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文冠果产业的拓荒者马成福

1.jpg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讯】马成福由于写作《流血的石羊河》,与抗旱节水的文冠果一见钟情,从此矢志不渝研发文冠果,创办了西北文冠果基地,破解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的难题,被业界称为“文冠果杂交之父”。20年来,他以实践理论宣传为一体,带领干旱山区农民发家致富,把鲜为人知的文冠果,干成了朝气蓬勃的新产业,成为文冠果产业的拓荒者。

千秋大业文冠果 千花一果无人问

有一种树被称为神树,她的寿命长达2000年,千年的古树还能开花结果。

有一种油被称为神油,她被用来敬佛和点长明灯,能让高僧活佛健康长寿。

她就是文冠果,全身都是宝,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树木中的国宝,园林中的奇葩。她是我国北方珍稀的木本油料树种,又是珍贵的旅游观赏植物,也是优良的木材树种、水土保持树种,还是珍贵中药材,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文冠果是中国国宝级的树种,人工栽培文冠的果历史比较悠久,庙宇、宅院里很早就有栽植。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文冠果没有作为经济林大面积栽培,但对文冠果油的利用却比较早。在古代出土的皇家陵墓中,长明灯用的燃料就是文冠果油,它耐燃,无烟。在西藏、青海、内蒙等地,寺庙里的僧侣把文冠果油作为食用油或佛前长明灯用油。

文冠果古称“长寿果”,为历代宫廷养生珍品,《本草纲目》捧文冠果为养生至宝。传说古代佛家、道家、儒家在养生过程中都要服用文冠果茶,故称“养生茶”,被广大消费者称为“失眠救星”“痛风克星”。长期饮用可以起到利尿、止血、去风湿、减肥和降尿酸、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以及治疗失眠、痛风、胃炎、胃溃疡、前列腺炎,还有抗氧化、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保护心脑血管等功效。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树种,文冠果油是高级药食兼用油,更是天然保健品。在藏、蒙佛教界把文冠果视为神树,把文冠果油称为神油,只有活佛和少数高级僧侣才有资格食用。文冠果油是极品食用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4%,品质好于橄榄油,为食用油之王。文冠果油具有消化血液脂质物,软化血管,消除血栓质,阻断皮下脂肪形成,降低血脂、胆固醇的特效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特别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文冠果油的神奇之处在于含有3.7%的神经酸,能补充大脑营养,修复大脑创伤,利于婴幼儿大脑发育,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被科学家称为“脑黄金”。神经酸是各国科学家公认的唯一能够修复疏通受损大脑并促使神经细胞再生的双效神奇物质。神经酸的缺乏将会引起脑中风后遗症、老年痴呆、脑瘫、脑萎缩、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抑郁和精神病等脑部疾病,甚至可引起脑部衰竭死亡。人体自身很难生成神经酸,只能靠体外摄取。

文冠果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树。在陕西合阳县有一棵文冠果,已经1700年了,还能开花结果。在河南夏邑县有一棵文冠果,已经1200年了,依然根深叶茂。

3.jpg

(兰州新区水秦路西北文冠果基地)

然而,文冠果也是一种孤独的树。老百姓都把文冠果称为神树,他们说只有菩萨才能栽活,一般人是无法栽活的。野生文冠果在我国北方分布很广,人工栽种的百年古树却极其稀少。她在兰州只有一棵,就在工人文化宫,两年才开一次花。她在北京只有三棵,分别在法源寺、大悲寺和故宫。如果追根溯源,这些树不是高僧大德,就是达官贵人栽种的。由此可见,种活一棵文冠果有多么难了。

文冠果全身都是宝,她抗旱节水喜光,又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上天恩赐给北国大地的摇钱树,恩赐给炎黄子孙的养生珍品。她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要长,为什么文冠果产业却几起几落,始终发展不起来呢?主要就是因为文冠果存在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等难题。

让西北绿起来 让农民富起来

甘肃景泰是马成福的故乡,往北30多公里就是茫茫腾格里沙漠。他在沙漠边上长大,吃尽了沙漠的苦头。景泰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干旱,多风少雨,年降水量仅100多毫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左右,干旱、风沙、霜冻、冰雹等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风吹石头跑,拉羊皮不粘草”就是这里的气候特征。

