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网迁西县供电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秉承“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工作方针,聚焦生产一线实际需求开展研发,扎扎实实为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使创新成果具备了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迁西县属纯山区,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60%,鸟类资源数百种,由此对电力光缆通信线路造成严重的鸟害困扰。针对这一问题,工作室成员历经反复试验改进,一举研发成功了光缆专用驱鸟器,仅用不足百元成本的小革新,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鸟类破坏光缆的难题。通过安装试用,既减少了光缆线路故障、提高了运行可靠性,又降低了维护光缆的劳动强度,每年可节约光缆维护费用80余万元,公司光缆通讯畅通率由76%提高到98%。如今这一成果已取得国家专利,并得到广泛推广使用,被迁西京能光伏发电光缆线路定购安装315个、迁西信通公司光缆线路安装500个、遵化供电公司光缆线路安装225个,直接经济效益达65万元。

在迁西公司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中,全县境内40%的线路需采用电缆敷设,面临道路开挖、施工补偿等诸多难题。施工单位负责人向创新工作室紧急求援。经现场勘查,工作室研究制定了采用电缆过道桥架结构的施工方案,由原来的地下顶管敷设改用空中过道架设,轻松解决了电缆穿越道路问题,不仅每年可节省施工费用120万元,而且有效避免了因道路开挖造成的交通拥堵,深受施工单位和群众的好评。该成果获得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两项专利和唐山供电公司职工创新创效成果二等奖。

在唐山公司“1136”本质安全工程推进过程中,一些基层所站向创新工作室反映:公司低压线路全部安装一级、二级漏电保安器,但在运行过程中个别保安器可能会因故障导致动作失灵,在电器设备漏电、接地、人员触电情况下,保安器不动作或动作迟缓会直接威胁到用户生命财产安全。接到这一课题后,工作室经过多次试验分析,成功研制出“漏电保安器校验仪”,通过现场监测线路漏电、接地电流值,能够准确地校验漏电保安器的灵敏度,使线路上每个角落都纳入保安器的保护范围,做到逐级保护,精准反应。迁西公司安监部对该成果进行了一年多的现场应用,校验漏电保护器13256块,更换不合格漏电保安器678块,预防漏电事故45次,避免大范围停电56次,减少停电经济损失350万元、意外触电人员伤亡损失200余万元。与此同时,该成果还可有效控制居民用户设备线路漏电现象,提高漏电保护器灵敏度,杜绝人员意外触电伤亡事故,其社会效益不可估量。2019年3月,该项创新成果作为典型隐患治理技防精益创新成果在国网公司展示。(通讯员:贺永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