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直击业绩会,速读房企“半年鉴”

“三道红线”压力下,上半年开启的“集中供地”又给了房企新的考验,如何在稳步增长与控负债、降杠杆之间寻求平衡,成为了各家房企面临的重要课题。

“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发展?官产学研建言献策

中新网太原9月4日电(高雨晴)“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发展?4日,在山西太原举行的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分论坛”上,来自全国能源领域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源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

融资全面收紧 房企降杠杆提速

目前,距离去年8月人民银行、住建部出台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已逾一年。一年间,多家房企积极降低负债规模,扩张速度明显下降。

别让中介平台成为租房“烦恼源”

“一个城市,青年人有希望,城市才有未来;对于国家来讲,青年人有了希望,国家才有未来。所以,解决青年人、新市民住房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契税法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什么

9月1日,与广大百姓和企业息息相关的契税法开始施行。这部法律从征求意见到审议通过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特别是由于涉及购房优惠政策,屡屡成为焦点话题。

住建部: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努力实现全民住有所居

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努力实现全民住有所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31日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42家房企上半年净利润增逾两成

截至8月25日晚19时,A股42家房企披露了2021年半年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759.78亿元,同比增长32.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5.86亿元,同比增长20.13%。

房贷审批从严并非“无额度”

近期有市场传言称,北京地区多家银行均出现了个人按揭贷款“没额度”的情况,下半年房贷大幅“收紧”。但经济日报记者走访多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多家银行支行、采访多家银行总行相关负责人后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市场也无需恐慌。

租赁住房建设要关注青年的“软需求”

近年来,各地发力建设租赁住房,加快完善租赁住房保障体系,为新市民、年轻人提供保障。年轻人身处人生中的奋斗阶段,如果对房子抱有过多的“执念”,很多选择就会被束缚住。

房地产中介会退出市场吗

官方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个人自主挂牌功能上线,意味着二手房自主交易有了新渠道,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加大二手房市场监管力度的信号。

房贷利率为什么会持续上涨

LPR公布之后,各地金融机构最新房贷利率也会随之更新。最新信息显示,重庆、苏州等地首套房贷利率已有个别银行突破了“6%”的“天花板”,热门地区二套房房贷利率破“6%”成为常态的趋势也已显现。

“花式调控”凸显政策精细化

政策“花样”不断,恰恰说明楼市调控越来越精细化。在因城施策的背景下,各地有的放矢,实行差异化调控政策,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把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落到实处

保障性租赁住房坚持小户型、低租金,有利于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早日实现新市民和青年人对于安居乐业的美好期盼

房地产金融迎强监管中小银行成重点

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下半年工作会,多次重申对房地产金融保持监管高压,地方银保监局也加大排查力度,进一步围堵资金漏洞,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趋势。

房价涨势全面放缓 楼市调控初步显效

国家统计局8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涨幅总体回落。这表明,上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效果正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