马成福的人生理念是心怀善念,佛慈天下。1968年8月,他出生于甘肃景泰,现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甘肃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专职从事报告文学写作,共发表600多篇约800多万字报告文学作品。

他是一位关注民生、关注生态的报告文学作家。他曾经写作了《流血的石羊河》《全球生态危机》《中国粮油危机》《发展文冠果绿化大西北》《如何解决13亿人的食用油危机》《大力发展文冠果解决食用油危机》等生态和忧思文章,更是一位生态建设的践行者和文冠果的研发推广者。

2000年,马成福为了采写《流血的石羊河》,走遍了河西走廊的每一片土地,深深地体会到了河西人民因干旱缺水而遭受的疾苦,深谙河西走廊、祁连山和石羊河流域的生态危机和水危机,因此他一直在苦苦思索治理干旱和风沙的良策,寻找一种既抗旱节水又有经济效益的树种。最后马成福认为唯有种植这种树,才能把生态建设搞好。

在一次采访途中,在寸草不生的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带,马成福看到几棵生机昂然的文冠果,他心底立马升起“发展文冠果,绿化大西北”和“让西北绿起来,让农民富起来”的决心和信心。由此,马成福在景泰创办了西北文冠果基地,带领团队不畏艰难险阻,开始了文冠果研发和创业的漫漫征程。

马成福说:“在研究培育文冠果期间,我失败过很多次,但依然没有放弃,也正因为一次次的失败和多方面的研究,让我掌握了文冠果之所以移栽成活难的原因,主要是人们没有重视文冠果的深根性和肉质根这两个重要特性。”

兰州有一句俗话说:“在山上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还难。”2012年7月,马成福在兰州新区承包了一片荒山用做文冠果造林。那里是湿陷性黄土,老百姓称“立性土”,挖下去几十米都是尘土飞扬的干土。在没有水的艰苦条件下,他利用水车拉自来水种活了50万棵文冠果,在水秦路形成了一道绿色的风景线,无疑成了兰州新区荒山造林的排头兵。

有人问他:“为什么你的苗子移栽成活率高,而别人的苗子移栽成活率低呢?”

马成福认真地回答:“我的苗子是穷人家的孩子,别人的苗子是富人家的孩子。穷人家的孩子到哪里都能生活,而富人家的孩子到贫困人家就活不了啦!文冠果是深根性树种,在水肥充足、光照强的条件下,一年就能长二米多高,杆长得高根就扎得深,挖苗时只能带二十公分,而且主根发达了侧根就弱了,所以移栽成活率就低。我的苗子严格控水控肥,一年只让它长四五十公分高,杆长得矮了主根就短了,而侧根就发达了,移栽成活率就高了。别人每亩地育苗多达几万棵,我每亩地只育几千棵。苗少了空间就大,根系就粗壮发达,成活率自然就高了。另外,我们挖苗之后,还要根据文冠果根失水较快的缺陷,进行药水泡根、泥浆蘸根和塑料包根等繁杂的措施,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移栽成活率。”

目前,文冠果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行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往往野生资源丰富的地方,文冠果产业前期发展就较快,后期却陷入了低产的死胡同。文冠果大都是由野生采集而来的,低产是它的主要特性,因此没有经济价值,历史以来都没有形成产业。

在谈及种子杂交时马成福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就是土里刨食的孩子。小时候,我随父亲到田里播种,不小心把红胡麻(即亚麻)和白胡麻种子混在了一起,按照常规是不能种植的。那时家里非常困难,父亲也没钱购买新种子,无奈只好凑合着播种了。结果胡麻产量却一年比一年高,而且病虫害也很少。有一年,村里的胡麻都生症绝收了。只有我们家的胡麻长势喜人,还获得了高产。因此,我从小就深刻地认识到种子杂交可以提高质量和产量。”

对于马成福而言,2000年实在是令人惊喜的一年。马成福刚刚研发文冠果的时候,就意识到文冠果存在“千花一果”即低产的严重问题。因此想尽办法从全国56个地方购买了文冠果种子进行杂交育苗,发现哪一棵挂果早、挂果多就采下来,进行第二代育苗。马成福知道种子会变异,所以就这样一直进行了五代,才培育出了高产文冠果种苗。

