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工业品价格全面塌陷 一吨电解铝亏损近2000元

刚刚过去的3月,美股四度熔断、原油腰斩暴跌、银价跌出10年新低……全仓白银期货的一北京地区投资者一夜亏掉数十万元,“老婆本都没有了”。

在这轮因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中,相对股票和期货市场对投资者的冲击,大宗商品价格滑坡对实体经济影响或波及范围更广。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近日多方采访了解到,受全球铝价暴跌影响,当前国内铝企已陷入全面亏损,而由原油价格“打对折”产生的一系列化工商品价格下滑,对行业影响仍在持续。库存高企、急需减产等问题,成为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一桩桩严峻考题。

铝企陷全面亏损

3月中下旬,河南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刚刚有所缓解,巩义一中型预焙阳极生产企业负责人胡军(化名)就开始四处急着对接垫资。

“国际铝价大跌,现在电解铝企业全面亏损。作为上游,预焙阳极生产虽然还不至于赔钱,但资金压力已经开始凸显。”胡军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坦言,当前铝行业上下游的生产经营情况很不乐观。3月份沪铝主力合约价格从月初最高13450元/吨跌至月末最低11275元/吨,创下2016年4月以来新低,河南地区电解铝企业每生产一吨产品的亏损逼近2000元。虽然目前还没有因为铝价暴跌导致预焙阳极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但行业龙头山东魏桥也已经将4月份最新报价下调220元/吨。

“阳极的原材料是石油焦和沥青,都需要现金买货,所以对企业现金流要求极高。即使在2015年电解铝价格低至每吨9000多元的时候,阳极依然是盈利的,否则就没人做了。产品生产盈利,但电解铝企业的回款快慢是不一定的。铝业亏损回款肯定会变慢,这会拖死一批阳极企业。”

到底做还是不做,这是胡军所经营企业目前面临的抉择。如果继续生产,很少有电解铝厂家会完全按照合同账期执行,企业会面临比以前资金压力更大的情况。但如果停止生产的话,工人两三个月没有工资,可能就去其他地方找工作,下游客户也会流失。“现在就看谁能顶住,顶不住可能这轮就被淘汰掉了。”

对于当前国内铝行业的产销局面,A股一上市铝企人士王伟(化名)看法更加悲观。“虽然2015年末每吨万元以下的价格是历史底部,但现在的情况比那时更惨。”

他表示,全行业在铝价13000元/吨左右差不多实现盈亏平衡。虽然新疆地区生产成本相对比较有优势,总体成本不到11000元/吨,但加上税以后,成本也达到12500元左右,所以目前是全行业亏损。

“2015年电解铝价格虽然跌到每吨9000多元,但原料氧化铝价格也从2350元跌到1630元左右。而现在氧化铝价格还在每吨2300多元,所以对铝企而言,现在铝价11000多元的水平和那时的9000多元基本是一样的。”王伟分析称,现在氧化铝价格比2015年铝价低点时高近1000元,而生产1吨电解铝需要1.92吨氧化铝,相比之下,当前企业产品卖不上价,但成本仍然高企。目前原材料氧化铝、预焙阳极的价格也存下降趋势,但氧化铝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开工率不足,相对铝企是满产的情况,抗跌因素更加明显。

更让王伟担忧的是,由于电解槽一旦停止再开启,成本要数十万元,所以今年春节及疫情期间电解铝企业生产都在正常持续,但目前下游复产情况不佳,行业库存问题突出。据悉,目前国内电解铝库存已经达到170万吨,而在前两年市场情况好的时候,这一库存数值已降至100万吨以下。

“2015年铝价低点时,国家紧接着做了供给侧改革,铝价随之上扬。但目前国内包括神火、中孚、魏桥在内的很多大型铝企都还在投资新产能。近期行业内有一些企业因亏损停产,但都是一些小生产线或者成本比较高的企业,整体停产规模也就三四十万吨。如果疫情影响持续时间不长,大家都还想尽量抗过去。目前国外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铝材出口受限,加之国内下游开工不足,库存累积是个问题。”王伟说。

