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我国快递业务市场规模世界第一 1天,1亿件












今年第二季度开始,我国常态化进入单日快递亿件时代!从2012年的不到57亿件,到2016年的312.8亿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5年保持了平均50%以上的增速,市场规模自2014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一。5年来,中国快递“火”起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抹“亮色”。

——编 者

更快捷

八成千公里内快件用时

48小时内

“前段时间充电线坏了,手机又快没电,在淘宝上看到标有‘当日达’的同城店铺就选了。10点下单,14点就送到我手上,还包邮。”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谢轩说道。5年来,快递发展摁下“快进键”。以历年“双11”为例,从签收1亿个包裹的时间看,2013年用了9天,2014年用了6天,2015年提速到4天,2016年只用了3.5天。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司长冯力虎介绍,在快递业务量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快递服务时限水平基本保持平稳上升趋势,全程时限处于58—60小时,72小时准时率从2012年72.4%提升到2016年75.53%;距离在1000公里以下的快件中,有84.62%能够在48小时内送达。

不仅国内,跨境物流的时效和成本也在持续优化,菜鸟联盟负责人周轩榕告诉记者:“以西班牙为例,过去国内包裹妥投时效平均长达26天,如今提高到平均14天。海外仓开设后,更是基本实现了西班牙全境72小时签收。”速度快了、性价比高了,服务品质得到保障。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通告,我国快递服务满意度得分连续5年上涨,由68.9分提升至74.7分。

更普惠

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

80%

百色芒果、烟台大樱桃、松原查干湖鱼……快递企业与当地农户形成合作模式,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通过冷链运输、定制包装等方式,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农村收投快递包裹量超80亿件,直接服务农产品外销超1000亿元。以EMS“极速鲜”业务为例,已覆盖29个省,涉及25个大类100多个品种,服务原产地数以万计中小农户、大型农村电商客户。

近年来,快递向西向下步伐加快,各地也在因地制宜探索“快递下乡”新模式。江西宜春加强快递和电商的互动,打通“产品出山”“网货下乡”双向通道,引进阿里“村淘”项目落户万载县。万载县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开业当天,交易单数突破1万单。

农村快递活起来,贫困群众富起来!冯力虎认为,“快递下乡”工程有效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为释放农村消费需求提供流畅的通道,“推动快递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扶到了产业调整的重要节点,扶到了老百姓的致富之门。”《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

更智能

一台机器人日处理包裹

1700件

在浙江义乌申通智能机器人分拣系统仓库,一群机器人“头顶”黄色小托盘,仓库两侧的放件员将快件放在托盘上,面单朝上进行信息采集。机器人根据后台传送的路径信息,沿着地面上的二维码“路标”,到达指定地域格口,托盘翻起,快件顺着格口滑槽落入编织袋中,再由人工进行打包。“350台机器人同时作业,日均处理快递包裹达60万件,可减少70%的人工。”义乌申通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陈振龙介绍。而在末端,全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智能快件箱超17万组,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投递服务选择。

除了自动分拣机器人、智能配送机器人、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运用大数据智能销售预测和补货也助力快递业提质增效。“过去逢大促就出现供货过多、过少或各仓匹配不均衡的情况,我们建立了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销售预测平台,根据居民收入水平增长趋势、历史销量、促销计划等一系列宏微观数据建模,智能指导和触发从供应商采购到不同仓库层级间补货、调拨。”京东有关负责人举例,京东雀巢联合预测补货项目开展后,订单满足率从60%提高到87%,平台产品有货率从73%提高到95%。

更安全

寄递企业配备安检机

8869台

为了实现寄递流程可跟踪、隐患可发现、责任可追溯,近年来收寄验视、实名收寄和过机安检制度正大力推广。2016年全国寄递企业已配备安检机8869台,截至6月底,国家邮政局实名信息监管平台共接入邮政EMS、顺丰、申通、中通、圆通、韵达、百世等主要品牌寄递企业数量达10家,占行业业务总量约90%。

为了解决信息安全问题,降低企业投入成本,统一信息标准和操作标准,国家邮政局推出邮件快件实名收寄信息系统——“安易递实名收寄公共服务平台”。

使用用户版APP时,用户可通过扫描身份证进行实名认证,并自动生成身份二维码。每次寄件时,只需出示手机上的身份二维码,快速验证身份信息,可避免频繁出示身份证的麻烦和信息泄露风险。