4.jpg

(西北文冠果基地培育的高产文冠果)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马成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的文冠果种苗都是六代之后的高产种苗了,因此不再进行人工干预,让她自由杂交繁殖。这样高产性能就越来越稳定,高产种苗就越来越多。

一般文冠果都是三瓣的,也有个别四瓣的,但马成福的文冠果却出现了大量四瓣五瓣的果子。

5.jpg

(西北文冠果基地四瓣五瓣文冠果)

马成福说:“这不是我特意培育出来的,是她自己长出来了。我是一个外行,不会人工授粉。我只不过把56个地方的文冠果种子混在一起杂交,然后让他们自己传花授粉自由恋爱,就长出了四瓣五瓣的果子,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通过马成福精心培育的文冠果苗子,两年就开始挂果,多的挂到了二三十个,长着长着就垂落下来了,有的甚至倒伏了。有的苗高才三五十公分,就挂了很多果实,这让人匪夷所思。有人说,那么小的树,就能挂那么多的果子,根本就不可能,那个果子是粘上去的。

世界上一般作物育苗都是春种或者秋播,但马成福及其团队培育的文冠果却从三月一直到十月份,什么时候腾出地了,什么时候有时间了,就什么时候育苗。

马成福解释说:“这不是我研究出来的,是我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是我经常观察文冠果出苗的结果!我们春天用干种子育苗,发现每天都在发芽出苗,慢的直到两年才出完。由于文冠果种壳坚硬,出苗困难,但不容易腐烂。还有文冠果是树苗,是宿根,无论什么时候出苗都能成活,即使冬天上面的嫰枝细叶冻坏了,下面的根仍然活着,到春天依然还会发芽成长。”

一棵树,有了抗旱节水的特性,才能扎根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一个产业,只有在最贫瘠的土地上锻炼成长,才能在任何地方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起来。

马成福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文冠果产业上,经过20年如一日的深入钻研和种植实践,使文冠果这个鲜为人知的中国珍稀油料树种,正逐渐成为一个蒸蒸日上的好产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早在2011年,靖远县若笠乡的文冠果结果了,如果没有人收购文冠果籽,文冠果也会像其他生态树种一样七死八活,或者像其他地方的文冠果产业一样灰飞烟灭。那个时候还没有榨油产业,但马成福依然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亲自到曹岘村陶正云等农户地里,与农民一起摘果子回收,让农民享受到了丰收的喜悦。而且还向他们承诺:“我们一定会为你们的文冠果产业做宣传的,如果有人收购你们的籽就卖掉,如果没有人收我们就来回收,绝对不会让你们白白辛苦的!”有了他的兜底保障,

文冠果种植户越来越多。马成福及其团队多次到若笠乡回收文冠果籽榨油,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现在,文冠果已经发展成为若笠乡的主要产业,种植面积达到了5万亩,靖远全县发展到了20万亩。

马成福说:“文冠果对土壤要求不高、耐干旱、耐盐碱,籽种可以榨油,叶子能做茶叶,很受市场欢迎。”

自2012年开始,马成福就到白银市景泰县海拔最高最贫穷最干旱的正路乡,指导农民种植文冠果,每年春天收购叶子制作文冠果养生茶,秋天收购籽种榨油,使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那里的降雨量只有100多毫米,那里的农业收入很少,年轻人都跑到城里打工去了,村里就剩下一些老人靠放羊生活,羊把草都吃光了,到处都是荒山秃岭。2015年开始管护好的文冠果林地每亩籽种收入达到了两三千元,这对干旱山区来说是个天文数字,种小麦才能收入200多元。

每年五月开始,马成福与人合作的茶厂就向当地农民大量收购文冠果叶子。黄羊埫村67岁的村民任国军高兴地告诉记者:“文冠果芽尖每斤10元,我一天能采50斤,一年能采20天时间;文冠果叶子每斤6元,我一天能采80斤,一年能采2个月。只要勤快一些,一年采茶收入两万多元。”

当前正值夏忙季节,村民们正在文冠果林地里除草,一人高的文冠果已经果实累累,拉牌村村民王喜国乐呵呵地告诉作者:“每斤文冠果籽种卖十多元,一亩地产籽二百斤左右,收入二三千元。随着树一年比一年大,收入也会一年比一年好,文冠果真是个一年种千年收的铁杆庄稼。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非常感谢马老师,既指导我们种植文冠果,每年还回收籽种和叶子!”

