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综合 记者:张仲民 祁飞 北京综述】 同为中部地区,合肥不具有郑州、武汉等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因此,这里在公共产品供给领域体现出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要格外突出,早在2013年当某些地方唱衰民营经济的论调泛起时,合肥市以立法的形式旗帜鲜明地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合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和《合肥市优化投资环境条例》,这两部条例于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五年多时间下来,这里形成了支持民营经济的独特政策法规资源优势,区级政府多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就显得自然而然。

当“优环境、育主体、促双创、创品牌、搭平台、强服务”在很多地方还停留在文件纸面上或者停留在政府机关的口号上时,在这里早已融合在良好的政企关系行为习惯中,因此,数十家企业的技术中心、品牌示范企业、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启动“企业上云”、建成数字化车间,使得这里的民营企业充满活力与竞争力,最终以民营经济GDP比重超过40%,而纳税贡献率超过60%,安排就业率超过75%,一个千亿城区就这样被养成了。

合肥包河区多举措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事实,其实是合肥市的一个缩影。
详细报道请见 “链接”:合肥包河区多措并举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