有色行业迎大考

采访中,不少铝行业人士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反映,下游铝加工企业近期也存在大幅亏损的情况。一不具名人士称,A股一家铝加工上市公司每个月铝锭的消耗量是1000吨。公司年前高价买的铝锭,现在跌到11000元/吨左右,产品又面临销售瓶颈,平均一个月要亏损2000万元以上。

在亏损状态下,迫于现金流的压力,目前很多铝企开始囤货以减少损失,或以产品抵押贷款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同时已有包括贵州、云南等地的电解铝企业开始通过大修槽、减产的方式止损。

在全球有色大宗商品价格承压当下,铝行业的困局不是个例。

3月份以来,沪镍主力合约最大跌幅超过13%,沪铅主力合约曾连续3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近12%,沪锡主力合约更是从3月12日的135480元/吨直线跳水至3月20日的104450元/吨,多种有色商品价格均创出近年新低。

“目前国内电解铜价格是近年低位。沪铜3月末时曾报到35300元/吨,上一次出现这一价格是在2016年。”卓创铜分析师王依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今年一季度电解铜企业生产用的是去年四季度采购的铜精矿,当时铜精矿金属吨采购均价达到近40000元,这就导致目前电解铜企业即使不计算人工、折旧等成本,也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她表示,虽然现在铜精矿价格已降至每金属吨30000元,但后期铜企生存空间仍较为狭窄。我国铜精矿对外依存度在70%以上,目前国外疫情持续的情况下,海外一些大型矿山被迫停工,铜企也面临铜精矿进口运输受限的问题。所以2020年铜精矿产量肯定会下滑,因此价格会持续坚挺,但铜金融属性太强,受负面消息影响反应迅速。市场本来很看好2020年的行情,但受疫情影响,目前对未来不乐观。

与电解铝一样,电解铜企业也面临停工成本高企的问题。今年春节及疫情期间,上游维持生产、下游复产情况不佳的状况,导致目前国内电解铜库存也处于高位。

“铜很容易被氧化发黑,所以平时一个中型企业正常库存不到500吨,但前段时间这一库存量已经高到1000吨。大型企业库存可以交割给上期所,截至3月23日,上期所库存达到了24万吨,创下近年高位。”王依称。

化工品多创新低

除有色商品外,3月份国际原油价格遭腰斩的暴跌走势,已传导到整个化工产业链,成本塌陷效应明显。

“我国资源禀赋是富煤贫油少气。乙二醇国际上都是以石油法为主,只有中国近几年煤制乙二醇发展比较快。现在石油价格下滑,国际石油法制造乙二醇成本很低,而国内煤炭的价格仅小幅下滑,所以企业劣势越来越明显。”谈及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山东地区一化工龙头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高强(化名)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原油暴跌对多种化工产品价格都产生了明显冲击。公司产品比较多,每个产品受冲击程度也不一样,其中直接受冲击最大的是乙二醇。

3月份以来,国内期货市场上乙二醇主力合约价格从4389元/吨跌至当前最低2926元/吨,创下近10年新低。而据高强介绍,国内煤制乙二醇基本成本都在5000元/吨左右,成本控制好的也要4000多元,所以在当前价格下,国内煤制乙二醇企业产品价格基本都在成本线以下,生产亏损情况十分明显。

除受成本因素影响外,乙二醇下游需求不振,也是刺激价格持续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金联创分析师贾玲玲表示,全球疫情扩散情况影响下,聚酯下游的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受限,化纤产业链需求压力一步步向上传导,在市场人士的悲观预期下,市场买气不足,乙二醇现货价格不断走跌。目前聚酯工厂库存高企,且下游需求恢复困难重重,聚酯工厂库存难以顺利转移至下游,预计4月份聚酯综合开工率或存一定下行空间,而截至3月26日,华东乙二醇库存已达100.6万吨。

“现在疫情冲击才刚开始,还没有出现产能大量退出的情况。不过从去年开始乙二醇价格已经向下回落,有的企业生产此前就在成本线以下。因为投资成本相对较大,有一定技术含量,国内煤制乙二醇还是以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为主,供给端缩减并不容易,后期产能变化还要看市场情况。”高强表示,如果乙二醇等产品价格再继续走低,现金流都保不住的话,产得越多亏得越多,企业就会考虑需要适当调节一下生产进度。目前受疫情影响,国外化工产品订单不好拿,也存在已签订单取消的情况。与此同时,国内下游复产延迟,终端消费难有起色,从而对上游原料逐步传导,行业整体库存都在高位。“现在库存增加也有困难。如果是固体产品可以增加库存,但化工产品多是液体,对储存容器和场地的要求更高,成本也难以负担。”