“看到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我感到非常开心,也算这么多年没有白忙活!”马成福由衷地说。现在正路乡的旱地不再撂荒,种庄稼的地也很少了,种植文冠果达3万多亩,景泰县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

现在,文冠果被当地农民称为一年种,千年收的“铁杆庄稼”。经过马成福及其团队高产选育的文冠果种苗结果早、产量高、效益好,目前已经成为白银市干旱山区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林果产业之一,全市种植面积达到了40多万亩。2015年9月,西北文冠果基地被评为甘肃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实践证明,文冠果是精准扶贫和生态扶贫的好树种,是国土绿化、乡村振兴的好产业。

历经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马成福及其团队的高产种苗已经走出了甘肃,走到了西北、东北、华北,走遍了北国大地,甚至还走到了四川、江苏和贵州等南方地区,马成福的高产文冠果正在神州大地处处开花结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民网、新浪网、人民日报科技探索、中国农业网、三农网等媒体重磅报道《文冠果杂交之父马成福》;人民政协网报道《从作家到农民》;政商参考报道《马成福和他的文冠果之梦》;健康导报报道《马成福的漫漫文冠果之路》;中央电视台报道《文冠果研发者马成福》;甘肃电视台报道《钟情文冠果誓把荒山变绿洲》《绿色管理者马成福》;甘肃日报报道《景泰文冠果工厂化育苗取得成功》《西北文冠果基地突破“千花一果”难题》《栽下文冠果绿起一片山》;每日甘肃网报道《为了西北大地的丰收》《马成福和他和文冠果产业》;新疆亚欧网报道《西北文冠果基地远赴新疆播撒致富种子》《高产文冠果扎根新疆》《西北文冠果基地硕果累累》;河南科技报报道《关于在河南发展文冠果产业的思考》。

作为西北之片旱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报告文学作家,马成福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西北。大西北土地贫瘠,气候旱寒,水源稀缺,生态脆弱,宜林不宜农。文冠果系北方珍稀乡土树种,如果大量推广种植文冠果,建立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就不再是梦想。如果大量推广种植,可破解生态危机和食用油危机,促使我国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和谐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做出巨大贡献。

在兰州新区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能种活文冠果树,还能开花结果,创造经济价值,确实不容易。因此,我们要改变生态造林新思路,选择像文冠果这样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树种,这样的生态建设事业才能做大做强。既然那么高的荒山上都能种活文冠果,那么荒坡、荒滩、荒原,乃至沙漠、戈壁都能种活文冠果。

中国是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沙漠化土地达66.7万公顷,居于世界首位。

目前,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风沙区生态环境脆弱,耕地萎缩,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全国有60%的贫困县集中在风沙地区,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北国大地已经被沙漠包围,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这5个省区,占国土面积的37%。发展文冠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人类与沙漠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结果要么是沙进人退,沙漠吞噬村庄和良田;要么是人进沙退,把沙漠变成绿洲。

6.jpg

(沙漠文冠果)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早在1984年,就提出了“沙产业”的概念。他说:“我国还有沙漠戈壁,面积大约有16亿亩,跟农田面积差不多,每年接受的太阳能也差不多,所以提出沙产业。”

文冠果喜光,喜欢沙壤土,是沙漠生长的好植物,是抗旱节水的油料树种,能够在沙漠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马成福提出了《把沙漠变成文冠果林海》的豪情壮志,希望把沙漠变成文冠果观光农业和风景旅游基地,变成人类取之不尽的财富源泉。哪怕最后变成沙漠中的文冠果,马成福及其团队也要为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做一点贡献!