“在防止信息泄露方面,系统的信息数据实行‘总对总’共享模式,由企业总部将前端采集的实名信息统一上传至国家邮政局信息监管平台,从而形成实名信息数据单向封闭流动,确保实名信息安全。”冯力虎表示,力争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实名收寄信息化全覆盖。

更绿色

协议客户电子运单使用率

60%

党的十八大以来,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快递正助推美丽中国建设。全国快递企业共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车4545辆;顺丰将包装材料满版印刷改为无底纹印刷,节省油墨用量70%,蜂窝箱代替木箱包装,每年节约原木360吨;京东研发“专利防撕袋”,采用安全环保的新型塑料,消费者可在日常生活中循环使用;菜鸟通过“智能打包算法技术”,可迅速将商品与箱子的长宽高、承重量进行匹配,一年可节省约10亿个包装箱,保护324万棵树木……

继2016年出台《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基本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之后,今年2月,国家邮政局又选取顺丰等5家品牌快递企业和北京等8个省市开展快递绿色包装应用试点,目前累计采集数据2323组,在包装纸箱规范化回收、可降解生物塑料使用等多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今年7月,数百个商家加入菜鸟绿色联盟,累计发出绿色包裹超过200万个。“绿色快递不能只依靠企业,也需要政府或协会推出可操作标准,以及消费者的理解与支持。”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说。

本期统筹:吴 燕

制图:蔡华伟

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


【责任编辑:孙晓曼】

住建部部长倪虹:四维发力,擘画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11月21日,安徽芜湖——在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掷地有声地指出:“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必须从规划、资金、运营、治理四方面精准发力,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路径,以‘绣花功夫’激活城市存量价值。”这场由住建部主导的全国性会议,为“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行动定下基调,释放出以存量变革引领增量突破的强烈信号。规划引领:从“体

益阳市多措并举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锚定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统筹抓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移动污染源和扬尘污染防治、黑臭水体和畜禽粪污治理等各项工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方面,益阳市通过引进新型农机、推广秸秆还田和综

广东茂名“农文旅体+”激活县域经济

荔枝林变身体育赛场,废弃矿坑成网红民宿,罗非鱼游上文旅餐桌,茂名正以一场深刻的产业融合革命唤醒县域经济新动能。在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一场别开生面的篮球赛在万亩荔枝林边开打。全省21支“村BA”冠军队在此上演巅峰对决,吸引数万游客驻足观看。赛场外,荔枝冰淇淋、罗非鱼烧烤等特色小吃供不应求,柏桥服务区开业首月吸引超143万人次游客,形成“高速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吉林黑土地崛起“绿色粮仓”,亩均增收500元的生态密码

秸秆覆盖的土地宛若一层厚被,稻蟹共生的水田里鱼儿游动,这些绿色生产场景正成为吉林粮食增产的新奥秘。今年秋收时节,吉林省产粮区的农民们迎来了一场丰收。在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里,玉米收割机在覆盖着秸秆的土地上穿梭。种粮大户杨青魁抓起一把黑土用力一攥,土壤松软油润:“有了这层‘秸秆被’,土壤能多蓄水40毫米,相当于额外下了一场透雨。”吉林保护性耕作面

河北省启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

发布河北省制造业人才需求目录和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目录,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力促就业专场招聘活动,并签署京津冀共建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协议。为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

“小巨人”企业激增至1.76万家!我国中小企业总量突破6000万,创新能力跃居全球前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14日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不足4万家猛增至14万家以上,“小巨人”企业从5000余家突破至1.76万家,中小企业总量超6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9%,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规模爆发式增长,产业链支撑作用凸显“十四五”期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超350%,“小巨人”企业增幅达252%。超六成“小巨

「农垦享购」亮相第22届农产品交易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助力健康中国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第22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天津举办。农垦享购作为聚焦银发群体的营养滋补品团购超市受邀,在中国农垦展区系统展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展会期间,农垦享购展位备受全国农产品采购商的关注,所展现的实践路径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黑龙江“十五五”规划蓝图揭晓:锚定“五转变一迈进”战略 部署十二项振兴任务

