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讯 记者王启文)近年来,山西煤炭企业呈现出断崖式下滑,走入困境的态势,煤炭科技研究不能持续推进,转化成果水平不高,推广应用范围有限困扰着煤炭企业的创新发展。潞安集团在这样的困境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新要求,积极探索煤炭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之路。
以科技为本 实现煤炭资源价值最大化
潞安集团的领路人,全国人大代表,潞安矿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晋平,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思路和要求,带领潞安人,主要从煤炭转化和高端转化两个方面转型。近年来,他们以科技为引领,通过技术的突破,实现了以煤为基,生产出了五大类、27种产品、180个牌号的高端一级化学品、高端油料和高端特种材料,实现了煤炭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和环境效益最优化的有机结合。

通过创新驱动,潞安集团实现了煤炭从传统的低端技术燃料向高端特种燃料、高端清洁燃料和高端油料的转变。
煤炭是一种资源,可做发电的燃料、钢厂的原料,也可以做化肥的原料,等等。在潞安,他们的煤变成了高端蜡。石油基蜡熔点是70℃,因此会“流泪”。我们在国外看到的蜡和工业使用的高端蜡是高熔点F-T蜡,熔点可达115℃,不仅不会“流泪”,而且更纯、更清洁。
潞安是继南非萨索尔、壳牌后全球第三家、国内第一家采用自主技术和原料生产高熔点F-T蜡的企业,生产的精制蜡、微粉蜡、氧化蜡等,可满足多种用途(PVC、橡胶、油漆、涂料等)。产品销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180项目的达产,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端蜡供应商。实现了煤炭由传统基础原料向高端新型材料的转变。在潞安,他们的煤变成了高端润滑油。
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65%左右,但对高端润滑油对外依赖度几乎是100%。即使生产一点高端润滑油,也是买别人的原料调配的。以石油为基础只能生产中低端润滑油,而高端润滑油是全合成的。而我们煤制油中本身含有α烯烃,分离聚合后生产出PAO,实现了技术的突破。
潞安集团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的茂金属PAO生产技术,是继美孚之后全球第二家拥有这项技术的企业,走在了全球前列。今年3月底潞安将建成全球第二套III+基础油装置,他们将成为全国最大的III+基础油供应商和高端润滑油生产企业。
潞安“太行”牌高端润滑油品质同壳牌一样,用于重卡汽车换油里程由1万公里提高到6万公里。潞安还与天津大学合作,生产出高密度柴油,即将纳入国家军用标准序列。同时,还生产出了高热氧化安定性高密度航煤,并已进行了台架试验,飞机超音速巡航时间可增加一倍,航程增加7%。
由此,潞安集团实现了煤炭由传统低端基础燃料向高端特种燃料、高端清洁燃料、高端油料的转变。
在潞安,煤还变成了无芳环保溶剂油。产品投放市场后替代了日本出光等同类产品,销往知名气雾剂和化妆品企业如枪手、彩虹、欧莱雅、联合利华等,实现了煤炭由普通原料向环保清洁液体原料的转变。
以技术为引领 实现了煤炭资源的绿色、高效利用
同时,潞安在低碳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低碳技术的突破,是煤炭绿色清洁高效利用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关键一环。潞安与中科院上海高研院、壳牌三家联合研发了甲烷二氧化碳重整技术,成为全球最先进的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与中科院联合研发超细粉洁净煤燃烧技术,实现煤炭更清洁、更高效利用;与山西煤化所联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钴基费托合成技术已开始商业化转让,实现了卖产品向卖技术转变。
能源革命和转型发展的新布局
李晋平董事长强调说:“我们将尽快走出一条与石油基不同的差异化、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的煤基化工发展之路。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进一步以创新为引领推动煤炭绿色高效清洁利用,争取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中,取得更大作为。”他们目前与美国AP公司合作,引进外资8亿多美元,人民币5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