粮油安全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安定,始终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更是关系国家安危的重中之重。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已由本世纪初的60%下降到目前的37%左右,进口依赖度高达63%,超过国际安全预警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同时也是世界油料进口大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进口贸易量的45%,油菜籽进口量占全球进口贸易量的12%,对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对我国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消费层次的升级,我国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还将呈刚性增长态势,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已成为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食用油种类繁多。从油的来源看,大体可分为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两大类。动物油脂含较多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植物油脂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在人体健康、营养价值等方面优于动物油脂,因而更被大众所广泛接受。植物油是从大自然中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提取的。按其油料植物属性的不同,可将植物油划分为草本植物油和木本植物油两大类。

木本植物油大多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普遍高出草本植物油含量的5%-15%。常年食用草本植物油会造成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低,如果不通过其他方式补充,易导致营养失衡状态,体质下降,诱发多种疾病;食用木本植物油,是人们摄取和补充亚油酸、亚麻酸这两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理想方式,文冠果油、橄榄油等木本植物油则能帮助人体有效补充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7.jpg

(西北文冠果基地生产的文冠果油和文冠果养生茶)

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物资。我国目前存在非常严重的食用油危机,每年要进口9000万吨的大豆,进口500万吨油菜籽,还有几百万吨其他油料,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我国进口的基本上都是转基因油料。

我国食用油缺口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依靠种植草本油料,90%以上的食用油是从油菜籽、花生、大豆等油料中榨取的,而草本油料亩产量低,抗灾能力弱,产量不稳,经济效益差,从而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目前,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把沙漠变成文冠果林海,不仅可以改变我国食用植物油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而且还能够腾出更多的耕地种植粮食,有效维护国家粮油安全。

马成福的理想是:发展文冠果,美化祖国大地,带领广大干旱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解决食用油危机,健康炎黄子孙,造福中华民族!发展文冠果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

文冠果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她历经灾难却坚强不屈、欣欣向荣,凝聚着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文化。她是美化北国大地的希望,她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力量,她是解决食用油危机的源泉,她是健康炎黄子孙的母乳,她是造福中华民族的神树,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宝。(文/唐小勇)


【责任编辑:王海珠】

住建部部长倪虹:四维发力,擘画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11月21日,安徽芜湖——在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掷地有声地指出:“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必须从规划、资金、运营、治理四方面精准发力,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路径,以‘绣花功夫’激活城市存量价值。”这场由住建部主导的全国性会议,为“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行动定下基调,释放出以存量变革引领增量突破的强烈信号。规划引领:从“体

益阳市多措并举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锚定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统筹抓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移动污染源和扬尘污染防治、黑臭水体和畜禽粪污治理等各项工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方面,益阳市通过引进新型农机、推广秸秆还田和综

广东茂名“农文旅体+”激活县域经济

荔枝林变身体育赛场,废弃矿坑成网红民宿,罗非鱼游上文旅餐桌,茂名正以一场深刻的产业融合革命唤醒县域经济新动能。在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一场别开生面的篮球赛在万亩荔枝林边开打。全省21支“村BA”冠军队在此上演巅峰对决,吸引数万游客驻足观看。赛场外,荔枝冰淇淋、罗非鱼烧烤等特色小吃供不应求,柏桥服务区开业首月吸引超143万人次游客,形成“高速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吉林黑土地崛起“绿色粮仓”,亩均增收500元的生态密码

秸秆覆盖的土地宛若一层厚被,稻蟹共生的水田里鱼儿游动,这些绿色生产场景正成为吉林粮食增产的新奥秘。今年秋收时节,吉林省产粮区的农民们迎来了一场丰收。在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里,玉米收割机在覆盖着秸秆的土地上穿梭。种粮大户杨青魁抓起一把黑土用力一攥,土壤松软油润:“有了这层‘秸秆被’,土壤能多蓄水40毫米,相当于额外下了一场透雨。”吉林保护性耕作面

河北省启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

发布河北省制造业人才需求目录和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目录,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力促就业专场招聘活动,并签署京津冀共建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协议。为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

“小巨人”企业激增至1.76万家!我国中小企业总量突破6000万,创新能力跃居全球前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14日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不足4万家猛增至14万家以上,“小巨人”企业从5000余家突破至1.76万家,中小企业总量超6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9%,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规模爆发式增长,产业链支撑作用凸显“十四五”期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超350%,“小巨人”企业增幅达252%。超六成“小巨

「农垦享购」亮相第22届农产品交易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助力健康中国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第22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天津举办。农垦享购作为聚焦银发群体的营养滋补品团购超市受邀,在中国农垦展区系统展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展会期间,农垦享购展位备受全国农产品采购商的关注,所展现的实践路径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黑龙江“十五五”规划蓝图揭晓:锚定“五转变一迈进”战略 部署十二项振兴任务

