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接受媒体采访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接受华讯网采访期间,他就“去产能”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谈到我国为什么迫切推动去产能,刘世锦表示,从需求侧而言,过去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主要靠投资。但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下降态势,拉动高投资的需求方面大都遇到了历史峰值。比如构成房地产投资70%的城镇居民,其住宅的历史需求峰值是1200-1300万套住房,这个数字在2014年就已经达到了,所以2015年整个房地产的投资增长速度不断下降。从供给侧而言,重化工业包括煤炭、钢铁等虽然都有下降,但是其下降速度慢,供需不均衡就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其结果有三个:第一、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47个月负增长,最低时达到
-5.9%。第二、工业企业的利润从
2014年8月份呈现出负增长态势。第三、相关地区的财政收入相对下降,面对很大的压力。“我一直讲中国PPI回落称之为通缩,但这与外国的通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刘世锦说,这种由供求关系严重不均衡造成的通缩,不是简单地放松货币政策就能解决的。“解决当前企业低效益和通缩的治本之道只有去产能,只有将多余产能减掉后,产品的价格和企业利润才会回升。”刘世锦强调。现在很多人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国际上看空看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也比较多。针对这一现象,刘世锦持否定观点。他解释说,自己曾带团队对中国的经济形势进行研究,预计中国经济在今后一两年时间将会触底,之后进入新的增长平台。他还强调,中国经济需求和供给的回落不是周期性的变化,而是结构性的变化,过去10%的高速增长,在将来会转变为中高速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