擘画未来五年高质量振兴发展路径。作为黑龙江重振雄风关键期的战略指引,该《建议》以“五转变一迈进”为核心战略框架,系统部署十二项重点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行动纲领。《建议》创新提出“五个转变”发展路径:推动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引领转变、产业层级

邵东药膳香溢廉桥:以膳为媒 共探中医药产业新未来

一批遵循古法、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药膳,还有融合现代创意、契合多元口味的新式养生佳肴供嘉宾、现场观众参观品鉴。玉竹三丝、玉竹黄精坛香肉、玉竹西芹炒虾仁,一道道廉桥玉竹为食材的膳食色香味俱全

福建低空经济:山海联动创新局 产业融合绘新篇

以“应用需求牵引、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生态共赢”为核心理念,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据福建省发改委最新数据,全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已集聚企业703家,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5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大关。政策先行筑牢发展根基福建在全国率先构建“1+N”政策体系,以《福建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为统领,福州、厦门、漳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调整,全免进入倒计时!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护航下狂飙十余年后,即将迎来首个重大的财税政策转折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近日联合公告,明确2026年至2027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技术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从目前的全部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

标准化引领新产业,四方面发力助推新型工业化

标准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石,也是全球产业竞争的话语权。在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工信部明确了强化标准引领的四大发力点。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标准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表示。未来工信部将紧密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重点从四个方面主动发力,进一步强化标准的基础性

全球产业革命激荡中的中国破局之道

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全球化深刻调整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织的历史性关口,世界经济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文立足国际经济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系统剖析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质内核,揭示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转型挑战,重点阐述中国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重构全球产业价值链的破局路径。一、全球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与战略博弈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期,国际经

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启幕:共筑蓝色经济新未来

11月6日,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本届海洋周以“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 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海洋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及企业精英,共同探讨海洋治理、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新路径。高层领导致辞 共绘海洋发展蓝图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魏晓奎,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以及联合国粮食

硬制造、软服务双轮驱动!天津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

以创新为翼、以融合为舵,孕育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与新路径,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据天津市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分别达21.8%和14.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中试平台激活创新链,科技成果加速“变现”在天津滨海新区,中石

全球首发潮涌!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引爆行业新风向

461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低空经济、AI医疗成焦点。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进博会以“开放、创新、合作”为主题,汇聚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108家境外企业集中展示461项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的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历史新

醴陵双骄登榜全国百强 陶瓷花炮铸就产业金名片

近年来,醴陵通过瓷博会、花炮博览会等国际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创新"捡瓷器玩烟花"文旅场景,推动"陶瓷+烟花+文旅"深度融合。两大传统产业不仅成为城市核心名片,更通过产业与旅游的双向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大科技助力小茶果 攸县油茶香飘世界

10月26日,在油茶林最动人的丰收时节,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在攸县拉开盛大序幕,全国136户企业齐聚一堂,现场签约总金额达3.51亿元,攸县红土地孕育了800余年的“小油果”,在科技的助力下,正走向世界的大舞台。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开幕式现场“全国每10株油苗就有7株产自攸县。”现在的攸县油茶苗凭借其果皮薄、果实大、出籽率高的特点牢牢占据全国市场的70%。攸县税务局成立专项

上海试点“标地营造”土地开发新模式,复兴岛大吴淞率先启动

黄浦江畔,一场关于土地开发模式的深刻变革正在上海悄然展开,而复兴岛将成为这场变革的首要试验田。记者近日从“上海标地营造专家咨询会”上获悉,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率先推出了土地储备改革创新机制——“标地营造”,将在试点片区探索系统构建动态匹配、跨周期平衡、持续增值的城市建设运营新模式。这一改革将彻底改变以往局限于“通、平”要求的土地交付标准,转向更注重规划引领、空

德州市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3年培育300家规上标杆企业

营业收入、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等多维度指标,成为德州市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的导航图。近日,德州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同时创新建立“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重点培育库”。根据这一计划,德州将在三年内推动至少300家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质量领先、效益突出的规上标杆企业。该计划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将入库企业科学划分为“启航期”“成长期”“跃升期”三个梯队,通过线上培训、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