙江东日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项目总经理林剑笔说:“网上审批时,接待我们的新区工作人员光手机截图就发了好几百张,令人佩服。”更让林剑笔感动的是,为保证项目的高效落地,新区还免费为他们提供了一层楼的办公室,遇到发展难题,他只需打一个电话。
深耕深哈合作 打造样板
深哈合作是国家确定的发展战略。深哈产业园是两市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的标志性产业园,也是哈尔滨新区开启产城融合新模式的全新探索,更是其重点打造的新形象标杆区、新未来示范区。对标浦东、复制深圳,这是新区人心里的“一团火”。作为深哈合作的首个“飞地”项目,从2019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深哈产业园的建设始终比肩“深圳速度”。7天成立合资公司,园区首个启动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36天、综合展览中心主体结构封顶仅用63天。不到一年时间,科创总部项目一期I标段全部主体结构封顶,综合展览中心正式对外开馆等。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滨侨说,企业到了深哈产业园就如同到了深圳特区一样,这里就是深圳企业面向北方投资的大本营,是驶向西欧、俄罗斯和东北亚市场的桥头堡。

哈尔滨新区: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
大项目建设“下饺子” 总部迁新区成风向标“五区叠加”下的利好政策迭出,为哈尔滨新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劲引擎。明年1月25日,一个长约1公里、跨度60余米、高13米,世界单体最大的生产车间将呈现在人们面前。作为新区引进的首个世界500强制造类产业企业,正威集团投资150亿元,不仅在新区建设新一代材料技术产业园,还把东北亚总部项目也落地新区。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说,正威落地后,陆续将行业的供应链、客户链、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一并带过来,在新区形成产业集群。俄运通是国内对俄物流的龙头企业。今年2月,俄运通做出一个深谋远虑的决定:把公司总部搬到哈尔滨新区。哈尔滨俄运通科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爽说:“下一步将通过自主研发平台,积极构建‘互联网+智慧物贸’的服务矩阵,以数据化引领跨境物流商贸发展,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与新区合作,三年后做成百亿平台。”看中新区的世界500强企业不只正威。紧随其后,中国保利集团来了,掷超百亿元建设保利文化艺术中心;中国平安集团携华夏幸福也来了,投200亿元建设深哈金融科技城……新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宜居环境“硬核” 梦开始的地方最令新区人另一引以为傲的则是,宜居环境,幸福感不断增强。他们拥有百里生态长廊,万顷松江湿地,大自然赋予他们一个“天然大空调”。据悉,在新区共有2处湿地公园,面积约466.9公顷,还包括12处公园,风光秀美。近几年,哈尔滨市加速推进地铁工程建设,新区交通体系发达。目前,已有滨北公铁两用桥、四方台大桥、松花江公路大桥、松浦大桥、绕城高速东线跨江桥、阳明滩大桥等6条跨江通道。贯穿江南江北公交线路已达59条,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同时,新区居民翘首以盼的地铁2号线已实现“电通”,预计明年将正式投用。

哈尔滨大剧院
打造龙江版“新浦东” 风物长宜放眼量五年来,哈尔滨新区,着力谋划了深圳(哈尔滨)产业园、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中国北药智慧产业园、数字冰雪产业生态建设示范区、国际经贸科技城、中俄产业园、深哈金融科技城七大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哈尔滨新区已入驻世界500强企业50多家,上市企业67家。形成了装备制造、食品、医药3个优势产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金融、科技服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的格局。复制深圳,新区成效显著;对标浦东,新区提出打造龙江版“新浦东”。而这一愿景目标,让投资者格外心动。投资420亿元的绿地国博城项目,规划未来将建成两座318米双子塔,刷新城市天际线,崛起冰城版“曼哈顿”。同时,复制上海自贸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绿地国博城项目引入了全球商品自由贸易港这一“硬核”IP,搭建起与世界对接的先进产业、技术、产品和贸易平台,强势打造东北都市圈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的核心引领示范区。
第二个百年蓄势崛起的未来之城“目前,哈尔滨新区正处在政策叠加、多轮驱动的历史机遇期,面临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升温,俄罗斯支持远东地区超前发展,加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等项目合作的新机遇。”哈尔滨新区管委会主任王铁立说:“刚满五周岁的哈尔滨新区正值青春年少,后劲十足、潜能无限,有基础、有条件,更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合作战略中,抢占合作先机,率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哈尔滨在第二个百年蓄势崛起的未来之城。”“哈尔滨新区对俄合作区域已由毗邻的远东地区延伸到俄罗斯中部和欧洲部分,对俄合作领域由初级商品贸易延伸到科技合作、物流运输、农产品深加工、先进制造等。”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专职副主任任海龙说:“下一步,哈尔滨新区将重点打通对俄合作的产业链、物流链、金融链和科创链,把中俄全面合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号角吹响新征程 擘画新时代蓝图筚路蓝缕硕果盈枝,继往开来玉汝于成。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五年时光,哈尔滨新区已是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新区的产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累计引进产业项目337个,协议引资额4270亿元,其中超百亿元项目10个,形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孵化经济群,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千帆竞发龙江版的“新浦东”正在快速崛起,一千亿级项目集群正在哈尔滨新区生成,砥砺奋进的哈尔滨新区正在铺开“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恢宏的建设画卷。 (哈尔滨市松北区市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