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湖北枣阳11月2日电(王海珠 通讯员刘圆)秋风起,蟹脚痒,黄酒香。自古以来,食蟹、饮酒、赏菊在金秋时节备受人们推崇。近日,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自枣阳的灵鹿地封黄酒订单纷至沓来,陆续销往全国各地。但非遗传承人、灵鹿地封黄酒创始人魏兆合发愁的是,由于缺乏伙伴,一人独木难支,极大制约了产业发展。
魏兆合出生于1952年11月,一直从事从传统技艺的一线工作,拥有四十多年的黄酒生产研究经历。多年来他潜心研究黄酒酿造传统技艺,2016年被评为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在历代先辈千锤百炼的技术基础上,魏兆合精心酿制的灵鹿地封黄酒,酿制技艺得到了较好的发扬和传承,色味稳定,具有传统工艺特点,又具现代科技元素。全部采用传统的酿制器具,全人工化操作,绿色环保;采用当地的优质小麦、糯米、中药村等制酒原材料以及地下矿物质水,严格遵循传统的自然发酵、压榨等工艺流程。由于专注研发和制作工艺,魏兆合期待找到合作伙伴,将黄酒产业做得更大。
湖北枣阳是东汉开国之君、汉光武帝刘秀故里,酿制黄酒的传统由来已久, 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出版的《枣阳县志》,记载其“不亚于绍兴黄酒”。《资治通鉴》记载,建武17年(公元41年)汉武帝刘秀还乡,大宴宾朋,饮用的就是黄酒。

在枣阳鹿头镇北3公里处,曾发掘出距今6200多年的雕龙碑遗址、谷壳、酒陶器及类似酒罐(酒缸)藏室,这些遗迹证明鹿头镇具有悠久的黄酒酿造历史。
地封黄酒是枣阳鹿头历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自酿黄酒,做酒工艺复杂,酒液黄亮,色泽澄黄或呈琥珀色,清澈透明,因其发酵时是将酒母窖藏于地下密封,故称为地封。
灵鹿地封黄酒产自枣阳鹿头,具有清亮透明、香气浓郁、酒性温和、绵甜可口、回味绵长的特点。它含有18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酒精度8%,是一种高营养低度酒,可作饮用、药用等用途。做药用可通经活络,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营养成份的吸收,有舒筋活血、提神、御寒、增进食欲、延年益寿之功效。
地封黄酒适于各类人群饮用,饮法也多种多样。冬天热饮,放在热水中烫热或加热后饮用,能享受到黄酒的醇香,驱寒暖身的效果也佳;夏天冷饮,即不做处理直接倒入杯中饮用或冰镇后饮用,也可加入适量果汁、汽水等饮用,感觉清凉爽口,酒香悠悠。
凭借出色过硬的品质,鹿头黄酒曾被中国农学院评为糯米深加工银奖,先后荣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湖北省优良产品、湖北消费者满意产品、湖北省消费者满意杯金奖,2015年,被《文化月刊》杂志大篇幅刊载报道。2016年,被收入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亚洲医药网报道,如按全国总人口13亿推算,在每天喝酒人群中,中年人(36岁—50岁)占1.625亿,老年人(51岁以上)占1.44亿人。每天喝酒人群中,喝黄酒比例约占7.4%,即0.44亿人。
绍兴黄酒集团的古越龙山、浙江嘉善黄酒有限公司和上海金枫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规模大,在国内市场占有相当份额。魏兆合表示,他相信灵鹿地封黄酒一定能做大做强。新一代品牌定位专家刘渐飞接受魏兆合咨询时表示,襄阳神农架十堰片区黄酒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该品类崛起后,有望诞生一批知名黄酒品牌。从这个角度看,黄酒企业还是有投资价值,但关键点还是在提振行业知名度,做好品牌建设。以终为始,只要市场端建设好了,黄酒企业的人才问题,传承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灵鹿地封黄酒香飘6000年,非遗传承人魏兆合表示,诚邀合作伙伴联手做大做强黄酒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