甲醇制乙烯、丙烯的MTO工艺和甲醇制丙烯的MTP工艺是目前重要的化工技术。采访中高强谈到,“因为石油价格下跌,国内煤制烯烃这个行业基本就没办法开了,经济性很差,很多煤制烯烃项目要停产或者转产。现在公司甲醇基本是自产自用为主,产品盈利很薄,不如做成其他附加值高的。”

3月份以来,国内期货市场上甲醇价格步步走跌,目前已逼近2015年末以来新低。然而由于供给增加、需求减弱的问题,当前国内甲醇市场呈现出了供大于求的状况,价格难以坚挺。

据金联创分析师张晓艳介绍,上周西北个别企业甲醇报价在1430元/吨,部分小厂更低,已基本触及2016年以来的低点。伴随着当前全球甲醇价格新低频现,上游生产企业面临着来自于成本端问题日益凸显,企业完全成本被击破后,部分地区生产企业边际效益亦被触及到,甚至已经跌破。

近期价格击穿近年新低的化工产品不在少数。

3月中下旬,华东地区二甲苯商谈价一度跌至3600元/吨附近,跌破2008年10月28日4025元/吨的低点位,直击2003年4月22日3380元/吨的历史低点。

而随着上周纯苯外盘持续大跌,中石化纯苯挂牌价下调至2900元/吨,纯苯市场跌幅扩大,拖累粗苯市场跟跌,粗苯价格创10年以来的新低。

截至4月1日,国内期货市场上PTA主力合约2009价格最低跌至3248元/吨,已远低于2008年创下的4586元/吨低点。现货市场上,据生意社价格监测,截至3月27日PTA市场均价在3326元/吨,同比下跌达49.71%。

黑色系商品面临补跌

相比有色、化工产品受国际大宗市场震荡影响显著的特征,黑色系商品由于供需多集中于国内市场,似乎得以安享当前我国疫情形势明显好转的局面。

“国内疫情刚发生的时候公司生产销售有短暂的暂停或延迟,但现在都已经恢复正常了,下游企业订单也都在有序发货,今年下游需求无论从量和价格上表现都尚可。”谈及疫情以来国内钢铁市场的供需情况,西北地区一家大型特钢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与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沟通时谈到,一季度国内钢材价格有一定程度下挫,但近期随着产业链上下游复工复产,整体供需面都有缓解。

春节以来,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上黑色系总体走势平稳。以铁矿石为例,春节过后铁矿石主力合约一度最低跌至569.5元/吨,但随后震荡走高,3月中旬触及692元/吨的阶段高点。而焦煤主力合约今年春节过后整体也呈现上行走势,从1158元/吨震荡上行至3月中旬逼近1300元/吨。

据中钢协统计,2020年3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为2140.87万吨,比上一旬增加92.39万吨,增幅4.51%;比年初增加1187.62万吨,增幅124.59%。

“最近国际形势恶化太快,二季度钢材市场没有什么机会,铁矿石和焦炭等原材料的下行风险很大。”对于黑色系产品的走势,欧冶云商分析师曾节胜并不看好,他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相对于全球大宗商品的走势,黑色系产品价格的确蛮坚挺。这主要是缘于国内钢铁减产力度不够,而原材料供给和运输又受到制约,此外近期市场都对基建稳增长预期很高,贸易商和终端补充了库存。应该说国际形势的转变对国内需求及出口的影响还没有体现,但预计后续负面效应会逐步凸显。

他表示,最近海外疫情对矿石开采和发运已产生一些影响,对巴西的影响比较大,短期内导致市场对铁矿石价格看涨预期增强。而海外对铁矿石的需求很快就会下降,供大于求的状况将出现。

