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深圳讯 记者易全报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CDI)近日在其深圳银湖本部,与日本国由一桥大学藤田勉教授所率领,包括有日本国经济产业省官员,日本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NTT等日本IT技术公司成员代表在内的客人一行,就有关中美贸易摩擦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中日两国高科技产业扶持政策等话题,举办了一场综研国际报告圆桌会。
圆桌会由CDI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主持。CDI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刘国宏博士和藤田勉教授,分别就有关中美贸易摩擦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问题做了主旨演讲;CDI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博士、日本经济产业省的中舘尚人先生,分别就中日两国的经济产业政策问题做主旨演讲。

中美贸易摩擦广东影响较大
曹钟雄在演讲中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爆发的背景,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美日贸易摩擦有相似之处,即中国的GDP体量已接近至美国的60%。中美贸易摩擦具有所谓“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间的抑制性特征。曹钟雄提示中美贸易摩擦会对明年的中美贸易产生很大影响;而中国最大的问题将不会出现在贸易项下,也不会是实体经济项下,而在于金融领域,贸易战会对中国的资本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他认为只要中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能够挺得住,“赢得贸易战的盘口就会急剧增加。”
藤田勉在其演讲中提示美国的特朗普总统还将对中国采取严厉措施,“美国强硬的对外政策还会在相当长时间里持续下去”。他同时也始终强调,“中国市场的开放不光对中国是好事,同时也会促进世界的发展。”
藤田勉在回答有关基于近期美国华尔街股票大幅度下跌,美国的股市和金融市场可能会于明年或者一年左右的时间崩盘,美国经济周期的“特朗普繁荣”可能结束等问题时,明确表示会有风险,“但美国的股市不会大崩盘,美国经济也不会有太大的下滑。”“如果股市下滑,美联储肯定会行使金融宽松政策。”曹钟雄认同藤田勉的观点。
作为主持人的郭万达在回答藤田勉关于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影响问题时指出,当前的数据虽反映出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还在加大中,但这是因为很多企业担心明年1月份开始提高关税,所以加快了出货速度,以期把订单做完。他认为艰难的时候应该在明年。郭万达还举江苏和广东两个出口大省的数据为例,广东今年3月份开始出口一直为负增长(-8%左右);江苏还是正的(15%左右),但增速也在放缓。而广东之所以为负,原因是美国公布的第一批加税覆盖清单里面,广东占到了37%,而江苏只有27%,广东受的影响较大;此外,广东的加工贸易占到整个出口的57%,加工贸易利润较薄,所受影响也比较大一些;再加上担心贸易战和成本上升的影响,包括日资、韩资,以及欧美企业从广东的撤离也比较多,综合不同因素,中美贸易摩擦对广东的出口和经济会带来很大影响。

中国的产业政策是开放的政策
曹钟雄在其演讲中比较了中国与日本、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异同,指出“中国的高科技并不等于美、欧、日的高科技,中国的高新技术更多的还是在发达国家早已掌握的技术中进行摸索。”此外,“我们的高科技投入也不是特别高,跟美国、日本比还相对较低。”他还指中国的产业政策更多的是导向性、方向性指引,是在不断放松市场监管中释放正能量,其所带来的正面效应比所谓的扶持政策更为重要。“中国的产业政策正在处于不断向市场化、普惠性政策方向的转型。中国的所有产业政策都会有公示,对过去形成的政策不当所在,也会加强评估和纠偏,甚至进行行政性处罚。中国的产业发展不仅限于来自产业政策导向。”他呼吁日本和欧盟“应该转变一下对中国政策的看法,应该有积极的看法。”他最后指出“中国的产业政策是开放的政策,它既不是单边开放,也不是对某个企业的开放,而是把市场开放出来的开放,并不仅仅针对某个国家。”
中舘尚人在他的演讲中介绍了1997年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和通信展览后,日本开始制定的经济产业政策(Connected Industries),这一政策覆盖了日本的汽车制造、制造业、生物技术和材料、工厂、智慧生活等五大领域。中舘尚人称中国的AI企业比日本更为先进,网络领域中国也要比日本先进。他呼吁中国和日本企业要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借助强强联合使亚洲产业升级”。

圆桌会还就有关中日两国在第三方市场技术援助领域的合作、政府机构的大数据应用、中日两国在“一带一路”方面深化技术合作等多方面问题交换了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