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专家:科技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需防范好风险

金融科技的出现虽使普惠金融、小微金融成为可能,但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也对金融稳定带来挑战,监管趋于严格。另外,金融企业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在客户信息保护、信息系统风险、金融风险防范、广告合规等方面亦需要把握好。

市场监管总局对五家社区团购企业作出行政处罚

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价格监测线索,先后对橙心优选(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橙心优选)、上海禹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多多买菜)、深圳美团优选科技有限公司(美团优选)、北京十荟科技有限公司(十荟团)、武汉七种美味科技有限公司(食享会)等五家社区团购企业涉嫌不正当价格行为立案调查。

房贷新规后 个别城市现“购房焦虑”

受到2020年末出台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影响,广州、深圳等城市的个人房贷从2021年开始额度明显紧张,同时放贷期限延长、利率上涨,购房者、特别是首套房购买者焦虑情绪加重,个别城市二手房市场甚至出现了“刚需歧视”现象。

全球汽车“芯片荒”,中国目前还不能实现国产替代

大众汽车集团表示,其位于沃尔夫斯堡的全球最大工厂目前有9.3万辆高尔夫车型订单正面临芯片持续短缺的挑战。自2020年底汽车用芯片短缺危机出现后,已有大众、福特、通用、奔驰、日产、本田、保时捷等车企纷纷表示面临芯片荒,其中部分企业因芯片供应紧张已经宣布短期减产计划。

疫情难阻创新步伐 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球第一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但国际专利申请量仍继续增长,并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疫情未能阻挡全球创新步伐。其中,中国申请量同比增长16.1%,继续保持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国家的好成绩。

郭树清:很多人买房投资投机是很危险的

3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房地产的问题应该说现在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但是去年投向房地产的贷款增速第一次降到了平均贷款增速之下,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调控频出 2月楼市成交量明显下滑

3月1日,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月,各地房地产调控发力,单月房地产调控次数高达45次。2021年以来,年内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累计高达87次。

楼市调控不松懈 金融和信贷调控成本轮重点

伴随市场的变化,一段时间以来,杭州、北京、深圳、江苏、江西、上海等地均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举措包括防止假离婚取得购房资格、打击违规冻资、围堵经营贷、上调房贷利率等,主要是打击与抑制市场上投机炒作行为。

楼市调控不松懈 全年将以稳为主

多地出台了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从打击投机炒房,到金融和信贷政策,再到土地出让规则的变化,调控不断提高针对性,不断细化,预计将对平抑个别城市楼市过热态势起到作用,全年楼市仍将以稳为主。

人社部:重点对城市困难人员等进行就业帮扶

国新办26日就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人社部部长张纪南强调,要着力强化兜底帮扶,重点对城市困难人员、农村低收入人口进行就业帮扶,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兜牢民生底线。

线上K歌方式涌现 传统的KTV行业“嗨”不起来了吗?

《工人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曾经备受追捧的KTV似乎越来越难以成为年轻人聚会的首选地点,而曾经对KTV抱有偏见的中老年人却成为新的顾客群体。疫情和新兴K歌方式的出现,更是让KTV行业雪上加霜。

严查违规经营贷消费贷 多地涉房资金管控收紧

涉房资金迎来新一轮精准调控。近一个月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金融监管部门集体出击,严查涉房资金来源,加强个人信贷管理,并明确提出严防消费贷、经营贷等违规流入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