卓创铁矿石分析师于明静表示,二、三季度矿价下行风险较大。首先,巴西发货虽尚在低位水平,但澳洲发货已回升至高位,预计二季度澳洲发货量有冲量增加。其次,海外疫情导致欧洲、日韩钢企停减产情况较多,同时汽车产业减产等也导致终端需求断崖式下滑,因此对铁矿需求影响较大。预计海外难以在二季度将疫情完全控制,对铁矿需求的影响可能持续到三季度末。再次,二、三季度海外铁矿需求量大概率下降,富余的铁矿资源将更多的向国内流入,全球铁矿将由紧缺转为过剩格局。

对此,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也持相同看法。他表示,黑色系商品目前价格相对坚挺主要因为国内基建的预期支撑,但是黑色系后面还会有一个补跌的过程。因为目前包括汽车零部件、家电材料等出口受限问题刚刚启幕,一些滞后性的冲击还没有显现。

近期包括奔驰、宝马、大众在内的多家国际知名车企已相继宣布在欧洲及部分美国工厂停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对媒体表示,海外疫情对国内汽车相关进出口业务近期影响还较小,若疫情仍持续蔓延,更多汽车品牌工厂停产,或将影响国内后几个月的汽车相关进出口业务。

在此背景下,近日花旗在报告中称,在未来几周看跌铁矿石价格至每吨70美元。报告显示,尽管全球为防控疫情而进行了各种停工,但到目前为止,铁矿石供应看起来仍未受影响。由于供应增加和钢铁终端用途需求疲软,第二季度市场将供应过剩1200万吨。

记者 赵黎昀

【责任编辑:欧阳雪】

住建部部长倪虹:四维发力,擘画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11月21日,安徽芜湖——在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掷地有声地指出:“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必须从规划、资金、运营、治理四方面精准发力,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路径,以‘绣花功夫’激活城市存量价值。”这场由住建部主导的全国性会议,为“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行动定下基调,释放出以存量变革引领增量突破的强烈信号。规划引领:从“体

益阳市多措并举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锚定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统筹抓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移动污染源和扬尘污染防治、黑臭水体和畜禽粪污治理等各项工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方面,益阳市通过引进新型农机、推广秸秆还田和综

广东茂名“农文旅体+”激活县域经济

荔枝林变身体育赛场,废弃矿坑成网红民宿,罗非鱼游上文旅餐桌,茂名正以一场深刻的产业融合革命唤醒县域经济新动能。在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一场别开生面的篮球赛在万亩荔枝林边开打。全省21支“村BA”冠军队在此上演巅峰对决,吸引数万游客驻足观看。赛场外,荔枝冰淇淋、罗非鱼烧烤等特色小吃供不应求,柏桥服务区开业首月吸引超143万人次游客,形成“高速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吉林黑土地崛起“绿色粮仓”,亩均增收500元的生态密码

秸秆覆盖的土地宛若一层厚被,稻蟹共生的水田里鱼儿游动,这些绿色生产场景正成为吉林粮食增产的新奥秘。今年秋收时节,吉林省产粮区的农民们迎来了一场丰收。在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里,玉米收割机在覆盖着秸秆的土地上穿梭。种粮大户杨青魁抓起一把黑土用力一攥,土壤松软油润:“有了这层‘秸秆被’,土壤能多蓄水40毫米,相当于额外下了一场透雨。”吉林保护性耕作面

河北省启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

发布河北省制造业人才需求目录和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目录,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力促就业专场招聘活动,并签署京津冀共建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协议。为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

“小巨人”企业激增至1.76万家!我国中小企业总量突破6000万,创新能力跃居全球前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14日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不足4万家猛增至14万家以上,“小巨人”企业从5000余家突破至1.76万家,中小企业总量超6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9%,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规模爆发式增长,产业链支撑作用凸显“十四五”期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超350%,“小巨人”企业增幅达252%。超六成“小巨

「农垦享购」亮相第22届农产品交易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助力健康中国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第22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天津举办。农垦享购作为聚焦银发群体的营养滋补品团购超市受邀,在中国农垦展区系统展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展会期间,农垦享购展位备受全国农产品采购商的关注,所展现的实践路径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黑龙江“十五五”规划蓝图揭晓:锚定“五转变一迈进”战略 部署十二项振兴任务

