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寄云科技总裁时培昕在“2019智慧油田高峰论坛”上发言(王海珠/摄)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北京讯 王海珠 报道/摄影】2019年8月24日-25日,“2019智慧油田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寄云科技总裁时培昕博士在会上做了《油气数字化转型新动能显成效》的主题发言,他表示“1%的提效=万亿市场”的工业互联网威力开始显现,“油气行业作为最大受益者”更是成效显著,未来其潜能将不断被激发。
时培昕提出,海量的油气数据,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
油气数据是名副其实的“大数据”,巨大效能的获取也是基于这些海量数据分析及优化应用产生。传统油气由于以下原因,并没有发挥出数据应有的价值:
数据共享:没有统一的数据,不直联用户数据库,每一个应用都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准备数据, 准备完成的数据及分析得到的成果存在专业应用软件系统中,难以实现共享。
实效性:—般不直联实时数据库或生产日动态数据库,其时效性较差,不能快速响应生产的实时或日动态变化情况,问题及故障的发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数据分析:大多基于某种行业经验和假设建立数学模型,需要凭经验预估的参数也较多,大量生产数据所蕴藏的特性规律并未得到很好的挖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受限。
算法和模型:并未严格将数据、模型、算法、视图分离,应用集成难度比较大;功能与算法的粒度都比较粗,功能与算法的共享性较差,导致大量的细粒度功能算法重复开发,甚至导致不同功能模块的相同算法结果不一致现象。

图:寄云科技总裁 时培昕(王海珠/摄)
时培昕表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油气新动能。
寄云科技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及物联网等技术打造油气新动能,采集油气设备的实时数据、工艺数据等。一方面通过边缘计算平台实现实时的告警、监测和预测;另一方面通过工业大数据平台,融合油气设备、生产、运营等全部数据,并针对各种场景构建分析应用,为油气企业带来诸多收益:
资产的高效利用: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资产的数字孪生,构建设备的监测、评估、预测和诊断能力,实现资产的高效利用。
生产效率的巨大提升:通过全方位的数据分析,寻找油藏、钻完井、措施作业、注采生产过程中的改进参数, 构建实时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实现智能决策。
知识经验的沉淀和优化: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提取、保存和调优工具,实现故障特征、工艺参数组合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保存和优化,能够帮助工程技术人员积累经验和优化决策。
专业人员的能力提升:通过随时可访问的工程数据、 分析工具和可视化工具,可帮助不具备开发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快速实现数据分析、 模型开发和定制应用,有助于提高工程人员的水平。

图:寄云科技被评为“2016-2017年度中国最具潜力企业”
时培昕表示,油气新动能的基础是寄云NeuSeer工业互联网平台。
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公认的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及工业机理的最佳方案。寄云NeuSeer平台是国内早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已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并连续多年通过权威的可信认证。
全流程的数据采集、边缘计算、大数据分析能力是寄云NeuSeer平台的重要基础优势。对于庞大的油气行业来说,平台先进的工业应用开发能力以及数据模型及应用开发能力能够带来颠覆性的效能提升。
6行代码开发一个登录模块、4人4天完成以往多人以月计的项目……这是寄云NeuSeer平台微服务理念、模块化开发能力的直观展现,类似这种高效在寄云服务的诸多客户项目中可谓是不胜枚举。而在大数据分析、模型开发等方面,平台提供的DAStudio大数据分析与建模平台提供可视化的数据源选取、数据流管理以及丰富的油气设备模型、应用分析模型及算法,显著降低大数据分析开发及应用的难度及效率。
寄云NeuSeer平台是与工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在石油行业平台能够快速构建针对勘探、开发、生产、管输等不同环节的各种工业互联网应用,通过实时的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建模,实现智能的工程作业和智慧安全的油气生产,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风险。
时培昕认为,油气行业是工业互联网最大的受益者。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在工业应用上1%的提效=万亿级的增效”。物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为工程作业现场(钻井、修井、录井、测井等)、生产井现场(注水、采油、采气)高效、就地、实时监控优化处理(边缘计算)、“物-物、物-平台、 物-人”随时互联交互创造了条件。
云计算、微服务、数据湖等技术的成熟,为建设针对不同工程场景的统一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开发规范、可全员参与快速迭代开发、可随时随地按需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创造 了条件。
以工业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技术逐步发展成熟,不仅可以实时处理、分析、 优化海量且具有复杂关联的动静态工程数据,为设备运行(钻井设备、修井设备、注采设备、地面集输处理设备)、工程技术作业、井生产等场景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全系统高效实时动态管理,并通过DaaS实现跨专业的共享和安全访问。
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分析上的应用,可在现有工程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经验的准确沉淀和优化,更能对设备运行状态、工程技术作业过程、油气生产关键性能等指标进行预测,真正实现智慧油气田。

寄云油气新动能解难题迎挑战
现场,时培昕博士还通过“抽油机井示功图识别和预测”的真实案例详细分享了从数据探查、工况诊断、趋势预测到抽油机井健康监控的全面应用方案和案例,解决了传统手段对抽油机各种工作状况判断不完全、准确度不高以及实时性欠缺的挑战。
目前,寄云科技已有百余名员工,在北京、西安设有研发中心,高级技术人员比例高于70%,拥有高水平的技术力量及深入行业的专家团队。寄云科技将工业设备、边缘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紧密结合,为石油天然气、电力能源、轨道交通以及智能制造等多个 500强企业提供全套IT+OT的解决方案。
寄云科技已经成为“中国制造2025”、“两化融合”等国家战略推行道路上的技术服务中坚力量,同时也将为更多的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专业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