擘画未来五年高质量振兴发展路径。作为黑龙江重振雄风关键期的战略指引,该《建议》以“五转变一迈进”为核心战略框架,系统部署十二项重点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行动纲领。《建议》创新提出“五个转变”发展路径:推动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引领转变、产业层级

邵东药膳香溢廉桥:以膳为媒 共探中医药产业新未来

一批遵循古法、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药膳,还有融合现代创意、契合多元口味的新式养生佳肴供嘉宾、现场观众参观品鉴。玉竹三丝、玉竹黄精坛香肉、玉竹西芹炒虾仁,一道道廉桥玉竹为食材的膳食色香味俱全

福建低空经济:山海联动创新局 产业融合绘新篇

以“应用需求牵引、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生态共赢”为核心理念,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据福建省发改委最新数据,全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已集聚企业703家,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5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大关。政策先行筑牢发展根基福建在全国率先构建“1+N”政策体系,以《福建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为统领,福州、厦门、漳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调整,全免进入倒计时!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护航下狂飙十余年后,即将迎来首个重大的财税政策转折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近日联合公告,明确2026年至2027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技术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从目前的全部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

标准化引领新产业,四方面发力助推新型工业化

标准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石,也是全球产业竞争的话语权。在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工信部明确了强化标准引领的四大发力点。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标准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表示。未来工信部将紧密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重点从四个方面主动发力,进一步强化标准的基础性

全球产业革命激荡中的中国破局之道

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全球化深刻调整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织的历史性关口,世界经济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文立足国际经济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系统剖析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质内核,揭示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转型挑战,重点阐述中国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重构全球产业价值链的破局路径。一、全球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与战略博弈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期,国际经

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启幕:共筑蓝色经济新未来

11月6日,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本届海洋周以“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 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海洋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及企业精英,共同探讨海洋治理、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新路径。高层领导致辞 共绘海洋发展蓝图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魏晓奎,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以及联合国粮食

硬制造、软服务双轮驱动!天津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

以创新为翼、以融合为舵,孕育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与新路径,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据天津市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分别达21.8%和14.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中试平台激活创新链,科技成果加速“变现”在天津滨海新区,中石

全球首发潮涌!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引爆行业新风向

461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低空经济、AI医疗成焦点。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进博会以“开放、创新、合作”为主题,汇聚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108家境外企业集中展示461项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的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历史新

醴陵双骄登榜全国百强 陶瓷花炮铸就产业金名片

近年来,醴陵通过瓷博会、花炮博览会等国际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创新"捡瓷器玩烟花"文旅场景,推动"陶瓷+烟花+文旅"深度融合。两大传统产业不仅成为城市核心名片,更通过产业与旅游的双向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大科技助力小茶果 攸县油茶香飘世界

10月26日,在油茶林最动人的丰收时节,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在攸县拉开盛大序幕,全国136户企业齐聚一堂,现场签约总金额达3.51亿元,攸县红土地孕育了800余年的“小油果”,在科技的助力下,正走向世界的大舞台。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开幕式现场“全国每10株油苗就有7株产自攸县。”现在的攸县油茶苗凭借其果皮薄、果实大、出籽率高的特点牢牢占据全国市场的70%。攸县税务局成立专项

上海试点“标地营造”土地开发新模式,复兴岛大吴淞率先启动

黄浦江畔,一场关于土地开发模式的深刻变革正在上海悄然展开,而复兴岛将成为这场变革的首要试验田。记者近日从“上海标地营造专家咨询会”上获悉,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率先推出了土地储备改革创新机制——“标地营造”,将在试点片区探索系统构建动态匹配、跨周期平衡、持续增值的城市建设运营新模式。这一改革将彻底改变以往局限于“通、平”要求的土地交付标准,转向更注重规划引领、空

德州市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3年培育300家规上标杆企业

营业收入、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等多维度指标,成为德州市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的导航图。近日,德州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同时创新建立“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重点培育库”。根据这一计划,德州将在三年内推动至少300家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质量领先、效益突出的规上标杆企业。该计划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将入库企业科学划分为“启航期”“成长期”“跃升期”三个梯队,通过线上培训、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