擘画未来五年高质量振兴发展路径。作为黑龙江重振雄风关键期的战略指引,该《建议》以“五转变一迈进”为核心战略框架,系统部署十二项重点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行动纲领。《建议》创新提出“五个转变”发展路径:推动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引领转变、产业层级

邵东药膳香溢廉桥:以膳为媒 共探中医药产业新未来

一批遵循古法、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药膳,还有融合现代创意、契合多元口味的新式养生佳肴供嘉宾、现场观众参观品鉴。玉竹三丝、玉竹黄精坛香肉、玉竹西芹炒虾仁,一道道廉桥玉竹为食材的膳食色香味俱全

福建低空经济:山海联动创新局 产业融合绘新篇

以“应用需求牵引、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生态共赢”为核心理念,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据福建省发改委最新数据,全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已集聚企业703家,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5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大关。政策先行筑牢发展根基福建在全国率先构建“1+N”政策体系,以《福建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为统领,福州、厦门、漳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调整,全免进入倒计时!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护航下狂飙十余年后,即将迎来首个重大的财税政策转折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近日联合公告,明确2026年至2027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技术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从目前的全部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

标准化引领新产业,四方面发力助推新型工业化

标准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石,也是全球产业竞争的话语权。在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工信部明确了强化标准引领的四大发力点。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标准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表示。未来工信部将紧密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重点从四个方面主动发力,进一步强化标准的基础性

全球产业革命激荡中的中国破局之道

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全球化深刻调整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织的历史性关口,世界经济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文立足国际经济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系统剖析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质内核,揭示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转型挑战,重点阐述中国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重构全球产业价值链的破局路径。一、全球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与战略博弈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期,国际经

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启幕:共筑蓝色经济新未来

11月6日,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本届海洋周以“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 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海洋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及企业精英,共同探讨海洋治理、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新路径。高层领导致辞 共绘海洋发展蓝图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魏晓奎,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以及联合国粮食

硬制造、软服务双轮驱动!天津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

以创新为翼、以融合为舵,孕育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与新路径,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据天津市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分别达21.8%和14.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中试平台激活创新链,科技成果加速“变现”在天津滨海新区,中石

全球首发潮涌!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引爆行业新风向

461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低空经济、AI医疗成焦点。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进博会以“开放、创新、合作”为主题,汇聚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108家境外企业集中展示461项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的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历史新

醴陵双骄登榜全国百强 陶瓷花炮铸就产业金名片

近年来,醴陵通过瓷博会、花炮博览会等国际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创新"捡瓷器玩烟花"文旅场景,推动"陶瓷+烟花+文旅"深度融合。两大传统产业不仅成为城市核心名片,更通过产业与旅游的双向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大科技助力小茶果 攸县油茶香飘世界

10月26日,在油茶林最动人的丰收时节,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在攸县拉开盛大序幕,全国136户企业齐聚一堂,现场签约总金额达3.51亿元,攸县红土地孕育了800余年的“小油果”,在科技的助力下,正走向世界的大舞台。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开幕式现场“全国每10株油苗就有7株产自攸县。”现在的攸县油茶苗凭借其果皮薄、果实大、出籽率高的特点牢牢占据全国市场的70%。攸县税务局成立专项

上海试点“标地营造”土地开发新模式,复兴岛大吴淞率先启动

黄浦江畔,一场关于土地开发模式的深刻变革正在上海悄然展开,而复兴岛将成为这场变革的首要试验田。记者近日从“上海标地营造专家咨询会”上获悉,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率先推出了土地储备改革创新机制——“标地营造”,将在试点片区探索系统构建动态匹配、跨周期平衡、持续增值的城市建设运营新模式。这一改革将彻底改变以往局限于“通、平”要求的土地交付标准,转向更注重规划引领、空

德州市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3年培育300家规上标杆企业

营业收入、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等多维度指标,成为德州市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的导航图。近日,德州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同时创新建立“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重点培育库”。根据这一计划,德州将在三年内推动至少300家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质量领先、效益突出的规上标杆企业。该计划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将入库企业科学划分为“启航期”“成长期”“跃升期”三个梯队,通过线上培训、
返回
顶部