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2月29日哈尔滨讯】12月29日上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食安龙江百日行动”主题新闻发布会,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劲松;省教育厅副厅长冯伟泉;省公安厅副厅长郑太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白雪华;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与学校卫生所所长高飞在发布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

聚焦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全面排查各类市场主体
黑龙江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劲松介绍,今年的“食安龙江百日行动”已经启动,我省聚焦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全面排查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超、生鲜电商、餐饮企业等市场主体。聚焦热点难点,对食品生产企业、农贸市场、餐饮服务经营者、网络第三方平台、学校(幼儿园)食堂及校园周边餐饮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重点领域,节日热销的肉制品、乳制品、生鲜蔬菜、冷冻食品及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等重点食品,旅游景区交通沿线服务区、休息站、景区及周边食品销售、餐饮服务等重点场所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办案力度,持续保持严惩重处的高压态势。
把风险隐患排查作为常态化工作,围绕节日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问题较多的重点领域、安全隐患较多的重点业态,以及既往抽检不合格的企业和产品,狠抓问题发现率提升,加大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力度,及时公布抽检信息。建立健全科学有效、运行良好的应急体系。
“两节”前开展风险排查 避免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餐饮安全是一件大事,涉及青少年身心健康,涉及到千家万户。省教育厅将坚持校园疫情防控与食品安全工作统筹推进,各级各类学校“两节”前对食堂和餐厅开展一次风险排查,重点对食品原料采购、食品加工、餐具消毒、饮用水、环境卫生等内容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隐患立即整改,避免发生校园食品安全事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向学生传授食品安全常识,引导低年级的学生讲究饮食卫生,生吃瓜果要洗净,养成餐前洗手的良好习惯;教会高年级学生注意观察食品的保质期,不吃过期或腐烂变质的食物,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教育、卫健、市场和公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开展校园食品安全督导检查,指导到位、监督到位、管理到位,发现问题立即纠正,主动研判校园食品安全形势,大力开展校园周边餐饮环境治理,确保校园教育教学秩序正常,为学生提供安全的餐饮保障。
谨慎购买进口冷冻食品 不要随意网购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与学校卫生所所长高飞针对我国多地在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情况,建议大家谨慎购买进口冷冻食品,不要随意网购;购买时关注海关食品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毒;选购时要正确佩戴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冷冻冰鲜食品;购物后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洗手前不用手碰触口、鼻、眼等部位;倡导使用公筷公勺。
此外,预防食物中毒还要牢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公安机关提醒:购买到疑似假冒伪劣食品应及时举报
2021年元旦、春节将至,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将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影响“两节”安全的食品违法犯罪活动进行集中摸排、打击,坚持对食品违法犯罪“零容忍”,牢牢把握“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的打击目标和“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的侦办要求,以攻坚大要案件为重点,全面加强案件侦办,切实维护百姓餐桌和舌尖上的安全,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安机关提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一旦购买到疑似假冒伪劣食品应及时向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反映情况;也可以直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向公安机关举报:一是直接拨打当地110报警电话举报线索;二是通过“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进行举报。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杜绝不符合安全标准农产品流入市场
据介绍,省农业农村厅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两节”期间“舌尖上的安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重点选择省内30个市县,针对绿叶菜类蔬菜、禽肉、禽蛋、牛肉、猪肉等产品,计划抽检555批次,着力解决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潜在风险隐患,杜绝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流入市场。自12月中旬至2月中旬,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行动。加大对私屠滥宰易发多发区域的排查力度,严惩注水、注药和注入其他物质行为,督促定点屠宰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瘦肉精”和非洲猪瘟自检,规范代宰行为。
同时,针对农产品种植养殖过程中违法使用禁用药物、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问题,集中组织力量,加大生产基地日常巡检力度,对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开展随机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查处、绝不姑息。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指导生产主体落实质量控制要求,在自控自检基础上规范开具合格证,杜绝随意开证行为。(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