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3月28日大庆电(记者高晶)近日,记者在林甸县获悉,该县将产业扶贫作为当前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及工作的关键和核心。2019年该县利用当地芦苇资源,探索“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创新模式,巩固脱贫成果。

据了解,今年林甸县将继续利用芦苇资源增加农户收入。芦苇是大庆市林甸县的天然资源,过去几十年,当地农民只是简单的收割芦苇、打包出售,销路不畅,收入又低。2019年,林甸县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开始发展芦苇产业。据该县鹤鸣湖镇南岗村脱贫户们介绍,多年来,该村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贫困户,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生活拮据。如今,通过这种创新模式,每个月“这类人”在家门口就可以有不错的收入。维持生计。并且设备、原料都是企业送来资助的,这一个月能净挣八、九百块钱。”

为了发展苇编产业,林甸县委、县政府利用扶贫整合资金近300万元,还购置了芦苇扒皮机14台,芦苇编织机600多台。采取合作社集中扒皮、农户在家分散编织、合作社统一购销的模式运作。

诚义芦苇经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海涛说:“在疫情期间,我们合作社在做好防控消毒的同时,没有停止加工。预计五一前后全部投产,到年底每人每户增收1万5千元左右,在收购之后,发送到天津港进行出口。”
据悉,工艺苇帘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等地,主要用于室内装修。目前,芦苇产业扶贫项目已惠及鹤鸣湖镇、四季青镇等乡镇1000户家庭、2000多名农民。林甸县利用芦苇资源编织苇帘,变“废”为“宝”,提高芦苇产品生态附加值,也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责任编辑:李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